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古典音乐真正送入寻常百姓家?

 音乐先声 2020-11-24


有人说,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就像古文和白话文,虽然都不乏精品,也无高下之分,但很明显前者的欣赏门槛更高。现实生活中,情况也确实如此。因复杂的和声系统、曲式结构、配器方法等原因,久而久之古典音乐就成了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属于小众音乐。

 

如果说千年以前的古典音乐受阶层、媒介形态等原因被迫供奉于宫廷,那么,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平权后,古典音乐的传播已经不成问题了。但对于艺术欣赏而言,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个体的审美素养,和人们的艺术观念、接触门槛、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关。

要想将古典音乐真正送入寻常百姓家的耳朵里,并不那么容易,这也是古典音乐在当代传播中最大的现实困境。


古典音乐正在变成一门好生意

根据Bachtrack数据库发布的《2018全球古典音乐市场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共举办了19938场音乐会、9713场歌剧及3927场舞蹈演出。这三组数据在2017年分别为17,741场、10,076场和4,045场,其中音乐会同比增长12.38%、歌剧和舞蹈演出微微回落,总体走势看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古典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也经历了一个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过程。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先后访华,让古典音乐先从精英群体中掀起波浪。而后借助磁带、杂志、音乐会、电视转播等方式,逐步开启了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大众传播之路。

伴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无论是在演出市场、音乐教育还是版权运营、知识付费等领域,古典音乐都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资料显示,自2014年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马林斯基乐团、马勒室内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等国际一线的团体在国内演出数量之多、密度之大、质量之高、影响面之广,已经刷新了古典音乐演出记录。

维也纳爱乐乐团

另一方面,随着北上广深的音乐会越来越和世界接轨,三四线城市的古典音乐演出也有了长足发展,比如像江苏常州、常熟、昆山等地如今也开始有音乐会上演。地方交响乐团的成立和演出场馆的迅速崛起,也在客观上培育了本土古典受众群体。

在资本市场,古典音乐也探索出了成功的运营模式。去年6月,非流行音乐版权运营商和版权分销平台“库客音乐”在港交所网站披露招股书,开始IPO之旅。

根据音乐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琴童数量达到3000万,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毫无疑问,这将为古典音乐带来了可观的潜在市场,某种程度上,古典音乐也成了一门好生意。


如何将古典音乐真正送入寻常百姓家?

尽管古典音乐在国内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古典音乐仍然还是小众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音乐受众里,听古典的只有1.4%。

而由于国内音乐教育的欠缺,大多数人从小接触古典音乐的机会并不多,面对古典音乐复杂的音乐技巧和漫长繁杂的发展史,往往让一个初学者敬而远之。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对古典音乐的“过于严肃”形成了某种刻板印象,主观上也加剧了古典音乐的传播困境。

那么,要如何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并让大众更易于进入古典音乐的大门呢?网易云音乐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许能给行业带来一些参考。

近日,网易云音乐正式推出“古典专区”,打造了国内首个主流音乐APP中专业的古典音乐频道。而这一举措,也赢得了古典音乐爱好者的认可,表示“再也不用瞎找了”、“想起了小时候以前用磁带机听钢琴曲”、“对小白用户也太友好啦”。从朋友圈反馈中,也看到了不少朋友对这一功能的自发安利和赞赏,表示解决了自己的痛点。

进入APP后,通过账号页(iOS版)或侧边栏(安卓版)打开“古典专区”,就能看到一个包括分类乐库、大师殿堂、古典FM、推荐专辑、精选演绎以及专题速递等板块组成的内容库,方便古典乐迷一站式地深度体验古典音乐。

而尤为打动我的,是其“分类乐库”版块和“大师殿堂”版块。

分类乐库页面,古典专区按照作曲家、演奏家、时代、乐器、体裁五种类别,拆分出了完备详细的古典分类检索,其中包括歌剧、声乐、管弦乐、室内乐、协奏曲等5类体裁,早期音乐、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20世纪、当代等7个时期,以及钢琴、风琴、竖琴、古典吉他、长笛、小号、打击乐器等21种乐器,大大降低了初学者接触了解古典音乐的学习门槛。

大师殿堂页面,每个大师殿堂页展示一位古典音乐杰出作曲家的代表作、经典版本集合、同时期作曲家、不同时代演奏者等多方面信息,方便用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更多时空背景。据了解,目前上线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24个大师殿堂页。

相对于国内音乐平台普遍没有对古典音乐进行分类梳理的现状,这样精细的分类做法和“图文专栏+音视频”的呈现方式,看得出网易云音乐的用心。而据音乐先声了解,古典专区的内容都是由精通古典乐的运营人员负责梳理,其中包括伯克利名校古典专业毕业生和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等,保证了内容分类和呈现逻辑的专业性。

在流媒体时代,针对古典乐迷这一细分人群,国外除了Spotify、Apple Music、Tidal等大平台提供了专门的古典音乐内容,也有Qobuz、Primephonic、IDAGIO等专业的古典音乐流媒体平台。去年,10月24日,索尼中国还宣布上线了高解析度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主打爵士音乐和古典音乐。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为了聆听古典音乐专门下载一个全新的APP,略显麻烦。目前,网易云音乐的古典专区就内置产品内,既省去了下载新APP的时间,也没有迁移成本、使用成本,体现了平台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洞察和满足。

目前,网易云音乐上已经有海量正版古典音乐,包括Naxos、Hänssler Classic、PentaTone、Deutsche Grammophon、Sony Classical、EMI Classics等知名厂牌旗下音乐。除了音频版权,辅以平台的图文专栏、歌单、视频等内容,也有助于古典乐迷在平台上快速集聚。


为什么网易云音乐要率先上线古典专区?

那么,网易云音乐为什么要率先上线古典专区呢?音乐先声认为,这与平台属性及其背后的内容运营策略有关。

从平台本身来看,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推荐、音乐社区生态等优势,一方面有助于古典音乐被更多人听到,另一方面也让古典乐迷能够互相交流,形成古典乐迷的交流聚集地。

事实上,网易云音乐在古典音乐传播上的优势已经显现。例如歌单《世界级古典钢琴曲音乐珍藏》的收藏人数接近95万、播放量超过2200万次,歌单《【古典音乐】治疗焦虑症的良药》超19万人收藏、播放量超过670万次的等。伦敦国王学院音乐学博士焦元溥在网易云音乐开设的古典音乐付费电台《焦享乐》也受到网友们喜爱,目前播放量已超过1500万。

对于古典音乐而言,在主流音乐平台的技术和流量支持下,有助于古典音乐传播上的专业化、体系化等,提高大众认知。据统计,在网易云音乐上收听古典音乐的用户中,90和00后占比超80%,这也为古典音乐的传承发展带来深远意义。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这其实也是网易云音乐内容运营策略上的体现。在扶持原创音乐的大方向下,网易云音乐先后发力民谣、电音、国风等垂直音乐类型,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口碑。这也体现了平台对于细分内容和用户需求的足够敏感。

如果某件事反复被验证是对的,那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就是历史潮流的发展方向。从小众到大众需要过程,我们好奇的是,这一过程会在古典音乐上再次被验证吗?

排版 | Stella

不想错过我们的推送,可以选择“设为星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