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我读朱成玉

 我是朱成玉 2020-11-23

读《风是不睡觉的鸟》

这个年过得太忙了,忙的不是吃,而是读书,读朱成玉的散文。每天干完活或晚上家人都睡下,我便坐在电脑前,搜到朱成玉的电子书看起来。虽隔着屏却也能嗅到沁人的书香,使我陶醉,使我欣喜,使我疯狂。

只有坐在电脑前或书本中,我才感到我还原了我自已,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自己,才感到世界上其它一切都离我很远,唯有这文字才是我的眷恋,才是我的灵魂,才是我真正的执着,真正的热爱。在这个尘世,我做着自己愿意做和不愿意做的事情,无奈与取舍之中,常常苦恼,只有当我行走在文字当中的时候,心才变得愉悦和开阔。
       

我并非想靠文字去生存,我知道靠文字生存比其它的方式要难上好多倍,我知道那些当作家的艰辛,好在我不是靠写作来维持生计。但对文学的热爱,却让我一生都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我的情感也常常随着作者文中的人物的变化而变化。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也一向多愁善感,常常为文章的人物而喜,而悲,而怒,而乐。
         

闭塞的性格,使我朋友甚少,好在现在是电脑时代,网络为我送来许多我喜欢的东西,这让我大开眼界。
         

朱成玉就是我在网络发现的第一个离我最近的作者,他的文章让我耳目一新。文章清新、柔和、富有诗意和哲理,可以说在散文界别具一格,他的文章没有凛冽的词句,也没有锋芒毕露的语言,他总是在平平淡淡之中,彰显男人的阳刚之美,表述人生哲理。这就是朱成玉的风格。
         

一篇《风是不睡觉的鸟》表达了作者的情怀。他希望自已就是那只不睡觉的鸟,飞翔在天空。他想成为风做的鸟,呼唤大地苏醒,唤来百花盛开,呼唤美好的事物。他相信自己像风一样,能在夹缝中生存,是因为他觉得生命太美,世界太美,他的内心是阳光的,他想走遍所有的地方。
         

谁又能说朱成玉不是风呢,我想说他就是人间的春风,他把温暖带给了人间,吹绿了大地。他又是夏风,吹起滔天的海浪;他又是秋风,吹去了心中的阴霾,风干了忧伤,吹熟了大豆高梁果实飘香,他又是冬风,吹得梅花雪中开放,他是四季都在吹的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份期盼。
         

朱成玉是1974年生人,年龄还不大,正是创作的黄金时期,朱成玉给自己插上了翅膀,愿他的作品多多问世,愿他真的像《不睡觉的鸟》那样飞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

读《父亲的格言》

我被朱成玉的散文迷住了,这几天坐在电脑前,一篇又一篇在看,有的文章竟反复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都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每看一遍都受到了一次震撼,每看一遍都会有一次新的感悟和收获。

在寒冷的冬天里,朱成玉的散文无疑就像是一盆火,点燃了我的生命之火,让我感到温暖。在这新春佳节,朱成玉的散文就像一顿美味大餐,让人品尝后,回味无穷;又像是炎炎夏日里的甘泉,清凉爽口;又像是行走在沙漠的绿洲,看到了希望和梦想。

作者以深沉的笔调再现了父亲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皆是因作者少不更事而引起,作者有一个睿智而伟大的父亲,在作者的成长道路上,父亲以一座大山的形象托起了作者的人生。在作者叙述的几个小事中,体现了父亲过人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与方法,这些都让读者从小中见大,也说明一个父亲的担当和应当负起的一份责任。父亲的每一句话,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他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不让他迷失前进的方向。所以才造就作者高尚的人格,造就了作者的人生高度。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子女要从小抓起,要从小事抓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打得不好,就有可能在将来大厦倾倒。作者正是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之下,立足于自己的做人和做事。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看来,这位父亲是一位多么有远见卓识的家长啊,多么有思想,多么负责任,多么令人称道啊!

我为作者有这样的一位父亲而叫好,而感到骄傲。

作者在描写父亲时,有这样一句精典的话:”当你用食指对着别人的背后,指指点点时,你是否注意到你的其它三个手指正在指向自己,并以三倍的力量在还击你。” 太精辟了。其实说别人就是在说自己。找别人缺点很容易,但要找别人的优点很难,父亲告诉作者,做人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缺点。这正是这位父亲教育子女做人的英明之处。就连父亲在致丧时说的话都于别人的有所不同:“你要快点成长,早点扛起家里的重担,大树倒了,就是要给你们这些小树腾地方。”    

简单朴素的话语,明确在告诉你,你不能在悲伤中生活,要知道自己还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要担当,要付出。作者通过小时候,自己抓鸟父亲让他放鸟,自己买东西多收了别人找的零钱放在鞋子里,到父亲让他把那一角钱还给小店,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父亲都极其认真,毫不疏忽,教育子女。“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己的脚,那样的话走出来的路就会歪歪扭扭的。”        

最后作者对父亲作了一个结论:穷人吃豆腐和富人吃海鲜是一样的香,穷人穿棉袄和富人穿貂皮一样暖和,富人花大钱和穷人花小钱,是一样的活着。他说这就是父亲的逻辑。其实我们无论谁,做人都要做像作者父亲这样的人,做事都要做像作者父亲这样的事。

2017年1月29日晚 

读《为灵魂降一场雪》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朱成玉老师字字句句都说到了我的内心深处。曾几何时,我也讨厌这喧嚣的世界,甚至对红尘产生了怀疑,也曾说自己看透了红尘,也许那时我正在青春期或更年期,想法总是怪怪的,让人无法理解。究竟是红尘好,还是世外好。究竟哪个更好,我一直在踌躇之中,迷迷糊糊,还是尘缘未断,距离青灯古佛是遥不可及。
       

正像朱成玉老师所说,是贪恋红尘吗?是,也许不是,人来到世上,就是责任,就是还债,债未还清,又怎能一推六二五,去享清净。我常常想:世人皆睡我独醒,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现实又是不容逃避的。睡不睡,醒不醒,又有何关系,日子还是得照样过,柴米油盐还得照样操心,何不难得糊涂一些更好。所以,我还不想走,还要努力去做,做自己能做该做的事情。
       

我常常游离于众人之外,拒绝去歌厅,拒绝去舞厅,拒绝浮躁。被流言所伤所困,我还是无法使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常常愤愤不平。我常常到东山父母的坟前坐上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与父母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情的释放。剩下的就藏起来,藏在心的某一个角落。何必要与人诉说,让别人分担你的苦与痛。
       

朱成玉在文中提到的弘一法师,也就是李叔同,那是功德无量的人。
       

可是李叔同已死,弘一法师却永远地活着。他义无反顾地皈依佛门,正像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后也在大雪中皈依佛门。弘一法师也为自己造了一场雪,他和贾宝玉一样,把自己隐在大雪之中,隐在青山之中。晨钟暮鼓,便是他们的归宿,他们在为那些有罪的无罪的超度,目地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脱离苦海,返朴归真,就像地藏菩萨立志:地狱不空,誓不为佛。他们留下的不是躯体,而是灵魂。
       

我要是想给自己找到一个归宿,必也要等待一场大雪的到来。灵魂的归隐,其实也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在尘世中修得真心,那也是一场功德。朱成玉说:一个人,真正的修炼,是内心的修炼,放在最热的火中锻造,才是最好的剑。说得真好!
       

一场洁净的大雪,能净化一个人心灵,能滋润一个的心扉,能消灭一切病毒,能让大地露出绿色,能让人神更清,眼更明。灵魂里的雪更是无比神圣!

我也想在这大雪中得到永生! 

2017年1月29日

读《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拒绝,是朱成玉老师关心和帮助文友的一种另类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不被人认可和理解,如果有谁能理解和认可了他的这种作法,那说明他的思想有了进步,说明他对人生有了感悟。
       

接见一个素不相识的文友,并对文友的文学作品给予热情的指导和肯定, 还招待文友用了几顿餐。在这个文友一而再,再而三的哭穷,暗示朱成玉,自己回去时的车费不够用,朱成玉老师没有一味地迁就满足他,而是以自己出行被小偷偷了,没有钱乘车,买了一把刷子,一盒鞋油,一路上靠给人擦鞋挣够了车费,来教育这个二十多岁的文友,这让这个文友很羞愧,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并在以后通过努力终于成了一个县城小有名气的作家。他在后来给朱成玉的信中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你的那一次拒绝,拯救了一颗即将跌落山谷的自尊的心。感谢您,让我拥有了一双自尊、自强、自立的翅膀。”这就是拒绝的结果,这就是朱成玉的魅力,这就是朱成玉帮助别人的方式。
       

如果当初朱成玉不停地在物质上帮助这个文友,让他养成一种依赖的习惯,他也不会成功。朱成玉老师认为,那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助长他不劳而食的恶习。文章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从前我们夫妻宁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帮助那些亲戚,最后非但没有得到感谢,反而落了一身不是,他们可以指着你的鼻子数落你。原因就是其中有一次没有满足他,而让他们与我们结下了仇。当时,这让我们很生气,怎么帮你们还犯了错,我们怎么就得管你们一辈子呀,怎么不知道感恩呀!后来,知道生气不好,就自己给自己消气,平息了愤怒。就当是帮一个路人吧,他已走远了。事情过去了,也就拉倒吧!
       

看了朱成玉的这篇文章,我才感到,我们帮人家钱帮人家东西,无休止地帮,其实,那不是帮,那是在害。是给人家拆了翅膀,让他们不能自立,不能飞翔。这不是害人又是什么呢?这样地帮,不但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朋友,却有可能让他成为自己的敌人。我知道,我错了!
       

帮助别人应该适可而止,帮助别人就应该像朱成玉那样,选择恰当的方式与方法,不能一味地,无原则地去帮他们。朱成玉老师是一个智者,他明白帮助别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你能帮得了他一时,而不能帮他一世,帮他一饥,不能帮他百饱,不能让他硬邦邦地立成一个人字。
         

拒绝,是很多人可以以各种理由做到的,但也有人好面子,不好意思拒绝,或是打肿脸充胖子,或是瘦驴拉硬屎,而去满足别人的要求。拒绝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只有智者才能做到真正地去帮助某个人,去拒绝某件事。
         

我所知道的是:富人怕说富,穷人怕说穷。为什么呢?富人说富,怕别人借钱,尤其怕穷人借钱不还。穷人不说穷,那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欺负他。其实,更多时候,我对富人与穷人的理解,那就是说富不富,说穷不穷。
         

像朱成玉老师笔下的这位年青人,口口声声说穷,其实,那是他想得到别人施舍。这种自说穷的人不太多,因为很多人都是死要面子的,但也有人个别人不要面子的。
         

多少年前,我不记得了,看过一篇小短文,写一个穷书生,穿着长衫去餐馆吃饭,因为囊中羞涩,只要了一个带芝麻的烧饼,吃的时候芝麻粒掉了下来。掉在了桌子的缝隙中,他很想吃到它,怎么办呢,急中生智,他使劲一拍桌子,芝麻跳到桌面上,只见书生用手指沾起来吃了。他的这个举动,让周围吃饭的客人看了,都以为是这个书生一边吃饭,一边思考问题。这个故事,是说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尊严。 

就像朱成玉老师在《不想拆掉你的翅膀》一文中所说;对于一个羽翼未丰的年轻人来说,别人每施舍一次,就等于拔掉了他的一根羽毛,所以,我不能施舍他,哪怕是小恩小惠,也等于是在慢慢在拆掉他的翅膀。”一味地帮助你,就会让你没有自尊,不思进取,从而过度地依赖别人的施舍,这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只能是有害无益。 
       

读了朱成玉的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我们不但要使自己的羽翼丰满,也要让别人的羽翼丰满,带着他一起飞得更高更远!
                         

2017年1月30日 

【号外】

张夏笠大姐是我的老乡,也是金手指的一个短期学员。由于我自身不注重对自身的宣传,很多家乡人并不知道我的名字。张大姐关注我的文章很久了,可是并不知道我是家乡人,知道了之后,很激动,我们也聊了很多。随后几天,她发给我很多对我作品的读后感,看到那一篇篇读后感,我很感动。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作者和他文字的喜欢,更是对那些文字最真诚最热烈的尊重。今天,我摘录几篇她的读后感,也真诚地对她说一声: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