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深圳内部会议曝光,专家建言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信息量很(11)

 澄明道友 2020-11-23

  前不久我们也是跟华为产业链做了一个相对深的研究,但对苹果产业链还没有。但接下来怎么办?这很要命,因为量太大了。包括刚才说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确实很可观,但现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15年,总量才700亿,一个华为占了GDP的13%,所以这两个产业链现在的安全性和它未来的演进,深圳能够留住什么?这是我们最关键的,现在我们又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危险,就是如果内循环的话,我们相比长三角,我们竞争的劣势太明显。这样的话我们怎样避免,哪怕它没有在国内“退链”,可是它在珠三角没有了。

  所以建议人大对这两个产业链进行专题调研,然后拿出一些解决办法。谢谢!

重磅!深圳内部会议曝光,专家建言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信息量很


  陈寿(新材料行业协会)

  “十四五”规划可能会围绕新基建、大健康、大环保

  陈寿:我是来自新材料行业协会,我们这个协会成立以后,也是有幸参与了深圳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制订,也有幸参与了国家从“十二五”开始每年都有新材料领域政策的制订调研,还有在珠三角这一带的一些研讨,还有包括新材料政策在深圳全国范围的培训等。

  “十二五”深圳把所有战略新兴产业跟五大未来产业分别制订,到了“十三五”这些政策进行了打包,到了“十四五”可能思路又有新的变化,形势变了,包括概念也变了,所以我的判断,“十四五”规划可能会围绕新基建、大健康、大环保,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方向的调整。我们新材料协会这几年围绕着深圳的产业做了几个维度的调整,新材料协会成立以后,围绕新能源、电池、3D打印、石墨烯这些方向成立了专业的协会,现在在我们的协会体系里面已有十大专业协会。

  第二个维度沿着区域的维度,惠州新材料协会也是我们成立的,我觉得粤港澳湾区不可能成立新材料协会,我们可以成立新材料联盟,所以在粤港澳建立各城市协会,未来打造成为粤港澳新材料的产业联盟,包括江苏的新材料协会,还有重庆的,都是我们打造的。所以我们也在“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愿意积极参与深圳战略新兴产业的规划制订。

  谢谢大家!

重磅!深圳内部会议曝光,专家建言十四五规划!未来5年信息量很


  张文亦 博士(宝安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核心就是工程师的竞争

  建议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宝安、龙岗

  张文亦:下一步深圳“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我觉得可能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解决整个深圳市未来制造业核心对深圳市制造发展的预期问题。现在我觉得咱们整基建和新基建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带来城市成本上升速度太快,原特区外一些区域的制造业不稳定的情况还是悬在头上的剑。

  第二个解决下一步企业扩展方向的问题。我们前段时间对宝安区360多家规模在5亿以上的企业进行了初步摸底,有60%170多家企业现在有新业务和新发展趋势的拓展需求,而且现在这些业务方向已经开始往外面走了。比如,麦克威尔现在在做医疗器械等新业务方向,不是往外走了。所以我想下一步怎么样进一步支持代工企业,尤其外资代工企业在深圳稳定发展,我觉得非常重要。

  刚才专家讲的华为链和苹果链的问题,目前来讲,华为链还取代不了苹果链,下一步怎么样通过进一步的巩固苹果链和三星链,推动oppo、vivo的过渡,实现我们一直讲内循环,一美金跟一人民币的差别还很大。下一步建议要在一些重要的区域,在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要谋划一批5到8万平米的园区,这些园区是有产业项目关联的园区,尤其在现在原特区外一些区域,大规模制造已经很难在这些区域留存,但这样成片的园区要给它一些空间。现在东莞在做低成本制造区,下一步对深圳市重点企业,尤其是3到50亿之间的企业,给它低于成本价50%以上的空间。

  另外,下一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核心就是工程师的竞争,所以我建议,未来深圳有没有在重点片区规划一到两个类似于当年梅林一村的工程师社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深圳市的房价飞涨,子女入学的教育问题位列第二位,第一位是住房问题,未来有没有可能把深圳市能够网格出5到8万平米的工程师社区,把他们安置好。

  关于科技平台布局。目前,深圳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布局现在还有点太集中,不能单一集中在光明和南山,也要向宝安和龙岗布局。尤其是宝安,因为宝安没有龙头企业,它依托于华为能够自成创新。尤其是近年来看,LED、光伏几个行业明显恢复非常快,整个深圳市这几个产业都是老牌的优势产业。我觉得下一步在重大的科研平台,比如超算中心、云脑这些中心,应该也要布局在制造业密集的区域,宝安区4000多家国高企业,还有一大批在1到5亿之间的企业,现在这波疫情以后,我想下一步这些企业一定要寻求并购或者横向的整合。下一步怎么样通过这些科创平台减少创新成本,提升盈利空间能力,下一步就是整个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一定是需要一批这样的企业去做支撑,才能产生出下一个头部企业,这是下一步很重要的方面。

  最后,我想未来有没有可能深圳市中间部件的问题,未来智能终端倒不一定是我们的核心,但怎么样再做一个华强北?宝安沙井以前做过这样的尝试,但后来请的人不对,当时运营华强北的几个潮汕人都没有去,现在我们的机场、码头整个未来是大的交通枢纽,怎么串联东莞、珠江口西岸的几个地方,把元器件、中间件的市场做大。深圳机场一个保税物流中心才7万平方米,而且它的附加值非常大,所以下一步能不能规划出这样的东西。

  下一步深圳能不能做微型的产业创新中心,下一步可能在应用领域,包括无人机领域,深圳具体要做哪一块,把产业细分一下,做微型产业。深圳市企业家核心就是调头能力非常强,而且经过当年的加工贸易,对市场的敏锐性和整个趋势的判断非常准。下一步能不能把这一块做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