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SIBCS 2020-11-25

吕德良,谭卫国,徐健,莫俊銮,朱玉梅

梁雄顺,车晓玲,杨慧,吴清芳,余卫业

广东省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目的探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维生素D营养水平的影响,掌握治疗过程中维生素D水平变化,为深圳市结核病与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2016年诊断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在治疗前、强化期末和疗程末,抽取患者血样,采用化学发光技术统一测定其各时间点的25-羟维生素D浓度。分析抗结核治疗过程中25-羟维生素D浓度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点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结果本组治疗前、强化期末和疗程末维生素D缺乏分别有79例(79.0%)、94例(94.0%)和96例(96.0%),缺乏比例呈上升趋势(χ²=15.543,P<0.001),血25-羟维生素D浓度均值分别为15.74±6.54、12.56±5.15、11.51±4.28 ng/ml。治疗前后25-羟维生素D浓度下降26.9%,下降幅度为4.23±6.75 ng/ml(t=6.257,P<0.001)。其中,强化期下降幅度为3.18±5.24 ng/ml(t=6.069,P<0.001);继续期下降幅度为1.05±4.86 ng/ml(t=2.154,P=0.034)。强化期下降幅度大于继续期(t=2.836,P=0.006)。强化期和继续期25-羟维生素D浓度降低患者分别有77例(77.0%)和55例(55.0%),其中41例(41.0%)为持续下降,前者降低比例高于后者(χ²=9.680,P=0.003)。

  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一经抗结核治疗,在强化期维生素D水平即可快速降低,并可持续整个疗程,进而导致患者维生素D普遍缺乏,一线抗结核药物可能是导致其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医生有必要对每位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持续开展维生素D健康教育,尤其维生素D缺乏高风险人群,建议辅助维生素D补充剂治疗。

通信作者余卫业,ywy2002@126.com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9;27(2):90-9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