新时代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教师如何变革育人方式?当“跨学科教学”来临,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跨学科课程设计,该如何探究?又需要怎样统整? 教育领域的学者专家、从事一线教学的校长,以及教师汇聚于此,讲述跨学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Why”“What”“How”;与此同时,论坛全程在线直播,超过2.5万人在线互动。 关键词一: 跨 学 科 非“跨”不可?
1 间接与直接 2 静态与动态 3 知识技能与生活能力 我们所谈论的“跨学科” Intradisciplinary 学科内 Multidisciplinary 多学科 Crossdisciplinar 交叉学科 Interdisciplinary 跨学科 Transdisciplinary 超学科 从“拼学科”到“跨学科” 1 要立足于真实而复杂的问题中,寻找更多跨学科的可能性; 2 要探索跨学科的概念和本质,注重培养学生获得可迁移的知识。 关键词二: 教师专业成长 发展跨学科 40 后 教师 # 跨学科课程 《皮影机器人:海宝迎世博》 # 涉及知识 人工智能、传统文化…… # 职业经历 空军修理厂—汉语言专业— 机修车间主任—语文教师— 政治教师—跨学科教师 # 性格特征 好奇心、行动力、创造力 70 后 教师 # 跨学科课程 《吸管实验与stem工程挑战》 # 涉及知识 数学、绘画、科学…… # 职业经历 职前(全科学习)—小学数学教师 —手工课教师—生活与劳动教师— 自然教师、steam等跨学科教师 # 性格特征 勇于探究、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1 多学科知识的储备; 2强大的学习力、行动力和创造力。 “跨学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 聚焦核心素养,变革育人方式。 据悉,本次“跨学科与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是复旦大学教育现代化高峰论坛智库支持计划系列论坛之一,未来该系列论坛将会继续围绕更多与跨学科相关的主题展开,旨在通过高规格研讨,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新思路,提升教育者知识和文化视野与思维品质,力图给正在前行中的教育者提供一个跨学科交流、探讨和智慧输出的平台。 作为复旦大学跨学科项目研究组的领衔主持人,徐冬青在谈及跨学科在本土实践的未来发展时充满了信心。他期待每位教师都能勇于迈出跨学科的第一步,抱着开放的心态看待其他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变革育人的方式,为每一个孩子埋下创新的种子。 |
|
来自: 65顽童 > 《国内外教育动态与思考#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