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京赶考:为什么古人抢着考状元,真的可以事业爱情双丰收?

 深耕文化 2020-11-23

进京赶考记忆

在诸多影视剧中,常看到那些背着行李带着书童,行走在“进京赶考”路上的书生,比如在《聊斋》中,他们常常路过一地就歇息一时,边“旅行”边复习,可谓是潇洒不羁。等到功成名就,提得状元归来,便会锣鼓齐天,骑马坐轿,从街道上高调路过,必会吸引不少人。

更有的还会带着绝世女子归来,朝廷会直接赏赐“状元府”,街上的人们纷纷扰扰全是夸赞:不错啊不错,高中状元了!这意味着,这书生金榜题名,不仅可以加官进爵,还可以携得美人归,成为“驸马爷”,这也是举世无双的荣耀,也是每一个书生的毕生梦想。

在古代,当你要“进京赶考”,那整个村里的人都会来送行,并且送礼无数,都盼着你考中归来,其实都是在“拍马屁”,如果真的考上了,那以后村民绝对受益。那我们不禁疑问,古代科举制度等级森严,考状元是不是一件易事?与当今社会的“高考状元”相比,中了状元真的能事业双赢吗?

为什么要进京赶考

要知道这个原因,就要先了解科举制度。古代文人选举和现在不同,科举制度从隋朝就已经开始,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科举制度才被废除。古代的书生寒窗苦读十年,就是为了可以“进京赶考”,改变自己的人生。在唐朝,科举制度相对完善,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

院试也叫童试,大概就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参加考试,童试一般是在自己家乡的州县学习,童试通过以后,就可以成为秀才,我们所说的一生就是个“穷秀才”,实际上,这穷秀才就是指最低端的“文人”。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参加乡试,如果不再考试,那一生就真的是“穷秀才”了。

乡试考试的地方就更高一级,在本省中心考试,而且每三年才在省内举行一次,一般都在秋天八月举行,又被称为“秋闱”,所以一旦错过了乡试,那就得再等三年。乡试通过就成为了“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叫“解元”,参加“进京赶考”的正是举人。著名诗人唐伯虎就被人称为“唐解元”。

会试和殿试一般都在京城考试,会试通过以后,就可以紧接着去殿试,如果说会试是百里挑一,那殿试就是万里挑一了。在古代,可以去进京赶考的不是一般人,往往都是极有天赋的人。

会试通过以后,成为“会元”,然后进行殿试,一般都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如果殿试也通过,那第一名便是状元了。在古代,可以有机会参加殿试的少之又少,那可是全国挑选进入朝廷做官的人,所以很难很难,通过了会试,一般就可以当官了,虽然不能在京城当官,至少可以分配到省州,也是相当了不起了。

进京赶考需要多久

在古代,没有火车没有飞机,进京赶考也不是一件易事,光走路就得几个月之久。如果你通过了乡试,一般朝廷会快马给你发“火牌”,实际上就是你的“准考证”,在一路上凭借火牌可以畅通无阻,以确保不错过考试时间。

举人去“进京赶考”,那可是大喜事,一般路过了客栈等,老板都会热情招待,并且给予马车代步,就连官府都会热情相迎,尽管如此,很多举人的家长都在南方偏僻的地方,如果说是云南偏僻等地去往京城,至少也得5个月。一般来说,举人都会在考前六个月出发,一路上边走边复习,到了京城正好考试。

为什么进京赶考途中不会被打劫

古代,进京赶考的人往往都带着几个月的盘缠,唐代文人刘蜕曾经写文记录: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日行六十里。意思就是家乡到京城4000里地,自小家里贫穷,一路上的开支就难倒了自己。清代书生名落孙山后也曾写过:费银数百,如泥牛沉海,毫无消息。

可见,在古代,进京赶考的学子都带着很多银子,很多学子都家境贫寒,都希望通过读书考试改变自己,很有可能把家里的家底都换成了路费。那既然进京赶考的人这么“有钱”,那些强盗为什么都不敢抢劫这些书生呢? 

朝廷栋梁官府保护

古代强盗有“八不抢”之说,其中一条就是进京赶考的举人不敢抢。那是因为这些书生受到了官府庇护。根据科举制度,这些人都是举人,意味着朝廷的栋梁之才或者后备军。
所以一旦这些强盗打劫了举人,这就相当于给朝廷作对,而且会招来杀身之祸。更何况,地方官员也不会允许这些书生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出事,一旦举人发生了意外,那自己的官帽子也保不住了。

古代尊重读书人

实际上,这些强盗也都是穷苦人家,都是流落街头不得已才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在他们眼里,这点小道理还是懂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功成名就,如果连这些人都要打劫,影响了人家前程,那岂不是被人耻笑。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考生忘记带“准考证”会有很多好心人帮助。

怕中了状元后报复

进京赶考的人,大多都是各个省市的顶尖人才,如果真的中了状元,金榜题名,那可是会当官的,像宋代王安石,那可是当朝宰相。如果进京赶考的途中被打劫过,那当官以后怎会置之不理,一定会报仇雪恨并且除了这个祸害。尽管不是所有的考生都会考中,但是这些强盗也会非常谨慎,万一人家考中了,这山贼也就做不成了。

苏轼错过“状元”

要说历史上最多的文人时代,那宋代当属其一。我们都曾在书本上见过的有: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柳永、辛弃疾、文天祥等等,在宋代,涌现出了大量文人墨客,要知道,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单单宋朝就占六大家。除了“三苏”,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古代四大书法家,也是来自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实际上,在宋代,进京赶考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只有进京赶考才可以为官。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辛弃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

在历史上,苏轼“进京赶考”还闹出了乌龙事件,以至于错过了状元。当时,苏轼参加会试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考试完毕后,苏轼的一篇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让欧阳修赞不绝口,文章里写的诸多见解深得欧阳修喜爱,称作者简直就是奇才。

可是当时因为“糊名法”,欧阳修并不知道这是谁的文章,他想来想去,一直认为这可能是他的徒弟曾巩的文章,毕竟是自己的徒弟,万一曾巩得了第一,那岂不是说自己走后门?欧阳修索性就把这篇文章判为第二名。后来“揭名”以后才知道,这是苏轼,并不是曾巩。为此苏轼错过了“状元”。

尽管如此,苏轼也没有怨恨欧阳修,反而和欧阳修成为了好友,收获了传世友情。事实上,在宋代,这种以文会友不在少数。而和其命运大不相同的,当属宋代柳永。柳永是古代女子尽知的是多情才子,他写的词大多抒发对红尘的哀愁,深受诸多女子喜爱,比如著名的《白衣卿相》,可在柳永的“进京赶考”生涯中,多次考试不中,可谓是人生遗憾。

由此可见,在古代,想要考取功名不是一件易事,考上了皆大欢喜,如果多次考不中,那真的可能会把自己抑郁了,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次考不中,便变成了“疯疯癫癫”。有人一生没有考中,比如苏轼的父亲苏洵,看着王安石已经成为宰相,自己最后也没有考中进士。

中了状元可以做驸马?

在诸多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高中状元的文人,常常会骑马抬轿归来,轿子里坐的可是千金公主,也就是当驸马了。所谓驸马,就是娶了宰相的女儿或者皇家的公主,那身份也是完全蜕变。

实际上在古代,中了状元就当驸马,并不是真实的。只有唐朝的郑颢选择了驸马,郑颢天资聪慧高中状元被唐宣宗赏识,并把万寿公主许配给他。实际上,古代的书生都有从小青睐的女子,并不喜欢当驸马,郑颢也是如此。

在古代,文人才子是非常受到女子喜爱的,会写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章,那绝对是相当的有吸引力,所谓才子配佳人,在这些众多女子中,每个才子都有一个心爱的姑娘。“等我金榜题名,便娶你当妻。”这几乎是每个进京赶考书生的誓言。

所以一般来说,纵然是高中状元,也不会当驸马,毕竟爱情是要两情相悦的。更何况,考上状元,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爱情上,已经是一帆风顺,想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设想一下,如果宋代柳永考上了状元,那他身边那些常年依偎左右的女子可真是有福了。

现代的“状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清朝就已不存在,如今我们所说的“状元”,指的是高考状元。比如“广东省理科状元”,这些考生往往都是省内的理科或者文科第一名,也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成为了“高考状元”,那就意味着要去名校深造,未来想来也是明亮的。古代的考生跋山涉水进京赶考,他们寒窗十年,读书万卷,肚子里有千万笔墨,也不一定能考中,那些多次考不中的,到白发苍苍也没有实现梦想,比起现在的高考,实在太可悲了。

以前的人吃饱穿暖本是一件难事,寒窗苦读就显得奢侈极了,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幸福时代,本应该好好读书功成名就,可古人的那种执着精神已然不会再有。现在社会那些早早辍学打工一事无成的,想必就相当于古代的“穷秀才”吧。

作者/老黑

喜中国文化,爱历史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