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虚”的人越来越多~这12字真相

 zhangshoug 2020-11-24

微中医健康学苑 2020.11.20  土豆微信 

说到中国人的健康情况,最大的问题就是“脾虚”。不仅老人,成年人,连几岁的娃娃脾虚的特别多。


毫不夸张地说,十个人去看中医,九个都会拿到“脾虚”的诊断。

而脾又为人的“后天之本”,说明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动的延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有赖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一旦出现“脾虚”,人体的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

而这往往是疾病开始的前期,甚至是从亚健康向疾病过渡的时期。

为什么国人容易脾虚


1、思虑过重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体的一切思维活动均需要由心来掌控。

在五行中,火生土,火对应的是心,土对应的是脾。

思虑过重的人,心被消耗太过,自然无力生土,脾气随之虚弱。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文人、现在的很多知识分子都给人“手无缚鸡之力”的脾虚印象,他们的脾虚就是因为用脑过度、心思太重导致的。

而国人一向擅长用脑子,甚至用心术,这就增加了“脾气”受损的几率。

2、太过安逸

中国人肌肉力量较弱是与生俱来的,而脾主四肢和肌肉,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每日活动,肌肉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脾。

过去中国人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现代人则普遍缺少运动,又从过劳变成过逸,用进废退也会削弱脾气,造成脾虚。

3、放肆饮食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社会中人们“靠天吃饭”,饥饱失常的情况十分普遍。

现代人则经历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足”的巨变,饮食过饱或经常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都会伤及脾胃。

脾虚,这里会有变化



很多人习惯通过自身症状和舌脉表现来判断自己是否脾虚。

而对于没有受过医学专业训练的人来说,通过上述方法往往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答案。

因此,今天小编教大家一个更为简便的方法——看足三里!

足三里是我们常用的一个健脾要穴,它就位于我们双腿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宽度,胫骨外一横指的地方。

在这里摸到有凹陷,就可能预示脾虚。


如果还伴有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型、完谷不化、腹泻便秘、食欲减退等症状,那您的脾虚就“八九不离十”了。


其实,这个判断脾虚的方法在《黄帝内经·灵柩·经脉》中早有记载——“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

意思就是说:身体上的许多实证和虚证,都会在穴位上出现凹或凸的变化。

所以,您可放心大胆地尝试。

脾虚怎么办?



众所周知,调理脾胃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饮食,关于这点,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不再赘述。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养脾胃的小动作——

中医认为,调养脾胃的关键,是要顺应各脏器气机的变化规律。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说的是食物经胃部腐熟,需要下行进入小肠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气则把食物精华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

通过脾胃升降有序的运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八段锦中记载的单举手臂这个动作,正是利用这一机理,对于调节脾胃很有用处。

做法:

1.站好,两腿膝盖稍微弯曲,两只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边下按。


3.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

4.一次维持2秒即可,两手回到原来的状态,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5. 一套完成后,换为右手来一遍,重复30次。


注意事项:手臂上举时要缓缓吸气,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时要慢慢呼气,小腹微松。

脾虚不简单



讲到“补脾”,很多人认为就像是给车加油一样,吃点补益的食材或药物就能好。

但事实上,脾虚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和表现。

众所周知,中医把脾称为“后天之本”,在人体脏腑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它凭借“脾气宜升、喜燥恶湿”,“脾主运化”,“脾主升举”,“脾主统血”这四个主要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

而一旦脾的生理功能被破坏,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脾虚”。

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很多,表现也多种多样。

比如:

  • 脾的运化失职:腹胀,胃口差,大便不成形或长期便秘;
  • 脾的升清失职: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 脾气下陷: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内脏下垂……;
  •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补脾,得辨证!



如果想要“补脾”,就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1、脾气虚

病因: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重病,素体脾虚(天生体质脾虚)都可能导致脾气虚。

表现: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萎黄,排便无力。

舌脉: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

脾气虚的危害:

  • 脾气虚时,吃进去的食物就不能被充分的转化和吸收,易生湿邪。

  • 脾气虚严重会出现中气下陷,有头晕,内脏下垂等表现;

  • 脾气虚会影响其统血功能,使人容易出现皮下瘀斑、出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牙龈出血等。

推荐饮食:

▉黄芪薏米粥

材料:取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米30克;

做法: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作用: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黄芪党参粥

材料:黄芪2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生姜3片,大米50克。(2人份)

做法:将生姜切为薄片,与党参、黄芪、茯苓一起浸泡半小时,煎煮30分钟后取汁,大米淘洗干净,与药同煮成粥。

作用:健脾补气消脸黄。适用于脾胃气虚者,见脸色萎黄、精神疲倦,大便稀薄等。

2、脾阳虚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在中医里,“阳”代表温暖,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

病因:过于贪凉,平时吃太多生冷或居所温度过低都会损伤脾脏阳气。

表现:大便清稀甚至每日多次腹泻,腹痛腹胀、喜欢温暖、喜欢捂着肚子,遇寒腹痛加剧。平时畏寒肢冷,口淡乏味,面色虚浮而苍白,女性白带清稀量多。

舌脉:舌淡胖伴齿痕,舌头伸出时还会有水滴出来的感觉,苔白滑,脉沉缓。

推荐饮食

▉温阳化湿汤

材料:砂仁20克、莲子肉2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瘦肉50克

做法:四味药材加水煮大概半小时,然后加入猪肉一起再煮半个小时即可。

用法:作为正常饮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周吃一次或多次都可以。

注意:上火、口舌生疮的人不能食用。怕冷的人可以用炒薏仁,怕热的人可以用生薏仁。此外,猪肉偏凉,怕冷的人可以鸡肉代替。

▉脾阴虚

在中医里,“阴”是和“阳”相对的,“阳虚”通则寒,“阴虚”则热。

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曾经总结道:“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

病因:饮食偏颇,嗜食辛辣厚味;慢性消耗,特别是长期的脾胃病等,都可损耗脾阴,造成脾阴不足病证。    

表现:饥不欲食,低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唇干不欲饮,手足烦热,面色㿠白但两颧潮红,大便偏干、排出无力,腹胀夜间加剧。

舌脉:舌质嫩偏润、苔少,脉细弱偏数。

推荐饮食

▉沙参麦冬扁豆山药粥

材料:沙参10克,麦冬10克,炒扁豆15克,干山药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再将汁加粳米、扁豆、山药煮成粥食用。

▉脾胃虚寒症

表现:腹胀食少,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推荐良方:南怀谨大师肚脐贴

南怀瑾老先生在《我说参同契》道出了这个秘方:用桂圆肉,花椒,艾绒,捣烂,睡觉时敷在肚脐上。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这些材料购买都比较容易,可以在家自己制作。

脾有“五怕”,别做它



1、怕你不运动

缺少运动几乎是现代人的普遍问题,但脾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

2、怕你太压抑

思虑伤脾,如果情绪压抑,经常波动过大,心事重重,思虑太多,这样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怕你饮食不节

长期食用重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叫做饮食不节。

油腻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辛辣的食物会耗气伤津,寒凉冰镇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甜食太过则生痰湿。

4、怕你饥饱失常

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中医称之为“饮食无度”。长期如此的话,就会损伤胃气,造成脾胃虚弱。

5、怕你生活不规律

像现在天气冷了,不注意保暖,寒气侵体容易伤脾;还有长期熬夜、失眠的人,脾胃无法得到充足的休养,也会出现脾虚的状况。

脾虚比肾虚更可怕!脾有病,人就废一半,虚不虚看你的嘴就知道

https://www.360kuai.com/pc/detail?url=http%3A%2F%2Fzm.news.so.com%2Fc03c3d9571342bc022018144777b3217&check=da7e93b8057f1cfc&uid=15484592%2E2792569794480413000%2E1604234173990%2E9233&sign=360%5Ffcf5961b&tj_url=99157335e0b1c7aa1&scene=2&refer_scene=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看到大家的身影,养生大家并不陌生,但如何养生,如何使我们的身体达到平衡点,这其中的方法最为关键,吕凯特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不禁令我深思。那么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养生。

我们最常说的就是脾虚,可是很多人对脾虚不以为然,往往觉得脾虚不能够实际感受到,脾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其实,这种想法完全错误的。脾虚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入侵,同时影响人体的阳气,阳气决定人的寿命。所以,脾虚让你的寿命缩短。其实脾虚可以从人的嘴巴和其他地方发现,只要好好看看这些地方,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虚。我们今天就一同看一下为什么脾虚折寿怎么看脾虚

一、脾虚是个啥

很多人连脾虚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谈脾虚,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虚。所以我们要先知道脾虚是什么中西医对脾虚的看法。

中医脾虚: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泛指是脾气虚损造成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脾虚包含运化失常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水液失于布散导致体湿痰多,甚至是出现败血症。肾有先天之本的说法,而脾则是后天这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虚不宜小看。

西医脾:在西医中脾只是作为人体的一个脏器,属于免疫器官。脾脏占有全身的1/4的淋巴组织,脾脏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以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同时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由此看见脾对人体的重要性。

二、脾虚、无脾会怎么样

1.脾虚会肥胖

现在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在追求好身材,想瘦一点,因为瘦一些会更美,瘦一些会更健康。但是很多很会出现越减越肥,而且刚到夏季还没开始减肥就发胖了,这些其实都是脾虚造的。首先,脾虚导致运化能力下降,代谢困难,食物的能力过多的积存在体内出现肥胖。肥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脏负担,人会因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虚导致肌肉松软不再紧致,肺部就会出现“游泳圈”,突然发现自己肚子上揉越来越多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

2.脾虚成为“黄脸婆”

脾虚不仅仅会导致肥胖,也会有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这些人往往因为脾虚导致食物无法运化,出现体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虚,面色蜡黄或苍白。往往这一类人不能负重,抵抗力差,因其他疾病导致死亡。

3.脾虚怕冷又怕热

中医中的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怕热。脾虚会导致气阴双虚,出现冬季即使是生病也还是手脚发热,喜冷。而夏季很容易中暑,常年处于低血压状态,每天精神不足,浑浑噩噩。

4.脾虚拉肚子、月经量多

拉肚子是脾虚最典型的的症状,主要由于脾阳虚,造成食物无法运化,湿气入侵,大便溏稀。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不统血,导致血液不安正常的血管运行,出现慢性出血,月经量过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虚症状。

5.没有脾脏会怎么样

脾是最大的免疫系统,但是因为脾脏很娇弱容易受损。往往很多疾病和外伤会导致脾脏被割除。多数人认为脾脏不是人体主要脏器,不会有太多影响,但是存在必合理,如果失去脾脏必然会导致很多免疫问题。免疫系统肯定回不到原来的水平,人也会容易生病,癌症细胞容易入侵,失去脾脏多数会早早衰亡。

三.脾虚哪里看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食谷水,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所以脾脏虚不虚要多看看嘴和口。

1.从口看脾虚

脾开窍于口,所以人的胃口和脾息息相关,而且在中医理论口与脾的功能和是统一协调的。所以脾的功能可以从口反应出来。脾气强则食欲旺盛,想吃东西。在《灵枢·脉度》中提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所以脾虚则无味,脾热则会出现口中甘甜,脾气失调才会出现口腻。口苦等现象。脾气充足才能够知道辨别五谷的味道。

所以,脾虚不虚从口能分辨出来,如果口中出现异味,多为脾失调造成。

2.从唇四白看脾

脾其华在唇四白,首先,我们要知道四白是什么地方。唇四白中的四不是指数字,而是指四方的意思。白,因为正常嘴周围的皮肤是白色的。所以唇四白指的是嘴巴周围的皮肤。

a.唇肿

在《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胃中有火则上行于唇,胃有火,则脾必受灼。所以,唇肿也是脾胃出现问题了。

b.生疮

脾失去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佳,湿阻中焦,导致口角生疮。这是典型的脾虚湿阻的表现。而反复的口角生疮,则是因为脾胃阴虚造成,而且疮多发于唇部、舌头、口腔两侧和上颚。

c.唇炎

嘴唇总是脱皮,干裂。这是由于脾胃积热上冲,而外受风邪侵袭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季我们的嘴唇总是干痛。

d.嘴唇无光

脾气足则唇色红润有光泽,弹性好。而当口唇淡白无光则表示脾虚气亏。

e.嘴边黑

唇四白,也就是嘴边,嘴边黑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表现,脾虚导致身体怠倦,湿气入侵厉害。

3.从其他方面看脾虚

a.呕吐

脾虚导致胃纳不佳,食物难以克化,脘腹胀满,胃气体上逆,导致呕吐。所以,当出现饮食稍微不注意就呕吐,病情经常消化不良多数为脾虚造成。

b.多口水

我们经常发现小孩子会流口水,但是不是所有小孩都有这种症状。这是由于脾气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布散津液,导致口水多向外流。所以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流口水,如果没有在出牙期,可能是脾虚,脾气不足造成。

c.胖舌头

胖舌头是夏季脾胃虚弱,导致体内湿气太重的典型表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饮食造成,饮食主要太冷、太杂和食物不健康。当然还和居住环境太湿造成。

我们天天讲脾胃虚弱,却不知道脾胃到底有什么伤害。从上文中我们知道,脾虚本身虽然不会导致我们身体出现大病,但是脾胃虚弱会导致免疫力虚弱,导致其他疾病的入侵,从而缩短我们的寿命。而脾虚在我们嘴上有很多的表现,我们想要知道虚不虚,只要对镜子看看嘴巴就能了解我们的脾脏处于什么状态中。

以上所说的您学会了吗,科学养生使我们越来越长寿,当然好的心情更加重要。以上所说如果您没看够也没有关系,关注我,将带您一起探寻养生之路。

身体虚不虚?看嘴就知道!脾虚比肾虚更可怕!

 微中医健康学苑 2021.01.07  土豆微信  

常说脾虚,但很多人对脾虚不以为然,往往觉得脾虚并不能实际感受到,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脾虚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入侵,同时影响人体的阳气,而阳气决定人的寿命。

所以,脾虚让你的寿命缩短。

其实,脾虚可以从人的嘴巴和其他地方发现,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地方,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虚。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为什么脾虚折寿?怎么判断脾虚?

脾虚到底是个啥?


很多人连脾虚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谈脾虚,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虚。所以我们要先知道脾虚是什么?

图片

中医看脾虚

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泛指是脾气虚损造成的一系列身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生理现象。脾虚包含运化失常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水液失于布散导致体湿痰多,甚至是出现败血症。

肾有先天之本的说法,而脾则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虚不宜小看。

西医看脾虚

在西医中,脾只是作为人体的一个脏器,属于免疫器官。脾脏占有全身的1/4的淋巴组织,脾脏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以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同时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由此可见脾对人体的重要性。

脾虚、无脾会怎样?


图片


1、脾虚导致肥胖

现在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在追求好身材,想瘦一点,因为瘦一些会更美,瘦一些会更健康。但是很多人减肥却越减越肥,而且还没开始减肥就发胖了,这些其实都是脾虚造成的。

首先,脾虚导致运化能力下降,代谢困难,食物的能力过多的积存在体内出现肥胖。肥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脏负担,人会因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虚导致肌肉松软不再紧致,腹部就会出现“游泳圈”,突然发现自己肚子越来越多肉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

2、脾虚成为“黄脸婆”

脾虚不仅仅会导致肥胖,也会让很多人“手无缚鸡之力”,这些人往往因为脾虚导致食物无法运化,出现体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虚,面色蜡黄或苍白。而这一类人不能负重,抵抗力差。

3、脾虚怕冷又怕热

中医中的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怕热。脾虚会导致气阴双虚,出现冬季即使是生病也还是手脚发热,喜冷。而夏季很容易中暑,常年处于低血压状态,每天精神不足,浑浑噩噩。

4、脾虚拉肚子、月经量多

拉肚子是脾虚最典型的的症状,主要由于脾阳虚,造成食物无法运化,湿气入侵,大便溏稀。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不统血,导致血液不能正常的运行,出现慢性出血,月经量过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虚症状。

5、没有脾脏会怎样?

脾是最大的免疫系统,但是因为脾脏很娇弱容易受损。往往很多疾病和外伤会导致脾脏被割除。

多数人认为脾脏不是人体主要脏器,不会有太多影响,但是存在必合理,如果失去脾脏必然会导致很多免疫问题。免疫系统肯定回不到原来的水平,人也会容易生病,癌细胞容易入侵,失去脾脏的人多数会早早衰亡。


脾虚怎么看出来?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食谷水,开窍于口。所以脾脏虚不虚要多看看口和唇。

1、从口看脾虚

脾开窍于口,人的胃口和脾息息相关,而且在中医理论中“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所以脾的功能可以从口反应出来。脾气强则食欲旺盛,想吃东西。

在《灵枢·脉度》中提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所以脾虚则无味,脾热则会出现口中甘甜,脾气失调才会出现口腻、口苦等现象。脾气充足才能够辨别五谷的味道。

所以,脾虚不虚从口能分辨出来,如果口中出现异味,多为脾失调造成。

2、从唇看脾虚

图片

  • 唇肿

在《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胃中有火则上行于唇,胃有火,则脾必受灼。所以,唇肿也是脾胃出现问题了。

  • 生疮

脾失去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佳,湿阻中焦,导致口角生疮。这是典型的脾虚湿阻的表现。而反复的口角生疮,则是因为脾胃阴虚造成,而且疮多发于唇部、舌头、口腔两侧和上颚。

  • 唇炎

嘴唇总是脱皮,干裂。这是由于脾胃积热上冲,而外受风邪侵袭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季我们的嘴唇总是干痛的原因。

  • 嘴唇无光

脾气足则唇色红润有光泽,弹性好。而当口唇淡白无光则表示脾虚气亏。

  • 嘴边黑

嘴边黑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表现,脾虚导致身体怠倦,湿气入侵厉害。

3、从其他方面看脾虚

  • 呕吐

脾虚导致胃纳不佳,食物难以克化,脘腹胀满,胃气体上逆,导致呕吐。所以,当出现饮食稍微不注意就呕吐,病情经常消化不良多数为脾虚造成。

  • 多口水

我们经常发现小孩子会流口水,但是不是所有小孩都有这种症状。这是由于脾气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布散津液,导致口水多向外流。所以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流口水,如果没有在出牙期,可能是脾虚,脾气不足造成。

  • 胖舌头

胖舌头是夏季脾胃虚弱,导致体内湿气太重的典型表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饮食造成,饮食主要太冷、太杂和食物不健康,同时还跟居住环境太湿有关。


调理脾虚常用保健穴位


01

足三里

图片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

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

02

关元

图片

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03

气海

图片

在临床中,对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质虚弱的患者,临床中常常采用艾灸气海的方法加以治疗。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湿邪,既可以作为一种病因,也可以是一种病理产物,常常在疾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痰、饮作为湿邪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病理过程中均可阻滞气机。气海穴作为人体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之处,具有化湿理气的功效。

对于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以气海穴为主,常常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