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姚志顺

 一犁_书馆 2020-11-23

 

同学

姚志顺


吴洪兵因为小时候讲话迟;人长得憨厚木纳,便有了吴楞子的绰号。
深秋的早上,院子里那棵已掉光了叶片的柿子树上,两只喜鹊迎着晨曦;披着朝霞飞来蹦去、欢快地叫个不停。 
吴楞子仰头盯着喜鹊笑了笑,猛吸了口剩下的烟头嘟哝道:"今天会有喜事临门!"
"有什么喜事?贪吃树梢那几个柿子呗。"老婆看着树梢上,那几个又大又红的柿子和叫个不停的喜鹊笑道,"你今天同学聚会,算喜事吗?"
"哦,前天说的事,不知是真是假?"吴楞子看看太阳的半个红脸,疑惑道,"天早呢,不会逗我玩的!"
"你个愣子!不耍你耍哪个?你不想想,你只小学毕业,还有同学?咯咯咯……"他老婆忍不住捂嘴笑到,"从十八岁嫁给你,这三十多年来,也沒见哪个同学来找过你。五十几的人了,还像个小孩样的好骗,你个愣子!咯咯咯……"
"你……你怎么说话呢?刘栓可是我发小,他的电话,能瞎说?"吴楞子憋得脸红脖子粗,两只"牛眼"鼓圆地瞪着自已的老婆。



他老婆刚要顶嘴,随着汽车喇叭声,院子里走进了神气活现的刘栓:"洪兵哥呀!我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你家,多年没回来,村子都变样了。"说着张开膀子给了吴愣子一个满怀抱。
吴愣子看着眼前西装革履、几十年未见的发小,傻了吧唧地张了张嘴,终沒吐出一个字来。倒是他老婆眼明手快,随手搬条板凳道:“来了……领导,你们先坐?"说着还用袖口掸了掸凳子上的灰土。
"你是刘栓?一点也找不到小时候的样子了。"吴愣子闷声道。
站在刘栓身后手里拿着公文包的年轻人忙说:"我们局长叫刘权,不叫刘栓。"
"小李,"刘栓连忙摆手阻止年轻人,又转脸对吴愣子老婆笑着说道,"洪兵哥是我从小一起玩耍的发小,念书时总护着我,他喊我什么都好、都亲切。嫂子呀!小时候,我都喊他愣子哥,我们俩如亲兄弟一样!"
"哈哈哈哈哈!刘栓的嘴还像小时候一样能说。"听到刘栓喊他愣子哥,吴愣子这才回过神来,恢复了常态,"一点不假,我十一岁才报名念书,他小我三岁。如果哪个想剋他,只要我朝他面前一站,那人一定吓得转屁股就跑,哈哈哈!”
"那我们就走吧,愣子哥!车在外面等着呢。”刘栓起身搀起吴愣子,就往院外走,还不忘回头对吴愣子老婆告别,"嫂子!再见!"
吴愣子老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忙追到门口,看着一蹓烟跑远的轿车喊:"愣子一一也不换身干净的衣裳进城!"

进得县城最高档的酒店,大厅两边分别等候着七、八个很有领导派头的人,尾随在吴愣子和刘栓两人后面,鱼贯而入进了豪华包间。
吴愣子被请坐到上席,刘栓紧挨着他坐下。十来个主任、科长、副局长……各找其位地围坐一桌,推杯换盏。席间聊得最多的是,吴愣子上学时学习多么优秀,为人多么仗义,就如自家的老大哥一样关心她们,可惜只因为家里贫穷,过早辍学等等。
吴愣子着实成了愣子,一句话也插不上,更不知说什么好。
一位坐在他对面,教育局的美女主任,跑到吴愣子身边,敬了他两杯酒问道能否记得她?看到吴愣子一脸懵逼,便笑怜怜地自嘲自已念书时长得丑,沒人关注她。
刘栓忙打岔解围到:“今天主要是陪我们的老同学;老大哥"说到这,他环视下满桌的人问道,"沒人比洪兵哥大吧?洪兵哥念书迟,十一岁才上一年级,我们都是七八岁报名念书的,算下来,我们都是小他三、四岁的弟弟妹妹,对吧!所以,我们一起欢迎老大哥讲讲,离校这三十多年来辉煌的奋斗史,好不好?"
“好!好!好!……"掌声、喝彩声随即想起。
吴愣子本来不甚酒力,他踉跄地站起来,红着脸说道:"小学毕业第二年,虚十七岁那年春天,因为我兄弟姐妹多,父母为了省口粮给弟弟妹妹们吃饱肚子,就把我嫁给……送给……做了上门女婿……第二年,婚后第二年,我就有了儿子,后来儿子很争气,考上北京的大学,就是几年前去援……援……那个儿子。"
"援疆!"一桌子的同学异口同声。
"为洪兵老同学、老大哥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干杯!"刘栓首先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干杯!干杯!干杯!……”


吴愣子不知自己喝了多少酒,更记不得自己什么时候、怎么回到家的。
第二天醒酒后,老婆说,还是昨天接他的那辆车把他送回来的,刘栓陪着,一直把他送到房间、躺到床上后才走的。
吴愣子笑眯眯地点了根烟自言自语:"奇怪了,十来个人都说是我同学,可我只记得刘栓小学时和我同过桌。呵呵,反正都挺热情的,同学就同学吧!能聚一聚就是好事情!"
一旁满面笑容、正在择菜的老婆接过吴愣子的话茬:"你那也叫好事情?还有更好的事情呢,儿子调回来了,刚来过电话,做上我们县的县长啦!"




作者简介

姚志顺,笔名,字顺文从,江苏淮阴人。痴迷文学,惜墨如血。笔耕不辍,乐此不彼。在国内多家知名文学平台,发表各类文体数十篇。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炎黄文学社注册签约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