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眼镜会让人更聪明吗?古人没有眼镜,怎样解决近视的问题?

 哥哥豆 2020-11-23

“近视”这个词,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北宋词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揶揄欧阳修的高度近视时说:

“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

——欧阳修近视到无法读书的地步,只能让人读给他听。当了几年官,靠听书来解决读书的问题,竟然没有因为近视而耽误工作,真是贵人自有天命。

杜甫在《小寒食舟中作》中说自己年老视力下降,看东西就像雾里看花: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苏辙也在《夜坐》则流露出年轻时用眼过度后的无奈:

“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

可见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也为视力下降而烦恼。

我国与眼镜相关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

在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发现有随葬的金圈嵌水凹面镜。汉代称之为“阳燧”,古人认为它有辟邪的作用,同时也用来聚焦太阳光取火。上世纪70年代,安徽亳州博物馆发掘了两处东汉时期曹操家族的墓葬,出土了五枚玻璃凸透镜片,全部能取火用,其中的两枚还能映物放大。

宋朝时期,人们常常用水晶镜片取火,或者琢磨成精美装饰品。虽然也有人用这种凸透镜片看细小的文字,却没有做成眼镜。

西方人在14世纪发明眼镜之后,15世纪传到我国,因此,我国明朝有对眼镜的最早文字记载。当时的眼镜还只是连接在一起的两枚可折叠的镜片,相当简陋。

明清时期对眼镜的称呼非常形象,叫“叆叇”[ài dài]——这是阿拉伯语uwainat(眼镜)的音译。这两个很怪异的汉字,其本意是指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用到眼镜上还挺贴切——不戴眼镜不正像阴云蔽日,啥也看不清楚吗?而且,其发音是ài-dài——你爱戴不戴,没人强迫你,有意思。

其实,“叆叇”一词最早在《楚辞》中就出现过,后来不知被哪个聪明人拿来称呼眼镜,成了那一时代对眼镜的通称,这个称呼甚至传到了日本。

当然,明清时期也直接叫眼镜的本名——眼镜。

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就有“腰内取出眼镜戴”的情节,乾隆五十六(1791)年在正大光明殿大考翰林时,其中一个考题就是以眼镜为题,作诗一首。

有近视的文人,就有近视的皇帝,雍正帝就是代表之一。

他工作很勤奋,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亲自批阅大量奏折。巨大的工作量让雍正很快与眼镜结上了缘,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七年,雍正让人给他做了各式眼镜35副。据造办处档案记载:

“将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每样多做几副,俱要上好的。”

除了材料要好,雍正还要求不同时辰有不同的眼镜——反正他不嫌麻烦,麻烦的是每个时辰给他换眼镜的太监。

雍正有时还会把眼镜赐给视力有问题的下属:“赐你眼镜两个,不知可对眼否?”

前面说过,眼镜最初传到中国时没有镜架和镜腿,只有两个折叠的镜片。人们为了方便,用“绫绡联之”,再戴到眼睛上。后来才有了金属做的镜腿。

至于镜片,最初也只是老花镜片,后来我国有了自己做镜片的能力,眼镜才真正流行起来,就有了各种度数的近视镜。

说完了眼镜的历史,我们再讨论一下戴眼镜会不会让人更聪明?

一个最直接的说法是,因为戴眼镜的人更喜欢看书,书看得多了也就更聪明。

显然,这个说法有点荒谬。

不过,智力遗传学的基础研究表明,上述结论似乎是正确的:戴眼镜和个人认知能力(智商)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戴眼镜的人可能真的更聪明一些。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遗传统计学家盖尔·戴维斯曾做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认知功能遗传学研究。她和团队梳理了30万人的遗传信息,并做了大量调查问卷。

数据统计表明,从16~102岁的被调查者中,高智商人群佩戴眼镜的可能性上升了28%。而且,聪明人经历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减少30%,也更不易患高血压、心绞痛、心病、肺癌或骨关节炎等疾病,进而寿命延长的可能性增加了17%。

虽然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欧洲血统,但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对研究其他地方人群的遗传信息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当然,即便戴眼镜可能会让人更聪明的说法是真的,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强迫自己戴上眼镜,毕竟戴眼镜的痛苦,也只有戴眼镜的人才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