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在寺院工作是什么感受?当和尚每月能挣多少钱

 哥哥豆 2020-11-23

对多数人来说,出家当和尚的几率,与成为亿万富翁一样,基本是零。越是几率小,往往就越好奇:和尚每月工资多少?寺院赚的钱都干嘛用了?寺院那些招人的信息是不是真的?和尚已经不够用了吗?

其实,除了要遵守清规戒律以外,出家人和普通人一样,也要吃饭,寺院和公司、企业一样,也要努力经营才能存活下去。

佛教虽然有“不计生计”的戒律,但佛家并不主张贫穷,而是希望众生能够衣食丰足,这是佛家慈悲心的一个体现。

公元前后,佛教正式传入我国,初期多为西域僧人,由官府供养;两晋南北朝时期,僧人数量激增,从36000人增至82000余人。政府已不可能继续无偿供养这样庞大的组织。寺院的开支由单纯的官府供给,逐渐转变为三种形式:

一是官寺。这部分僧人被称为“官僧”,为皇家服务,由政府出钱供养;

二是私寺。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兴盛,大户人家多有供养的僧人和寺院。我们常在古典小说里看到某财主给寺院布施,这一类寺院即为私寺。

三为民寺。服务于下层民众,也由他们供养,收入相对微薄。

在生存的压力下,寺院开始纷纷寻找出路。有些官寺就开始出租朝廷赏赐的土地,他们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地租,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主。寺院不用向官府交税,战乱中还能以特权自保。有些农户甚至自愿放弃田产,挂名到寺院名下寻求保护。

寺院也经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实力的寺院商业活动很频繁,同当时富商巨贾都有往来。《魏书·释老志》载:“今之僧寺,无处不有,或比满城邑之中,或连溢屠沽之肆。”洛阳孝义的一个小寺院以经营水产闻名四方,时人称之为“鱼鐅寺”,满带嘲讽之意。

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寺院甚至放高利贷。因佛教律义允许僧人出贷三宝(僧物、法物、佛物)取息,因此寺院放贷似乎有据可循。不过,高利贷以趁人之危,谋取暴利为目的,真正的出家人应该不屑为之。想来多是一些混进僧尼群体中,以沙门之名借机牟利之人。

唐代三百年,皇家大部分时间崇佛、信佛,佛教仍有极高的地位。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给予佛家很多特权和赏赐,加上普通民众的施舍、捐赠,一些大寺、名寺的财富急剧积累起来,“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旧唐书》卷89)。不过,唐代僧人无论身份为何,都要参与劳动,自耕自营。这是唐代创造的“农禅合一”制度,也是我国寺院经济转型的开始。

我国发生过的四次灭佛运动,并非其他宗教的打压,而是统治阶级的偏好以及佛教自身发展问题所带来的结果。因为占有太多土地,同时又免除赋税和差役,寺院不仅聚集了大量社会财富,还吸引了很多人投身佛门,成为寺院依附人口。所谓“十分天下之财,佛有七八”,“出财依势者,避役奸讹者,尽度为沙门”。寺院财富的积累,发展到与朝廷争利的地步,加上依附了大量闲散人口,使国家缺少生产力和兵源,最终矛盾激发,朝廷开始重拳灭佛。当然,灭归灭,也不是灭绝,佛教兜兜转转,还是慢慢兴旺起来。

元明清三朝,佛教仍然是朝廷重点扶持的的宗教,只是地位大不如前,资助者也基本消失,寺院的经济捉襟见肘,到了不得不全面改革的地步。

当代的佛教寺院,除了有居士供养,企业、个人捐赠以外,开始实行“农禅并重”“商禅并重”的经济形式,自营自收,自负盈亏。在风景名胜地区的寺院,则可以通过旅游、接待和香资等多种形式创收。

有名望的高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创收,如被邀请外出讲经、做法事、编译书籍等。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当选过人大代表,还因对少林旅游事业贡献大,得到政府赠与价值百万的跑车。不过,这一类僧人毕竟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样的能力与机会的。

依照佛教通则,一切财产归集体所有,私产为不洁之物,个人不能有,也不允许被分配私产。僧人基本收入只有寺院发放的生活补贴。

那僧人的生活补贴又有多少呢?

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在2015年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调查报告称:

“当代宗教教职人员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团体,其经济收入远低于当地民众的平均水平。五大教(佛教、道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月平均收入为506元,大众印象中很有钱的佛教,其教职人员的月收入则为397元,属于苦行僧的类型。”

而常常被大众和媒体诟病的寺院景区门票问题,舆论与事实也有巨大差距。

“全国五大教只有2.5%的宗教活动场所收取门票。舆论反响强烈的佛教,只有6%的场所收取门票,略低于道教的7%。”

这与网络上流传的某些寺院招聘启事出入很大,而那些引发热议的招聘启事,中国佛教协会也已证实为谣言。

对多数僧人来说, 出家不是为了挣钱,潜心礼佛,修心养性才是最终目的。为了不让佛家清静之地过度商业化,有些寺院提出免门票的倡议,如厦门南普陀寺、重庆慈云寺、长沙麓山寺、玉泉寺等29所寺院,均已主动取消门票。

取消门票就意味着少了一大财源,实际上仍在收取门票的寺院,每月发放到僧人手中的补贴也少得可怜。还是那句话,出家不是为挣钱,寺院再有钱,也不等于僧人有权利分红,多数僧侣仍然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

另外,根据2015年的《中国宗教调查报告》:

“佛教是五大教中在公益慈善方面贡献最多的宗教,平均每间佛寺每年的慈善支持为4.1万元,远高于平均数1.8万元。……佛寺门票等经济问题经常成为舆论热点,但真实情况与此有很大差距,今天的中国佛教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出家人宗教的清修传统。”

僧人们清修,不代表寺院就真的与世隔绝。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寺院也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不仅有组织机构代码证,有自己的银行账户,还会招聘专人进行新媒体运营。

这些负责寺院媒体工作的人员和在其他单位上班一样,有自己的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等一切现代化办公所需要的设施。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拍摄、记录和宣传。当然,他们不用皈依佛门,甚至招聘启事上也明确要求招聘“在家人”,因为相比出家人来说,在家人工作更方便些。

与社会其他公司企业不同的是,寺院的工作一般没有业绩要求。如曾在灵隐寺负责公众号运营的小伙,说起他工作时的情况:

1、无需强求稿件KPI,因为“一切随缘”;

2、一年瘦下来20斤,因为斋堂只有素食没有荤菜;

3、被快递小哥叫作“大师”,因为住在山林之中,收件地址写着“灵隐寺”;

4、感受心灵的宁静,得到独特的人生感悟,因为过着长久清贫质朴而充满禅意的生活……

想下山吃肉?自然是可以的,毕竟是在家人。不过下山前还得法师这一关。嫌没肉吃不想干了的话,寺院也不会强留,顶多来一句:“你要走就走了。”

确实很佛系有木有?

除了媒体小编,有些寺院也会紧跟潮流,招聘懂设计的工作人员,设计出一些网红纪念品。这些结合了网络流行语和佛教文化的礼品,又萌又可爱,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购买。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又给寺院创了收,可谓双赢。

不管怎么说,佛还是那个佛,寺院也还是那个寺院,不会因为在抖音上讲经就变了质,也不会因为僧人有手机就不再是那个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家与在家,只是环境不同而已,同样是修行,在家似乎还要比出家艰难得多。你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