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映|金刚川,何以向历史“致敬”?

 昵称m5Gu5 2020-11-23

首映丨金刚川,何以向历史“致敬”?

作者 | Flanker

编辑 | 若芋

导语

米迦勒

《金刚川》是命题作文,而且时间很紧。所以能看出影片画面的捉襟见肘。

拍这部作业(不是作品),想必管虎内心很焦灼。若按照领导的意思,拍成爱国主义政治宣传片,可能会被骂。若完全遵从内心的自由主义认知,绝对会被领导骂。怎么办?其实管虎挺聪明。用四个视角,既解决了资金充裕但时间不充裕的问题,又巧妙地避开了某些关键史实的叙述。

结果是:一部有点类似诺兰的敦刻尔克的作品出炉。领导对这种形式估计很满意。管虎们扮演了理中客,也夹带点私货,搞起了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反战传播。

片子热血么?热血,但它的指向不是爱国,而是反战。所有惨烈的镜头处理,几乎都是为了展现战争对个体的伤害,不仅仅是我方士兵,还有在空中投掷炸弹的美军。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清楚管虎回避了什么。如何宣传抗美援朝作为人民战争的正义性。这是国内宣传时不可动摇的核心,更是七年前杨奎松和汪晖争论的智识焦点。

这早已不是形式改创的问题,而是形式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意识形态核心的问题。

抗美援朝,对于早已远离战争的我们这代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冰冷的历史考点;即便上溯至我们的父辈,其残存的温度可能也全然来自于小学课本上那篇《最可爱的人》。以至于当《金刚川》官宣定档10月25日上映时,大部分人才了解到70年前的这天是怎样一个伟大的日子。在影像资料少得可怜,影视作品又缺少范例的情况下,后人对此段历史的艺术创作只能依靠两种途径:史料或想象,《金刚川》很显然更多地采用了后者。

必须承认的是,《金刚川》呈现出的朝鲜战争,符合了大部分观众的想象。弹药不足、缺乏空军、工程落后,却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忘我的奉献精神……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们的人民军队确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也确实从始至终地捍卫着不惧牺牲的军魂。所以当解放战争仅仅过了3年,敌人换成了更为强大的美国,我们会非常自然地为人民志愿军的战士们代入相似的形象,营造大差不差的战争环境。如果以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强烈程度作为唯一评判标准,那么《金刚川》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但这样的想象,距离历史的现实究竟相差多远呢?从还原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远得让笔者无法忍受。电影中真正的主角——“金刚川桥”也许是最不尊重史实的部分。电影中的桥松松垮垮,参差不齐,面对空袭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依靠血肉之躯架起桥梁,而保护这样重要桥梁的,竟然只有两门备弹不足的高射炮。很显然,剧本为了展现人定胜天的精神,忽略了人民志愿军作为人应该具有的智慧。在有据可查的史料里,人民志愿军的工兵部队为了摆脱“联合国军”的侦查和轰炸,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发明了桥面在水下半米左右的“水下桥”;上面做样子,下面走车马的“复合桥”,而这些充满智慧的桥,为前线作战的人民志愿军战士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金刚川》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历史现实的不尊重,更是对人民志愿军奋勇保护的后勤运输线的诋毁。“我们的飞机少啊,还都在前线”这句台词更是与历史现实大相径庭。事实上,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的空中对抗,是战史上规模最大的喷气机空战。在抗美援朝初期,人民志愿军即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装备世界一流的空军力量。这支空军力量成立之快,战斗力之强,让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不得不感叹:“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而这样的空军,在电影里却没有得到丝毫体现,反而让区区一架损毁得不成样子的螺旋桨飞机肆意妄为。不知前些日子刚刚离世,在朝鲜战争中建功立业的原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如果看到这些片段,会作何感想。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想象,何以在一部名义为纪念人民志愿军的影片中出现,又何以顺理成章地成为观众的共鸣。

图|《兵器知识》杂志2010年第11期

一些人说:“艺术源于历史,高于历史”。还原每个历史细节显然不是也不应该是艺术创作的追求。但在笔者的理解中,既名为“致敬”,那么就要对历史抱有严肃的态度。在不违背历史原貌的前提下“致敬”某个事件或某种精神,才是“高于历史”的底线。《金刚川》对于历史的改写,显然超过了原貌应该维持的范围。

也许是想借鉴诺兰《敦刻尔克》的成功经验,也许只是因为制作周期过于紧张而便于剪辑,《金刚川》选择了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讲述同一个故事的叙事结构。但与《敦刻尔克》里每个视角彼此独立,互相推进剧情的设计不同,《金刚川》选取的所有视角互有耦合,并且讲述的是一个完全一致的故事,并且夹杂着大量的重复镜头。虽然此类镜头大都在故事讲述的关键节点出现,帮助观众理清每一次叙述的时间线;但相同镜头的多次重复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何况观众理解剧情的能力还不至于沦落到视角转换都需要再理清故事线的地步。从《敦刻尔克》到《1917》再到《灰猎犬号》,好像近些年广受好评的战争主题电影都力图抛开宏大的战争场面,转而描绘战争中的个体感受,《决战中途岛》这样的硬核战争片反而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这样的风气也渐行于国内,《八佰》即是典例,而《金刚川》又将战争中的个体突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士兵”“对手”这样的标题设计,还是张译的超多戏码,都散发着浓郁的个人英雄色彩,与最后“人桥”的集体主义格格不入。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这样强烈的思想反差却并未让多数观众有所反感,也可以算是对现实的一种暗讽了。

如果我们想得更深入一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个人角度的战争电影越来越受欢迎了?笔者思考的结果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了本文首段。战争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太久,我们对战争的概念已经被框定在过往的文艺作品中。在讲求代入感的电影语言中,很少有人能够将自己代入一个战争的历史环境,我们却都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到一个人物中去。观众如此,导演、编剧亦是如此。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如果我们每个人对战争的想象都只局限在壮烈牺牲,那么战争主题终将变得同质化而索然无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