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吃牛肉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我篮有虾 2020-11-23

牛肉味甘,有水、黄两种牛肉之分,一般来讲水牛肉性偏凉、黄牛肉性偏温,但总体来说,牛肉性平和,适合大多数体质的人群食用。

牛肉归于脾、胃二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腰膝酸软、消渴、虚损羸弱、食少、水肿等症状均有缓解作用。

区分两种牛肉:

  • 黄牛肉性温,功在补气,适合脾胃虚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的人群食用;
  • 而水牛肉性偏凉,重在补血安胎,适合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食用。

多吃牛肉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下面重点分析一下:

养脾胃之气

牛肉归经脾胃,从五行角度来讲,脾土对应的五畜就是牛。

《黄帝内经》中说道:“五畜为益”,而牛肉则是五畜当中最补脾养脾的肉类。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体弱久虚的人群,可以常食牛肉汤、炖牛肉等清淡软烂之品,既可补养脾胃,同时可以助于消化。

补中益气

牛肉是许多健身人士的首选食物,不仅因为其脂肪低、蛋白质含量高。从中医角度来讲,脾主肌肉,脾气健运,则中气得以充沛,从而将所化生的水谷精微营养输送至肌肉、四肢百骸。

因此,中气不足、肌肉萎缩、体弱无力的人群,可以多吃些牛肉。

生津消渴

《脾胃论》有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虚弱,则无力生化津液。如消渴病人,一部分原因是平时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性热的食物,容易导致消耗脾胃津液,阴虚火旺,主要的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而多吃牛肉可以通过补养脾胃之气从而生化津液,因此可以缓解消渴症状。

缓解流口水

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脾虚,则无力收摄,导致睡觉的时候口水不自觉流出。

因此,爱留口水的大人或者小孩,可以多喝些牛肉汤,从而调理脾胃,可以缓解流口水的症状。

不适合吃牛肉的人群

  1. 牛肉虽健脾,但纤维较粗,不易消化,因此脾胃虚弱的人群需将牛肉炖至软烂食用;
  2. 牛肉味甘,因此湿气较重的人群不宜食用过多;
  3. 牛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少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