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公墨(玻璃陨石)的前世今生

 didi3 2020-11-24

  雷公墨,在西方美称为西太平洋的黑珍珠。产于中国、泰国、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早在古代,在我国的雷州半岛出产一种黑色的玻璃质石头,因为人们常见这种石头在雷雨后从地表上冲刷出来,就误以为是因雷电而生成,故称之为“雷公墨”。 雷公墨是与捷克玻璃陨石,利比亚玻璃陨石并列为国际上公认的玻璃陨石三大类(雷公墨是中国国内的通俗叫法,国际上叫玻璃陨石,英文名是Tektite)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发现了四个主要的玻璃陨石散落区,分别是北美散落区、莫达维石散落区、科特迪瓦散落区、澳大利亚——东南亚散落区。其中澳大利亚——东南亚散落区就包括有我们中国的雷公墨。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四个区域的分布。此图绘制不准确,为仅供参考图示(根据《宇宙来客-陨石》所绘)。

  1844年,达尔文在澳大利亚获得了一块纽扣状的玻璃质石块,这块奇怪的石头后来被称为“达尔文玻璃”。此后在澳大利亚多处发现了这种玻璃,它来自哪里?这块玻璃的来历和成因成为后来争论焦点。毋庸置疑的焦点一它是地球产物;二它是地外产物。人类早在1787在捷克就发现玻璃陨石,被名为“捷克玻璃陨石”。在达尔文玻璃发现后,人们又在菲律宾发现了这样的玻璃,被称为“里扎耳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据统计发现的玻璃陨石有60多万块。人们根据发现的地点分布,总结出了4个区域,1.澳大利亚到东南亚地区(含中国雷州半岛);2.非洲象牙海岸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南部地区;4.北美德克萨斯州地区。因此,被认为的玻璃陨石是有典型的地域分布特点,经过检测玻璃陨石年龄有的高达数千万年,有的几十万年。

  其实,在我国的古代,盛唐首开研究雷公墨先河、伟大的医药学家陈藏器,在其公元739年成书的《本草拾遗》“ 霹雳针”条目中描述:“……此物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出雷州……山泽间。因雷震后时,多似斧,色青黑,斑文,至硬如玉。作枕,除魔梦,辟不祥。名霹雳屑也。”首先观察并记录了当时被人们称为“ 霹雳针”、“霹雳屑”的雷公墨一般深埋地下,“出雷州……山泽间”,需“掘地三尺”方能“得之”,“因雷震后时”即雷雨冲刷土层后方可出现等客观现象。

  首称雷公墨为“雷墨”的唐朝大学者李肇,在其所著《唐国史补》 “人食雷公事”中记载“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亦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为禁药。”详细说明了雷州等地春夏之间雷雨频发高发,达到“无日无之”的程度,如此雷雨洪水强烈冲刷之下,将“秋冬则伏地中”的“雷公”剥蚀出来,使得当地百姓容易从野外“收得雷斧、雷墨” 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命名“雷公墨”的唐代杰出学者房千里,在《投荒杂录》中叙说“雷州……时有雷火发于野中,每雨霁,得黑石,或圆或方,号雷公墨。”他首次较为系统地描述了雷公墨的产出条件、色泽特征、基本形状,尤其是在文中以极为精炼质朴而形象准确的语言,字字珠玑,将富有东方神韵、名扬久远的雷公墨,及其产出情形,描写得生动活泼,其中也是强调了雷雨对雷公墨发现的重要作用。 因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名著《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传播,而几乎令普通今人误认为在唐代末年《岭表录异》著作中“首创”了“雷公墨”大名的作者刘恂,其在《岭南录异》中描写“雷州……每大雷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叩之鎗然,光莹如漆。”再一次强调了雷雨、洪水对雷公墨冲刷出露的关键作用。 而现在,因为我国对雷公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其大量流失至国外,而国外大学对玻璃陨石作为研究课题。(据美国一个陨石网站报道,中国产雷公墨有二十吨流转到美国各大博物馆及科研机构)。

  中国雷公墨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雷公墨释说有详,其说有源,其论有证。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蕴育了灿烂文明,医药科学长足发展,产生了远古神农、战国扁鹊、东汉末年华佗、唐朝孙思邈等杰出人物,其中不少属药物学家、矿物学家,为后世留下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 盛唐时期的陈藏器(公元687—757年,四明即今浙江宁波人)也是其中杰出人物。 史料记载,陈藏器知识渊博,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任京兆府三原(今陕西)县尉,官宦生涯中深入钻研中医理论,尤其极其重视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及民间经验,荟萃南北方、国内外的医药资料。 在739年成书《本草拾遗》,撰成《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共十卷总名《本草拾遗》巨著,新增收载洋洋大观药物712种。 其中,首次著述石髓(钟乳石)、石黄(雄黄)、磁石毛(磁铁矿)、马脑(玛瑙)等矿物类药物。 其中在《本草拾遗》玉石部卷第二中描述:“ 霹雳针:无毒。主大惊失心,恍惚不识人,并下淋,磨服,亦煮服。此物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其形非一,或言是人所造,纳与天曹,不知事实。今得之,亦有似斧刃者,亦有如锉刃者,亦有安二孔者。一用人间石作也。 注:出雷州,并河东山泽间。因雷震后时,多似斧,色青黑,斑文,至硬如玉。作枕,除魔梦,辟不祥。名霹雳屑也”(见尚志钧,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本草拾遗》辑释P16) 对照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朝廷颁布的第一部官方药典《新修本草》及其80年后(739年)成书的《本草拾遗》,赫然可见后者新增记载“霹雳针”,陈藏器因此无可争辩地成为了纪录、研究雷公墨的鼻祖。

根据雷公墨玻璃陨石表面形态分类,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线状痕迹两种特征。 熔蚀凹坑雷公墨玻璃陨石是大型陨石撞击地面--地表及陨石碎块融熔--受巨大冲击力往高空飞溅--然后受地面引力高空坠落的一个过程,其受空气刻蚀特征明显,有丰富的气印,一部分外壳还有熔流线等特征,这些特征都充分证明雷公墨玻璃陨石高空坠落与空气摩擦,同时这些特征也是辨别雷公墨玻璃陨石真假有效方法,人工作假不了~~

  2018年,《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电影在暑假期热播,票房过1.35亿。剧情中念神咒呼唤神龙的乌龙神石被眼尖的雷公墨玩家发现是雷公墨玻璃陨石为道具。导演在万千种石类,选择雷公墨玻璃陨石是巧合,还是希望雷公墨受关注?《谜踪之国》是继《鬼吹灯》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系列探险小说:作者引入旷世奇宝雷公墨为题,描述了赵老憋为了旷世奇宝雷公墨身埋地底。这部长篇小说也正在谋划为电影,连续剧。雷公墨陨石,为什么总是让人描述得很神秘呢?  (下图中"乌龙神石"即雷公墨)

雷公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约占34%;其次是三氧化二铝,约占11~12%;另有少量铁、钙、镁、锰、钾、钠等的金属氧化物。 主要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的线状痕迹特征。 颜色:黑色、绿色、绿褐色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不透明,薄片半透明到微透明 内部结构:为均一玻璃质,在偏光显微镜下找不到任何结晶颗粒。 特性:具有宝石的很多物理特性,而且硬度极高,主要作用是欣赏,有人把它作为宝玉石原料,进行加工→→

  本人有缘在玻璃陨石中国产区地之一的广西百色呆了一段时间,也有缘从当地老百姓那里收藏了几十公斤的玻璃陨石(雷公墨),从此爱上陨石,一发而不可收……

以下是浙江博物馆陨石展的部分照片→→

过去武打小说里的"玄铁剑"正是此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