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攻延安的部队中,发现军统头号电讯专家,地下党冒险寄信预警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11-23

1947年3月9日,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开始,兵锋所指,正是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留下参谋长盛文镇守西安,自己则秘密赶到了洛川前线,准备对百余公里外的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消灭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主力,尽快解决陕北问题。

副司令与地下党秘书一同赶赴前线

但胡宗南万万没有想到,他身边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就是中共地下党员,早在3月3日进攻计划尚未下达给作战部队前,熊向晖就已经将其全部报告给了西安地下党情报工作负责人刘石坚,再由其转呈中共中央。因此,胡宗南的所谓偷袭行动非但没有奏效,连部队集结都频频遭遇伏击。其中,整编48旅在西华池就险些被全歼,最后由于救援及时才侥幸脱险,但旅长何奇却被击毙。

尽管出师不利,但胡宗南对自己的庞大兵力依然信心满满,于3月10日晚10时召集所有旅长以上军官,在洛川中心小学礼堂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胡宗南不仅正式传达了《攻略延安方案》,并要求各部队务必行动迅速,一律轻装,携带7天的干粮,若遇小股敌人即行消灭,遇大股敌人可先绕道而行,以求最短时间内兵临延安城下。

发现军统少将、电讯专家

熊向晖是参加会议的极少数校级军官之一,出发到洛川前,他曾再次找到王石坚,他明日将随胡宗南出发,无法继续提供情报。王石坚表示: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主要战略情报已经都掌握了,中共分布在西安各条战线上的情报组织会继续注意胡宗南部的动静,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但很快熊向晖就发现了一个十分凶险的情况,因为他竟然在进攻延安的大军中,发现了保密局技术研究室主任魏大铭。这家伙虽然仅仅是少将军衔,却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电讯专家,军统成立初期就是其通讯部门的首领,多次破译各路军阀的密电,为情报工作立下汗马功劳;抗战初期就任军统电讯处长后,更是成了众所周知的“戴笠的灵魂”。

无线电侦测威胁中共中央安全

魏大铭还带来了一个技术分队和大批最新的设备,其中就有美国人刚刚改进的无线电侦测车,可以通过监听电台信号准确锁定其位置,是国民党军侦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一只“杀手锏”。胡宗南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约见魏大铭,要求其积极工作,力求尽快侦知判明陕北共军各级指挥部的位置。

魏大铭及其无线电侦测分队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中共中央安危与西北野战军作战的成败,必须迅速上报。可是熊向晖此时远离西安,没有可供传递情报的可靠渠道,于是只好兵行险招,冒险违反秘密工作惯例,将情报白纸黑字写在纸上,封入信封,通过洛川部队与西安总部间的机要交通进行投递。

违反保密纪律,成功投递情报

这在当时的确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同在洛川的副参谋长薛敏泉早就对熊向晖有所怀疑,时不时对其暗中进行调查,薛又分管着军事情报工作,有权检查军中的往来信件,一旦他出面检查,熊向晖就会立即暴露。好在薛敏泉副参谋长此时又兼任了攻打延安前进指挥所的参谋长,忙的焦头烂额,一时间竟然出现了疏漏。

熊向晖的情报被直接寄给了他抗战时期在“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的旧友潘裕然,潘不仅是北京大学名教授潘家洵的儿子,又与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有亲戚关系,情报到了他的手里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加上他又应聘在王石坚开办的研究书店任经理,因此非常方便的就将信转交给了王石坚。

中央中央根据熊向晖的情报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除了根据胡宗南在洛川军事会议上部署重新排兵布阵,安排撤离事宜外,还立即对各级各单位使用无线电台作出了新的严格规定,并通知西北野战军在作战期间,不再使用无线电远距离联络,而是改用小电台拍至大电台代转,以避免暴露各级指挥所位置与作战机密,使得胡宗南部的无线电侦测成了摆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