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生议论文作文《启迪》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0-11-24

题目:《人行羊迹》一文结尾段中写道:“大自然虽然是一部天书,但不刁难人,字里行间说的都是深入浅出的道理。只要人用心了,就会终有所得。”大自然中的什么事物曾经触动过你?你从它(它们)身上悟到了什么道理?请结合你的经历,以“启迪”为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启迪”意思是开导,启发。启迪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自然和社会中凡是能给人以启发指示并使人领悟的,都可入题。生活中总有些平凡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大到学习活动,小到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小事情,都是可发掘的素材。关键是要会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抓住别人看不见的道理来写。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启迪”上。写这类文章多半一事一议,我们可以先记叙要描述的事件,从这一事件中开发出某种生活哲理。

【例文】

启迪

  宋朝的大人物苏东坡的长寿良方之一是“安步以当车”。这话出自《战国策》的《齐策》,一个叫颜黜的齐国高士为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凛然辞别自以为是的齐宣王时说的一段话,其中就有这一句:“安步以当车”,这话于我不仅有修身养性、正气浩然的哲思,还给我以诚信的启迪。

  这得先从“安步”谈起。安守本分,稳稳当当地走着每一步路,但求无愧于天地,这的确令人敬佩,但你不得不承认乘车比走路的速度快。于是,许多人都会贪这个便宜,把良心搁在一旁,钻上车,以为这样便可以轻松赶超别人,从此飞黄腾达、高枕无忧了。

  仔细想想,这牵涉到一个道德品质问题。第一个喊“狼来了”的孩子从古到今都在遭批判,但人们的心理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只会笑那个孩子太傻,把欺骗行为摆明了,非但于自己不利,还落了个千古骂名。这畸形发展的道德观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不由得问社会,问自己:诚信在哪里?

  诚信不仅仅局限于诚实,它上升到一定高度便是正义、忠直的化身了。

  姜焕文只是一个每月仅领700元的企业退休金的普通人,但他以举报为业,从1996年至今的12年间,他一共举报了3000多起案件,得罪了不少人。为逃避报复追杀,他长年累月四处漂泊。但由于他对正义的坚持,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被称为“中国第一职业举报人”!

  黄克诚说自己是敢说真话的人。此话真不假,解放和革命时期,他对上级下达的错误命令极力抗争,坚持己见,十几次被扣上“右倾”主义的帽子,多次被降职,有一次与上级“唱反调”还差点送了自己的性命。但他给世人留下敢说真话的清白的口碑。因此,他的妻子在他的挽联中写道:“即死无憾矣,仰无愧天,俯无怍地。”

  诚信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文明发展的标志。这使我又想起了“安步以当车”这句话。有车,速度的确可观,但由此引发的最大的问题便是交通堵塞,开始只是个别现象,后来就慢慢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因此打上一个死结。

  由此看来,家庭走不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与国家走不出由盛而衰的周期律都与诚信扯不开关系。请牢记“安步以当车”,所谓诚信,岂是小事?

【点评】这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作者从“安步以当车”这句话谈起,开门见山提出了论题。接着解释含义,引人思考。过渡自然,举例典型。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由个人到国家,论述深刻、发人深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