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民和贵族

 畅读历史 2020-11-23

原始社会

人是群居动物,在原始社会里,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叫部落,在部落时代,大家还不种地,只能通过采摘水果和狩猎得到食物。这时候,饿不死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填饱肚子。所有得到的食物必须均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不会有人被饿死,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下次狩猎的成功率。

因为,一个人亡了,一个部落就可能跟着亡;一次狩猎失败了,就可能再也没有下一次了。 

这个时代,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时代,没有平民和贵族。或者说,都是平民,都是贵族。

最初的阶级

剩余价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大家都吃饱饭的时候,还有剩余的食物。

随着工具的使用,狩猎技巧的提升,有一天,大家发现采摘和狩猎得到的食物不但够大家吃饱,还有剩余的了。

剩余的这些怎么办?于是私有制产生了,分配不再均匀:每个人都想把剩余价值据为己有。当然,不会每个人都成功。

能成功占有剩余价值的,只有两类人:非常聪明的人,非常强壮的人。

非常聪明的人:这类人会组织,会规划,会协调,他们都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所以总能帮部落得到更多的食物,总能帮自己在部落中确认领导地位,理所当然的就得到的更多;

非常强壮的人:这类人依靠武力攫取剩余价值。当然,因为他们更强壮,所以他们对部落的贡献更大,理所当然的就得到的更多。

慢慢的,他们发现剩余价值已经多到了不需要他们再干活,也能活下去的地步。他们只需要坐地收租,现在更多人称之为“剥削”。

于是,这两类人成了最初的贵族,什么都不用“做”,但可以拥有大部分的资源。另一部分人则是平民,什么都要“做”,却只能温饱(有时温饱都有问题)。

平民里会有聪明的和强壮的人吗?会,但因为他们没有资源,所以很难跻身到贵族阶级。同理,贵族里也有不聪明的,也有弱者,但他们掌握资源,所以还是贵族。

世袭制

爵位世袭

贵族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可以繁衍出更多的贵族,因为养得起。而平民不占有资源,平民的后代还是平民,一个平民很难开枝散叶,因为养不起。但平民的基数大,所以平民还是比贵族多。

工具又改进了,狩猎技巧又提升了,甚至开始耕种了。剩余价值越来越多,能养起的贵族也越来越多。剩余价值的分配也开始出现不均:都是贵族,凭什么你多我少?

于是有了爵位制,贵族们根据爵位高低分配资源。王公侯伯子男,王的嫡出还是王,王的庶出是公;公的嫡出还是公,公的庶出是候……男的嫡出还是男,男庶出是平民。平民,庶出嫡出,永远还是平民。但有一种平民,也叫“没落贵族”

分封世袭

分封制,又叫封建制,始于黄帝,兴于周。

随着农耕的发展,贵族们越来越意识到,真正的资源不是被我们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而是平民和土地。于是贵族们开始按照爵位高低来分配平民和土地。平民和土地毕竟有限,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后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制)

资源有限,贵族却可以无限膨胀,势必引起资源争夺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打来打去无非是这个贵族灭了那个贵族。可笑的是,用的武器是“平民”。当然,这时贵族还是贵族,平民还是平民,“阶级”对于平民来说,还是个越不过去的坎儿。

秦一统,第一次洗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始皇帝废封建,置郡县,为避免贵族叛乱,对全国的贵族实行了大迁徙,几乎把所有贵族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消弱了整体的贵族实力。这时的贵族其实只有一个半,一个就是皇族,半个是帝国正在兴起的官僚。

暴政之下,必有勇夫。陈胜第一个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回荡在中华大地,穿越了时间空间,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响彻天空。

从此,平民阶级一个个揭竿而起。当然,平民阶级从没想过要建立什么新的制度,他们想的是可以取而代之,自己做贵族。

最后,刘邦成功了,众所周知,他本是一个混混。

察举制

重新洗牌之后,一些贵族没落了,一些平民摇身一变,成了贵族。成了贵族的平民,不再是平民。所以平民还是平民,贵族还是贵族。

新贵族为了长治久安,为了更多更久的占有平民和土地,不得不好好经营。于是选贤任能,并实行察举制。

察举:考察和举荐;察举制理论上打破了“阶级”,只要有才能,都可以被推荐。被推荐的人会任官职,并跻身于贵族。当然,这个通道马上被关闭了:因为有资格最推荐的人,都是贵族。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完全被贵族所控制,贵族推荐贵族,等于向平民关闭了进阶的通道。

中正制

为了弥补察举制的缺陷,魏晋南北朝时,在察举制的基础上,设置了中正。也就是人才品评官(中正官)。

和察举制有差别吗? 有,在整个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又多了个可以利用制度漏洞的中正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个坎儿好难跨越。

科举制

隋唐之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这个制度一直实行到清朝灭亡。只要监管得当,作弊不太容易。状元、榜眼、探花,不管你平民平到什么程度,考上了你就变贵族。

有没有觉得这个时候的人生更光明?其实,状元之类的,全国只有一个。更多的是落榜,落榜的还是平民。

世袭制、察举制中正制科举制,无论哪种制度,平民就是平民,贵族就是贵族。要变贵族,要么被贵族看上;要么造反,推翻现有贵族,自己做贵族。

人人平等的时代

这个时代有平民吗?有贵族吗?

有!

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

泛指社会上享有特权的阶层。

如果你出门,又是开道又是戒严的;

如果你吃的喝的都是特供的;

若果你犯了事关几天就放了;

如果…那么恭喜你,你是贵族;

如果你出门,要挤公交,开车要找停车位;

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如果你连摆个地摊都要东躲西藏;

如果…那么抱歉,你是平民。

人人平等吗? 是的,人人平等,但贵族还是贵族,平民还是平民。

在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平民如何变贵族?

你参加过高考吗?你创过业吗?你上过班吗?你考过公务员吗?

呵呵,抱歉,只能写到这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