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无为馆藏 2020-11-23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青年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说曾国藩是“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的伟人。为何资质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愚钝的曾国藩,能做得大事业,为众多历史人物所赞誉?从以下七则格言,可以窥见他的一些过人之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成为圣贤,便成为禽兽;只管默默地耕耘,不问将来收获。”这句话并非曾国藩的原创,而是当时理学大家唐鉴送给他的,原文为“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他得到后非常地欣赏,改动了几个字,写入他的日记中。

这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就是这个座右铭,让他脱胎换骨。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一定要有志向,生身立世,不立志必然难有一番作为。曾国藩资质非常平庸,但是志向却十分地远大,“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没有中间路线可言,没有一点苟且,可谓非常地决绝。如此决绝之心,便为他不断进步提供持久动力。

在努力之后,不问收获,只想着如何将事做到最好,只管默默地去做,久而久之,必会由量变达到质变,突破修行的关口,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如同种树,养得根深,必然枝繁叶茂。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应持的态度。既往不恋,是说过去的事就是过去了,结果不可改变,无论苦涩还是甜美,不必念念不忘;当下不杂,是指当下一刻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顺承以前的结果,心无杂念地活在当下,默默耕耘;未来不迎,是说未来的事情,变化莫测,不可预知,只管做好当下事,不必刻意的去迎合。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曾国藩从一介草民,做到官从一品,成为封疆大吏,离不开他洒脱的品格。年轻时,曾国藩做事急躁,瞻前顾后,而后痛加改正,逐渐稳重谦逊,以“拿得起放得下”的态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在官场中如鱼得水,最后凝聚人心,建立大业,名留青史。

一千个幸福过去,连同一百个美好未来,也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这句话,根于祖父所说的“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这句话,确为曾氏家族的一大家训。

我们说曾国藩资质平平,从他科举考试便可看出。与后来的平步青云相反,他的科举生涯,可谓是挫折满满。他曾连续六次考取秀才,全部以失利告终。这让曾国藩确认了一个事实,上天没有给自己,配备一颗与其雄心壮志相符的聪明大脑。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湖南人,曾国藩身上天生有一股倔劲。他将“倔强”两字,灌注到文章和功业之中,宁可用最拙笨的方法,也不投机取巧,一步一步寻求自强之道。尤其是在与太平天国斗争时,虽经历了“一败于靖港,再败于湖口”,还萌生了求死的心,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而后重振旗鼓,步步为营,最后大功告成。

“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这句话出自曾国藩给他的弟弟曾国荃的信中,是要告诉弟弟,君子之所以比常人强,主要就在于不自以为是,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北京做官的时候,他虚心求教,尤其得到唐鉴、倭仁等大师的教导,才有学问上的突飞猛进。后来治军,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没当过兵,也从来没有摸过武器。如果没有谦虚纳下的态度,认真接受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左宗棠等众多幕僚的专业意见,后来的丰功伟业,是难以想象的。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满招损,谦受益。毛泽东也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并时时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恃才傲物,骄傲自满,无疑是给个人的成长画上句号,面对世界风云变幻的逼迫,自然毫无招架之力,必然会逐渐沦落到社会底层,难以自拔。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852年曾国藩在省城长沙招兵募勇,举办团练,由于没有得到官府的背书,受到多方的责难。一次湘军军士与正规军绿营发生冲突,几名绿营军士被捉,一大批绿营被鼓动的士兵绿营军,直接包围了曾国藩的公馆,要求释放滋事的绿营士兵,并险些伤了曾国藩,可事后却无人过问此事,巡抚骆秉章甚至还指责曾国藩“罪有应得”。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面对如此奇耻大辱,曾国藩依然忍了,“打落牙和血吞”,转移了练兵之地。这成了一心想看曾国藩笑话的官员的笑料,但也正是如此的种种挫折,非但没有让其意志消沉,反而磨练了他的志向,在内外交困中,也要干出个名堂来,堵住他们的嘴!

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历经屈辱挫折的曾国藩,终于组建出一只具有水陆师的湘军。之后的战争虽然有胜有败,四处碰壁,曾国藩始终“咬牙励志”,他曾在给次子的信中说到:“能渡过极困难之境,方是大英雄。”终于柳暗花明,功成名遂,人皆拜服。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有人说:“曾国藩是庸人的楷模,中年人的抚慰。”资质平平的他干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业绩,确实足以成为楷模。

曾国藩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有恒。他立志早起,便几十年如一日,终变化气质;他立志戒烟,历经十余年,矢志不渝,终把烟瘾戒除。用笨方法做事,不是愚蠢,而是尊重常识和积累,不走捷径。在对的事上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才有大成功。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毛泽东曾作做“愚公移山”一文,也是在教导我们,无论学习还是改过,必须要有坚韧不拔之志,持之以恒之心,方有“移山”的伟事。人生途中,不必用功过于猛烈,凭借热情的干事业,很难走远,不如时时留心,处处积累,功到自然成。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曾国藩明白,狡兔死,走狗烹,功成之时,是辉煌的顶点,也是矛盾向自己集结和爆发之时。所以早在未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前,曾国藩便谋划裁撤湘军自保。最后,事成人散,皆大欢喜。

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只知道成功,不知道失败;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舍得。这样的人生是极其危险的。

曾国藩妙语七则与背后故事:读后感悟,此人真心不简单

人人都有得意时,但“福树”下面常生有“祸根”,天道也喜欢“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我们在得意时,切不可忘形,更要小心谨慎,张弛有度。得意时不忘给自己留下退路,不忘居安思危。从反面来说,人人都有失意时,更不可失意忘形,每日勤勤恳恳,精进不止,久久为功,富强可期。

区区七则,虽不能完整表现曾国藩的完整思想,但也能大概知道其为人处世的思想,也能深知取得成就不是某各方面厉害就可,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以切不可有一点自满的意思,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应需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