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谓的和孩子沟通,可能有一大半,都是“废话”

 两口育儿 2020-11-23
无论在哪个方面,亦或者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当中,沟通永远是维系关系最好的方式。
尤其在家庭的亲子关系当中,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能让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
但是有些父母,明明和孩子沟通的次数不少,但效果却总是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孩子还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远。
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就是因为父母自以为高效的沟通,实际上一大半时间都在说一些有道理的“废话”!而父母觉得自己的道理讲的非常透彻,实际上在孩子听起来就是唠唠叨叨的大道理。

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高效的沟通呢?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对他进行教育,却总是扯东扯西的。
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非要扯到很多东西,孩子的想法本来就很简单,家长又一下子给予了太多的信息。
这让他无法判断到底哪一条才是他应该最关注的,到最后,只会把孩子讲的头晕脑胀,实际上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
例如:当孩子从冰箱拿了东西没有关门之后。
错误示范:“说了多少次让你拿完东西立马把冰箱门关上,怎么就是说不听?冰箱门不关有多费电知道吗?爸爸妈妈挣钱都不容易,你能不能节约一点。”
瞧,这句话就属于典型的扯东扯西,重点混乱。
这是要让孩子着重于拿完冰箱马上关门呢?还是节约呢?亦或者是心疼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懂得感恩呢?
小孩子处理事情的思路并没有那么复杂,这么多信息砸下来,当场就懵了,哪里还去想听什么道理。
家长在沟通之前应该先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这个目的去选择沟通的内容。
就在这个案例中,明显家长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下次冰箱里拿完东西要关门。那就简单的多了,把那些多余的话都去掉,突出这一重点,就是高效地表达了。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避免翻旧账。
不少家长都有翻旧账的习惯,有可能之前犯的事情孩子已经改了,他还是一直念叨着不停。
这样不断重复地结果,就是引起孩子的不满和排斥,从而拒绝和家长进行沟通。因为不管他说什么,家长都要翻旧账,唠唠叨叨的,多烦啊。
而且这种会给孩子一种暗示,那就是家长以前并没有原谅他,而且现在纯粹是因为以前的事情迁怒他。
家长应该就事论事,让他知道此刻的惩罚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做错了,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
最后,在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后,家长应该言简意赅地表达正确的做法,不要总是含糊其辞,塞一堆大道理进去。
当他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一些道理不用讲也明白了,相反,如果家长总是在说大道理,就是不说应该怎么做,肯定会招致孩子的反感。
高效的沟通方式,其实模板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指出错误+纠正错误,也可以说是目的加行为。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孩子犯错之后,在其他的场景也适用。
所谓高效的沟通,就是砍去无谓的枝丫,留下中间的主干,目的明确,这样孩子听着简单,家长也不用浪费那么多口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