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种基本社会架构

 茶香飘万里 2020-11-25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到工业革命以前,基本上存在着是独立的割据的状态。在前工业社会这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时期和许多地域都曾经产生过伟大的帝国,伟大的君主和伟大的文明,但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却又显示出了大部分都是''小国寡民''式的这种特点。

有趣的是这些''小国寡民''式的帝国,君主和文明都呈现出相当的同质性,帝国是由君主和臣民通过法律法规维系通过强权武力支撑的,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其国家权力,这一切奠定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基础需求和内容,并由此形成了不同国家的性质特色和文明内涵。

工业革命以前的这些分隔独立又在本质上具有很强同质性的国家,发展到工业革命时代以后的全球化条件下,形成了现存的两类国家社会架构,这就是以现在西方社会为基本类型的''个人--社会''架构,和东方社会为基本类型的''人群--国家''的社会架构。

(一)''个人--社会''的西方架构

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强调个人的价值,这可能和早期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中海洋文化的底层人格塑造具有非常深刻的内在关系,当个人驾一叶扁舟漂泊于苍茫的大海上的时候,独立人格的塑造很容易想象,这种独立人格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当这种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的独立人格被固化并且回到社会中的时候,''个人--社会''架构的底层思维也就形成了基本的意识系统基础。这种意识系统包含了个人主义,探险创新,注重实用这样一些精神元素。

可能有人会提到在整个英美文化的发祥地欧洲除了海洋性的文化以外,本身也还包括了游牧和农耕这样的社会文化元素。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以拉丁民族和斯拉夫民族系统为特征的游牧农耕文明,其中本身也不乏海洋文化元素,那为什么会是海洋文化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底层格局?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种基本社会架构

问题的确是这样,从古罗马帝国的的西罗马帝国扩张到东罗马帝国延绵到中世纪后期1000多年的历史中,整个欧洲大陆甚至包括亚洲的近东地区,无论是为了帝国利益的东罗马帝国性征服,还是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东征为代表的宗教战争,还是弥漫于中世纪的田园牧歌式和平生活,都极其充分的显示除海洋文明以外的游牧民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充分存在。

我们对此要说的是,存在不一定能够主导!16世纪末开始的与海外殖民扩张必然的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意识形态理念,这就是个人主义为特征的底层人格海洋文化。

以土地为基础安土重迁的农耕文化,显然是不适合对外扩张,甚至在本质上还潜藏着反对对外扩张的精神元素。游牧文化固然天性中就有移动漂泊的这种精神元素,但这种移动漂泊显然是以大地为依托的,这些要去和海上的漂泊几十天上百天面对无垠大海前途渺茫未知,无论是环境还是心态都是有天壤之别的。

如果说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殖民扩张选择了海洋文化,那么历史则是选择英美文化作为殖民扩张的结果的幕后推手,而工业革命最初在英伦诸岛的成功则是这种推手的物质基础。

这种''个人--社会''架构下面的社会经济是以个人财富作为基本度量指标和价值取向,也因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法律规定也都围绕着保护个人财富这个价值核心点来进行设置的。在这种社会大趋势下,社会文化自然的主张个性张扬和发挥,这一切都围绕以个人为中心来展开。

但是事实上个人在整个社会中的运动轨迹就像物理学布朗运动中的分子那样可以是没有规律甚至没有规则的,是可以因时因地因情绪因环境而发生任意改变的。于是就由国家出面进行了两种基本的社会补偿机制。

第1种补偿机制是强调法律,用强制的方式告诉你只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第2种补偿机制就是用宗教来软化你,引导你,告诉你应该去做些什么。这些就是西方''人--社会''架构所表现的基本特征。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西方''个人--社会''架构中,宗教体系和法律体系比较东方''人群--国家''社会架构都更容易被建立和固化的原因。

当我们深入的对上述''人--社会''架构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这种社会架构下,普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社会发展有没有正确的方向?人类社会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发展,或者说哪个方向才是社会发展应该的正确方向,由于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和短视性,许多时候相对正确的答案都是要经过一次次社会性大规模高成本的实验来验证,其结果就是让处在社会底层的民众作为试验品在享受任性的时同时最受伤。

(二)''人群(组织)--国家''的东方架构。

与西方文明产生和发展相同的时期,在世界的另一个区域内。存在并发展着另外一类社会状态,这就是东方的''人群(组织)--国家''的社会架构。

和西方''个人--社会''架构相比较,东方的这种社会架构具有显著的不同,东方这种社会架构的显著特征是''人群(组织)--国家''的社会架构。这种社会架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

和海洋文化个性人格具有显著区别的是在东方文化中个人往往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这个群体可以是家族式的,相邻的同乡也可以是职业的例如明清时代的青帮红帮或者是社会中间各个不同的阶层形成的。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仕农工商。士可杀而不可辱,他说明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个依附了一定群体的人是一类人。一类人群相处在一个共同的区域内,在他们上边就是国家,而国家是由君主作为象征存在的。这就是东方文化中的''人群--国家''基本社会架构。在东方这种''人群-- 国家''作为底层架构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印度现存的种姓制度等等,这些看似无稽实则有效的长期存在于东方社会之中,固化在东方文明的底层架构里面。

这种基本社会架构所形成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是显著区别于''人--社会''架构的。

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个人在群体中间是处在这个群体上中下不同的位置上的,是应该甚至必须有等级的,区分这些等级的标准可能是年龄,资历,也可能是财富技能,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等级上,不管你具有什么样的财富经历资历,你都是群体中间的一份子,你的言论行为举止都应该是对这个群体负责的。

在这种要么你领导别人要么你被别人领导的环境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必然是反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同时奠基于个人主义的实用主义很难有发展空间倒是相对显得''空泛''的,诸如苟富贵,勿相忘之类建基于集体主义着眼未来的理想主义更显现出存在价值和意义。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种基本社会架构

当这种反对个人主义的利他主义精神被固化为一种社会底层人格的时候。农耕文明就实现了他在历史时代中的文化任务。而怎样来对一群一群有着自己的价值理念的人群进行有效的管理协调,国家成了当然的选项,而代表国家的君主和官僚系统则是这种选项的必然生成物。这些就是东方''人群--国家''社会架构所形成的内在逻辑。

(三)两种社会架构的历史任务

对上述两种社会架构进行一次简要的梳理会发现他们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和相应的短板。

(1)西方''个人--社会''架构

在西方为代表的''个人--社会''架构里面,个人主义是这种社会架构的基础意识形态。在这种个人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支配下,张扬个性,强调自由是顺理成章的。这种对个性自由的强调变化为社会行为就包括了民众可以自己持有枪支之类的规则等等。如果是在良性的轨道和正确的方向上发展运行,社会会显得自由活跃,个人的创造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示并且回馈社会。

但是,从理论上讲,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最接近的。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但由于个人主义的立场定位很容易走向利己主义。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就会有自己不同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形成合力,但在更多时候也会发生冲突矛盾,这些冲突矛盾许多时候是可以通过理性方式得到解决的,但在许多时候所造成的社会后果也是破坏性的甚至灾难性的。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矛盾产生之后的解决处理,而在于矛盾产生的来源和基础。而''个人--社会''这种社会基层架构由于对个性的张扬甚至放任是很容易产生上述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而导致这种灾难性后果的思想原因,往往就是利己主义。

在这种个人主义为基础意识形态的大背景下,国家尽管客观存在,但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往往扮演的是个人主义的孵化器和橡皮图章的角色。这一点从英国大宪章运动到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都能够看到。

如果说英国大宪章运动是个人主义为代表 与针对象征国家的王权之间的历史性较量并取得胜利,那么法国的人权宣言只是个人主义对国家权力的限定,而美国的独立宣言则是个人主义针对国家权力的最终胜利标志。

近几百年来工业革命的全球化进程,由于无论是发端还是形成潮流,都是由西方文明为主体导向和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的东西才是正宗的正确的,不被西方文化认同的就一定存在问题,这些都是很容易被固化下来的一种观念。

于是尽管是错误的,或者存在着重要的弊端,但由于它是产生于西方几百年的历史中间,也就自然而然的被认为是正宗的正确的,在全球化过程中被普遍采纳和推动。这实际上是一次历史性的错误。

西方''个人--社会''的底层架构固然有其历史逻辑和合理性,但是并不代表他是完全正确的唯一性。近几十年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中,西方文化显然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原本是非常正常的,但问题是西方文化体系内,宁愿选择这些问题的继续存在,也不会采纳体系外可能的有效解决办法。并且把别人可以解决的有效方案甚至视为异端加以排斥,并且由此造成的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某些伤害,比如近期由某大国提出的''本国优先''的孤立主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实例。

(2)东方''人群--国家''架构

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它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对东方文化的代表国家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中间安居乐业是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

安居乐业,至少包含了两层基本内容,第一是''安居'',主要指的是生活层面上包括了 针对衣食住行这些生活内容的概括。第二是''乐业'',主要指的是为了生活而必须进行的各种工作职业。安居乐业本身就包含了对比较稳定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期待向往。长期在海上的漂泊或者在山野丛林中的露宿肯定不是安居所期待的。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种基本社会架构

对安居乐业的极端甚至负面表达的一种方式可以是闭关锁国。16世纪左右,中国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海洋强国地位和发展潜力的同时,中国还处在世界最大的海洋强国的地位的时候,而中国大明王朝正式实行了闭关锁国的禁止海外扩张的闭关国策,对偷渡出海的人最严重的处罚可以是家族灭门的重罪。这种国家行为的后面表现出来的国家文化深层次价值观就是安居乐业,而具体表现形式则为闭关锁国。

也许有人会问这一切和东方的''人群--国家''的社会基层架构中间有关系吗?

回答是肯定的,不但有而且是带有必然性。让我们来细细的看一下这中间的内在逻辑过程。

农业的生产行为可以是协作的,也可以是不协作的,这不是十分重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必须面对土地来进行的一切操作,而土地绝不是孤立的岛屿,毗邻而居是必然的自然选择结果。长时间的比邻而居和相对的交通闭塞一个个长期生活在一块的而对外又是孤立的村寨,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世代的积累。每一个个人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而人群和等级就成了这个群落中间的最关键的要素。当社会空间扩大以后,这种极强同质性的生态方式就会被更广泛的地区,更多的群落达成共识,但核心还是人群和等级。当这种更广泛的地区大到足以成为一个国家的时候,人群和等级观念就会在这个国家内被固化下来。等级的高端自然适用各个原先孤岛中的首领们推举确认的,这就是我们最早的氏族制的基础,再往下就是诸如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禅让等等。这些已经不再是我们文化所讨论的范畴。尽管它必然的落入文化的内容中间。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人群它是一种集体主义产生的情感的和理性基础。

本质上集体主义并不排除个人主义,因为它毕竟是个人主义的集合,但在操作层面上集体主义本身是限制着个人主义的,他会让个人主义有了一个发展的天花板。在许多时候,关键的是这个天花板给个人主义留下的发展发挥空间有多大?

而在我们的明朝时期,由于代表国家主导文化层面上的帝王们。他们固定的思想观念是儒家安居乐业的农耕文化占有主导地位,无为而有效的国家发展状态更加强了自己对自己治国成果的满意度,闭关锁国,虽然不是必然的政策归宿,但肯定也是不坏的选项。更何况这种选项是深深植根在几千年不断被固化的''人群--国家''这样的社会架构中间的,于是禁海闭关锁国又成了历史选择的逻辑的必然结果。

(3)东西方文化融合是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最佳选项

从西方殖民扩张开始至今已经有500年左右以上的历史,由于早期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这种扩张完成的最大的世界性成果就是人类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所有的居民都在东南西北中的各个村落中间。第2次第3次乃至现在正在进行的第4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使这个地球村所有的联系联络扁平化,快捷化,全人类正在走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结果,这也就是中国领导人率先最近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不争事实。

在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几百年历程中间。存在着我们上面叙述的''个人--社会''和''人群--国家''两种基本的社会架构和相应的社会价值观,这本是历史形成的无可厚非,作为历史的继承者,我们更应该是充分探讨,深入研究,找到共同的有益的遗产,扬弃不合理的因素,在求同解疑存异的路上不断沟通融合,共同发展。

这些就应该才是我们面对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中在意识形态中的最正确的选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