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上海·台州周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窗前有树905 2020-11-23

2020/11/22 18:21:40   来源:台州新闻APP   作者:台州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巍 陶宇新 柳祥宝 龙楠/文 牟永选 李洲洋/摄


风从上海来,潮涌台州湾

11月19日,2020上海·台州周活动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期间,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论坛、“才涌东海,同台竞发”人才系列活动、“台州好产品直销大上海”、“和合文化百场讲坛走进上海”、“魅力台州”专题宣传、台州“好制造”“好文旅”“好农品”“好味道”展示、“上海摄影家看台州”摄影展等专题活动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一场接一场深度的交流,一轮接一轮真挚的推介,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几天时间里,台州通过上海这个大窗口,向全国乃至世界集中展示了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山海之美、和合之美、制造之美。

从更高起点接轨上海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能不能站上“风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扶摇直上,对台州发展具有全局意义。

融入长三角,关键在接轨大上海。“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接轨大上海就是接轨龙头、接轨时代、接轨开放、接轨未来。”市委书记李跃旗在2020上海·台州周开幕式上说,台州要借好上海之势、上海之力,努力打造上海产业转移的重要集聚地、资源外溢的重要承接地、公共服务的重要扩散地、市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长三角南翼充满活力的新增长极。

上海也以其博大的胸怀迎接台州。“台州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寄语台州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合作交流,在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新路径、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创出更多经验,实现联动发展。

依托上海这个大平台,台州以开放的姿态,吸引国内外特别是上海的优质资源和高端要素。今年以来,我市与上海在产业、创新、改革、民生等领域合作形成全面突破之势,分别与杨浦区、青浦区、上海实业、国泰君安、浦发银行等签订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与上海市北高新集团、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临港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复星集团高新科技综合体、广微控股等一批重大项目。

在2020上海·台州周活动中,我市与上海的相关部门、企业集团和高等院校又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将两地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工业4.0”是台州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点方向。上海·台州周活动期间,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与我市签订数字化体验中心的运营协议,西门子公司将帮助台州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工业4.0在台州的推广。“西门子将结合企业需求,提供最前沿的工业技术、产品组合和数字化服务,在台州形成一个工业生态创新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杨协宁说。

这次上海·台州周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积极深化与在沪高校的对接交流。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台州黄岩模具成形制造联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台州黄岩设计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先后举行,将“上海之智”完美嫁接“台州制造”。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要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与台州强强联合,打造校地合作的典范。

站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起点上,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台州全方位接轨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愈发铿锵。

从更深层次加强合作

在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上,我市与温州市、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芜湖市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发布了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宣言,将从产业、创新、制度、服务等方面共同推进跨区域协同。


这五市(区)是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分属东南西北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独树一帜:杨浦致力打造中国民营经济创新高地,实现了百年老工业基地向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城区的华丽转身;常州制造与时俱进,工业互联网“一横多纵,五星上云”的“常州模式”全国闻名;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发布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芜湖民营经济发展领改革风气之先,诞生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枝报春花“傻子瓜子”;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五市(区)是民营经济发展优秀代表,有条件有基础,在推动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上探索经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高度肯定联盟的成立,并希望五市(区)先行先试,不断拓展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领域范围,提升民营企业支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效。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发布《台州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台州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务求在发展平台、科技、金融、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温州与台州肩负着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打造温台民营经济协同发展高地的使命任务。“温台地区要在推动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行一步,探索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加强政策透明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副院长郭占恒对两地寄予厚望。


论坛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开放创新的民营经济研究协作网络等各抒己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长三角区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平台,要以数字化转型、消费变革、产业体系重构、国际化竞争、完善制度环境等五方面为突破口,进一步加深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多领域互联互通。

联盟的成立只是起点。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引下,将会有更多城市携手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畅通双循环大通道,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打造民营经济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从更宽领域承接辐射

上海是发展龙头,台州是兴业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与上海的联系更为紧密,台州产业借力上海的技术、人才和品牌,深度融入上海经济循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了经济腾飞、城市崛起。

在2020上海·台州周活动期间,又有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64个项目签约。

顺丰丰泰浙东南智慧物流总部基地项目是签约项目之一。项目位于路桥区新城区块,总投资超过10亿元,将构建“科技+多式联运+电商产业服务+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的智慧物流供应链发展平台。

“高端物流项目可以为传统物流、快递、快运、仓储等行业带来质的改变,能有效填补路桥现代化智能物流、仓储缺失的空白。”路桥区负责人表示,项目落地后,要统筹好城市建设和物流园区之间的关系,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总体形象,推动区块空间与产业功能布局深度结合,努力打造浙东南高水平物流园区的标杆。

从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看,台州制造与上海制造之间有较大的互补性,上海的高端、国际化、前沿性制造与台州的精细、分众化、“隐形冠军”式制造相辅相成。我市通过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全市域接轨大上海,推进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在产业、金融、商贸、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主动承接上海辐射效应。

人才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大动力。作为2020上海·台州周活动的重要一环,“台州市高层次人才封闭式洽谈会”聚焦中高层经营管理和中高级专业技术职位,85家企事业单位的559个职位虚位以待。

“我们台州企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高层次专业人才,而上海恰恰集聚了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济济。”浙江爱仕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孙博说,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进一步增进两地人才交往交融,实现“双赢”。


今年8月,台州人才新政2.0版在沪发布,以政策为媒,向海内外英才发出“求贤令”;10月,台州·杨浦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正式启动,台州在沪企业、创业者以及上海在台企业、创业者办事“多头跑、跑远路、跑多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聚焦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才,我市提供一揽子优惠政策,为人才落户台州免去后顾之忧。

来自福建的肖萍在沪工作了四五年,对于台州这座城市,她并不陌生,每年坐动车回家都会经过。“台州的人才新政解决了求职者很多‘痛点’问题,比如子女上学、购房落户等,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愿意去台州发展。”肖萍对台州充满憧憬。
  

从更大舞台展示形象

过去的一周,每当夜幕降临,上海外滩之窗就会亮起“制造之都,浙江台州”灯光秀,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占据“C位”的预热,使2020上海·台州周活动引起了上海市民和参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魅力台州”展示足够惊艳:走进沐浴着千年曙光的台州馆,一轮旭日从东海冉冉升起,参会嘉宾“追着阳光去台州”,沿着“浙东唐诗之路”,一同“看山望海品美食”。大屏幕以画轴形式展开,轮流播放着台州各处风景名胜、美食美物。

台州“好制造”“好文旅”“好农品”“好味道”引得大家纷纷驻足:

左侧是人文风情——代表台州到上海展出的国家级非遗仙居花灯、黄岩翻簧竹雕,省级非遗台州刺绣、“一根藤”雕刻、台州玻璃雕刻、温岭剪纸、玉环渔民画等非遗项目,与美景风光融为一体,参会嘉宾与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接触,感受台州和合文化的独特魅力。


右侧是制造底蕴——百余款台州制造让人眼前一亮,最具代表性的“台州造”汽车、电动车、科技创新产品等一一亮相,庭院、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生活场景一一展开,营造出沉浸式体验、智能化生活氛围。“精细”“环保”“智能”“高品质”成为参展观众口中的“关键词”,“台州制造”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台州味道、“台九鲜”展示区总是人头攒动。36道“百县千碗”获奖菜品3D模型形态逼真,台州顺记餐饮的三位大厨现场操刀,为上海市民带来食饼筒、海苔饼、番薯粉圆、烤糖等10道台州特色小吃,每道美食都诉说着台州传统民间故事,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打卡”。

“没想到今天能在这吃到家乡的正宗小吃,咸、鲜、甜,不论哪一种都非常好吃。”上海市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袁利敏说,这是记忆里的“家乡味道”,儿时的回忆。

“‘台九鲜’内容丰富,都是很少见的优质农产品。”彼欧集团亚太区负责人陈博说,台州的蜜橘皮薄、纹细、味香、色金,像个小灯笼,吃进嘴甘甜多汁,最令他印象深刻。

在“上海摄影家看台州”摄影展上,60余件作品从山海台州、人文台州、制造台州、美食台州四个角度,以影像推介台州城市形象、讲好台州故事。“台州依山傍海、历史底蕴深厚,蕴藏着大量优质的摄影素材。”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雍和热爱摄影,也钟情美食,而台州的人文山水、传统美食给了他最美好的记忆,他带上相机走遍了临海、天台、三门等地的山山水水。

“台州欢迎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声声诚挚的问候,通过2020上海·台州周传递出的热忱,让更多海内外朋友关注台州、走进台州、选择台州、热爱台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