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尔赛文学

 yczx 2020-11-25

折叠 编辑本段 词语来源

凡尔赛文学也被简称"凡学",是网友对于热衷于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的人的调侃,这类人也被网友戏称为"凡尔赛玫瑰"。

"凡学"创始人、网友小奶球最初留意到这种现象源于朋友向她吐槽,有人每天在社交平台上描述享用的高档酒店、奢侈品、红酒,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优越感。小奶球表示,她是从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中找到了灵感。"就想用这个词嘲讽那些人,他们无疑就是想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气来表达高人一等的感觉"。 

@小奶球认为,“凡尔赛是一种精神,它不跟金钱和地位挂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凡尔赛人”。在互联网这个大广场上,每个人的表现欲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大家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凡学广泛存在于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在众多网络社区之中,小红书、脉脉和知乎,被普遍认为含“凡”度过高,三者依次代表了女性凡尔赛、职场人凡尔赛以及精英凡尔赛,且各有各的“凡”法。

在来自四面八方的膜拜或争议声中,“ 凡人”们通常只是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留给围观者们的,只有无尽的回味和诧异。目前网络上最大的凡学研究基地是豆瓣的凡尔赛学学习小组,该小组在简介中明确表示:研究凡学的目的不是嘲讽,而是真诚的享受凡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折叠 编辑本段 使用要素

标准的凡尔赛有三要素,分别为: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凡学总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淡淡忧伤:“老公给我买了一个香奈儿包包,真的很丑,我很生气……凡此种种,要表现出一种‘怎么如此好事,就我觉得不开心呢?’的感觉。”

凡学还擅长使用表情包,尤其是“哭笑不得”和“捂脸笑”两个表情;或露出能显示高端生活的地点坐标——奢侈品店、跑车4S店、高档小区、高档餐厅、头等舱休息室等。 

折叠 编辑本段 引用示例

凡尔赛文案讲究先抑后扬,自问自答,要不经意的炫耀自己的想要炫耀的东西,然后文字还要显得自己很苦恼很不高兴的样子。例句:“好羡慕你们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这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90斤结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 

折叠 编辑本段 原因探析

面对各个平台“凡学家”大行其道的现状,人们不禁要问:互联网社区发展到后期,都会是凡学昌盛的景象吗?

作为社交主阵地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也是凡学战场,只是由于基本盘太大,内容被稀释,因此显得没有小红书、脉脉职言、知乎这三个社区典型。但无论是社交还是社区,本质都是信息交流。而社区类产品又是以内容为中心,侧重于用户的个人表达。在这种情况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四层尊重需求便凸显了出来,人们表现“我很幸福”“我比你强”“我比你有钱”的欲望被激发了。马斯洛指出:“期盼社会对自己的尊重,是个人天性的需要。”而在网络社区中,秀优越感成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

网络环境一直在变化,杠精、柠檬精这两个网络物种的出现也使得人们发表个人言论时不得不瞻前顾后,过于直白的炫耀会使得自己招致一些令人气愤的评论,因此大家不得不放低姿态,即便很清楚自己有资格秀优越感,也要自嘲“穷”“丧”“难”,从而助力了“凡学”的诞生。

另一方面,在人民生活日渐富足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出现,奢侈品咬咬牙谁都买得起,出国游努努力谁都能承受,这让自我感觉十分良好的人们,深感越来越难以和其他人拉开差距,同时也怕被比自己还优越的人拆台,因此在秀优越的时候,还是“谦虚”一点更为稳妥。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网友们从被戳穿是“凡尔赛人”,到主动接下这个名号,进行自我的二次解构,仅用了非常短的时间。小红书的女性们已经开始乐此不疲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看似精致的一张张照片背后,是怎样的一番做作,自己是怎样努力让奢侈品在照片角落很不经意的露出,又要在文字中努力表现得温良恭俭,人畜无害。

新一代年轻人经历过佛文化、丧文化,自嘲意识浓厚,从不害怕直面他人对自身行为的解构,甚至会主动加入解构大军。许多年轻人在了解到“凡学”之后,第一反应是检查一下自己过往在网络上的种种言论,要是找到凡尔赛气息浓郁的文字,还会进行自我解构,和他人分享,最后再调侃或反思一番,乐此不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