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零壹贰012 2020-11-23

2017年德国行为生态学家布伦丹团队来到巴拿马的一个小岛科研考察,他们主要想了解下岛内生态情况,并在岛内布置了一个摄像头机观察生物活动,令布伦丹没想到的是这次调研有了重大发现:岛内生活的白面卷尾猴竟然会用工具了,而且这些工具也是他们自己创造,比如石锤和石棍对食物进行加工,用完后还会将这些生存工具保存下次再用。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随后,布伦丹将这次调查结果公布,消息一经发出人们开始讨论白面卷尾猴是否进入了石器时代。

在一个荒芜小岛上,白面卷尾猴通过自己总结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然而并没有达到人类的石器时代。抛开能够打猎、种植的新石器时代不说,白面卷尾猴远没达到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对石器材质进行挑选,知道如何让工具更加锋利,而白面卷尾猴也仅仅会制造工具而已。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白面卷尾猴有什么来头?

白面卷尾猴也叫卷尾猴,因尾巴能够卷成一个圆圈而得名,属于个体比较小巧的猴子,尾巴和身体一样长。主要生活在南美和中美的雨林地区,头顶有簇状毛,全身毛发为灰褐色,脸部周围为白色或黄白色,脸部和肩膀部位为粉红色,喉部为白色。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白面卷尾猴在猴子界出了名的“高智商”,它们是最早被发现能够使用工具的灵长类动物。英国杜伦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网络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最新发现,雌性卷尾猴还会通过扔石块来表达爱意。

白面卷尾猴除了“高智商”外,还在惩罚叛徒、按劳分配等多个方面表现出超脱猴界的范畴。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惩罚叛徒

白面卷尾猴采用的是群居制,既然是群居制,平日里这个群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一起出去打猎,一起维护赖以生存的领地,领地对于猴群非常重要,因为领地大的话就会有更多的食物,更多空间,每个猴群都想扩大自己领地,从其他猴群抢夺地盘。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每个猴群都有这样的想法,猴群产生冲突不可避免,流血和受伤自然不可避免,每年死于同类搏斗的卷尾猴数量比死于其他捕食者更多。因为一旦有猴群入侵,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恶战,而且双方都下手非常狠,面对捕食者猴子身体灵活,逃跑的概率更高。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保卫领土非常考验团队配合,单个卷尾猴是不可能抵达对方整个猴群的进攻,面对进攻猴群对于领地的势在必得,每个猴子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斗争,这是一场殊死搏斗,如果主动凑上去后果肯定会不可预测。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猴群中就会有“老油条”开始考虑,保卫领土确实是它们的职责,这事费心、费力很可能被干掉,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猴群“老油条”开始怠慢应战,它们听到猴王发号施令后,会偷偷藏起来,然后等自己的同伴把敌人赶走后,自己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得出来,不过这种行为会让猴王大怒。

猴王会召集所有的猴子开会,对这位叛徒进行言语和身体攻击,几乎所有的猴子都会对其进行拳打脚踢,最后赶出猴群。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猴王的挑战

白面卷尾猴的猴群也是有一个领袖猴王,猴王通过武力获得族群领袖位置后,自己要保护猴群的安全,维护猴群的秩序,最重要的是拥有食物和交配优先权。

这个看似光鲜的位置,其实也充满了挑战,因为随着自己年龄的长大,开始有新的年轻力壮猴子不断挑战它的权威。

动物学家长期跟踪一个白面卷尾猴猴群发现一个残酷事情,白面卷尾猴的老猴王已经14岁了,基本上到了退休年龄,身体也越来越不行了,年轻力壮的小猴子认为机会到了,其中最壮的小猴子某一天终于开始对老猴王发起挑战。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第一次挑战老猴王拼尽全力,外加自己小儿子帮忙,终于把挑战者赶走,但是代价是老猴王和自己儿子受重伤,挑战者由于年轻力壮恢复很快,经过一周后发起新一轮挑战,这一战老猴子很快败下阵来,自己被赶出了猴群。

新猴王上任第一天就是霸占了老猴王的后宫,接着就开始对老猴王的儿子们下手,原则就是不留活口减少未来的竞争者。

卷尾猴的按劳分配

合作行为被认为是人类文明构建的基础,合作行为伴随着人类整个进化过程。白面卷尾猴在合作方面已经有不俗的表现,此外他们也已经懂得了根据贡献多少分配食物。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合作在动物界并不少见,比如大型掠食动物老虎、狮子、狼等,但是能够基本上实现按劳分配的并不多。为了研究卷尾猴的合作和分享行为,艾默里大学的Frans B. M. de Waal和Michelle L. Berger进行了实验。

他们对被试小猴进行预备训练之后,将它们分成雌性组五对和雄性组两对。研究者将两只猴子被织网分隔在两侧,并在两只小猴的视野内分别放置两个透明小碗,实验时向碗中放入8片苹果作为食物,来激发猴子的觅食行为。猴子可以通过突出的把手拉取托盘来获得各自的小碗。同一个卷尾猴社群中的非亲属成年猴进行了至少24组合作情形实验,8组互利情形实验和8组独立情形实验。每组实验重复四次,每次持续十分钟。每对小猴在实验中会互换位置和角色。

最聪明的猴群,一切行为向人类看齐,离人类旧石器时代还要多久?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卷尾猴在相互帮助中获得了食物,会根据在合作中贡献程度分配食物。

综上所述,白面卷尾猴是一个“高智商”的猴子,在使用工具、团队合作、按劳分配方面都展现高出同类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