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惨痛的婆媳关系

 zqbxi 2020-11-25

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与焦母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个故事的流传,似乎不用我再叙述。爱情,厌恶,分离,死亡。死亡成全了爱情的永恒。女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礼。“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辞行时,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最后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懂礼。

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同时,兰芝身上还有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诗前小序里说她“为仲卿母所遣”,而诗歌的一开头写她主动提出离开焦家。当然,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焦母将她“遣”回娘家,很可能是焦母长期的百般挑剔,让她认识到焦母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她的欢心,甚或是焦母近来脾气愈加坏,已经向兰芝暗示或明说她不愿再让她做儿媳妇。可是,从诗歌一开头兰芝向焦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看来,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口吻。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焦母也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是偏颇之词,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后来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征。

永失我爱     钗头凤的故事

陆游早年娶其表妹唐婉为妻,伉丽相得、情谊甚笃。然而不知何故,唐婉却不为其姑母(陆游之母)所容,进而逼迫陆游休妻。游不忍绝之,背着母亲另置房舍安排唐婉居住。被母发现,终强令休之。于是,时年二十未几的陆游,第一次品尝到人伦之大变的苦涩。唐婉后改嫁其同郡宗子赵士程。

此后数年,陆、唐春日出游,相遇于绍兴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向赵说明缘由后,遣人送酒肴赠陆,以示心意。游怅然良久,题《钗头凤》词于园壁间,这就是《钗头凤》的来历。沈园相见后不久,唐婉因抑郁成疾与世长辞。

从史实看,在秦桧专权以前,陆游的大哥二哥已场出仕作官,在秦桧专权以后,陆游却因为志在恢复中原而三试不中,难登仕途,这对于希望光宗耀祖的母亲不啻是五雷轰顶。唐夫人听信堂侄陆仲高的谋划,要为陆游在杭州谋求官职,而陆游却不肯向秦桧低头,矛盾冲突不可调和。而唐琬一心扑在陆游身上,导致婆母迁怒于媳妇,屡责唐琬“放纵丈夫堕于学”,最终成了母子矛盾的替罪羊和封建礼教的牺牲者.每个社会有每个社会的特征,我们今天说他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但我们今天的爱情呢,放的太开了,又时时受到太多的诱惑。分分合合,有几个人能又能真正理解我们所同情的这些爱情呢。终究是要求太多而导致那美丽的爱情之花总是过早的凋谢、枯萎.........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婆婆,你见不得我们好么?  同治与嘉顺皇后的故事

隋文帝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其言也哀,其声可悲。世人都想做皇帝,却不知人在其位,难当其身。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她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隶属于蒙古正蓝旗。她的祖父赛尚阿在嘉庆年间中举,曾为大学士,并曾任道光年间兵部尚书兼刑部尚书,可谓权倾一时。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赛尚阿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入广西镇压太平军。但太平军攻势凌厉,从广西一直打到湖南,赛尚阿由此被革职。父亲崇绮在道光二十八年即中举,因受祖父株连,亦被免掉工部主事的职位。

同治三年崇绮重新参加科举考试,居然夺得一甲一名的状元头衔皇后幼年在家,崇绮亲自授课,读书聪颖,十行俱下,“后幼读书,知大义,端静婉肃,内外称贤。及正位六宫,每闻谏阻,自奉俭约,时手一编”。她被册为皇后,同治帝很喜爱她,也很敬重她.

据记载,同治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看中了侍郎凤秀家的闺女,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同治帝和东太后慈安却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崇女长得相貌平常,可“雍容端雅”。最后,斗争的结果是他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女人,但同时必须得搭配一个他不喜欢的女人。阿鲁特氏为皇后,凤秀女封为慧妃。事情没有由此而结束,慈禧太后一直耿耿于怀,看见婚后同治与皇后“伉俪綦笃”,这就更加激起了满腔的不快。

一个三十八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孤枕岁月。漫长的日子中,她再没有近距离接触任何异性。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己意而生闷气,如今发现竟不似往日之稚朴爱慕,只与新妇缠绵厮守,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嫉妒。故谕示载淳:慧妃贤明淑德,儿宜多加体贴;皇后年少,礼节未娴,儿不应太过耽迷,误了政事。一条冷酷的家规,毫不保留地显露了慈禧对阿鲁特氏的反感,这对仍然沉醉在新婚燕尔的小俩夫妻无异当头棒喝。

  这位天子,恋既不易,离又不能,可谓正处于恋离两难之困境。青葱岁月,却过着尴尬苦难的夫妻生活:想与喜欢的女人相宿,可母后不准;和自己讨厌的女人同床,自己却又不愿意。帝后之间的政治斗争被引申到了床上。无可奈何的他的反抗之举,就是干脆卷起铺盖终年独宿乾清宫,后来还有“可怜天子出天花”的说法。同治终于病染沉疴,弱不能支。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

  在皇帝死前,皇后阿鲁特氏还冒险去看同治,夫妻相怜,其场面令人唏嘘。不料,这相见却不能相伴的夫妻匆忙一见,却促成了永世的分离。阿鲁特氏虽然一再克制自己的情绪,但看到同治的情形,还是忍不住声音哽咽。据《我的前半生》曾记载这事:一天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大怒不已,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抶之”,并叫来太监备大杖伺候。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留媳妇的体面!”慈禧怒不可竭,同治被吓昏而去从床上跌落在地。慈禧见状,才未对皇后动刑。可这一惊一吓,也重病的同治又掉了几分魂魄。急传太医入阁请脉,但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在皇宫养心殿衔憾而去。

同治皇帝死后,阿鲁特氏大恸大悲,不思饮食。“今古悲欢终了了,为谁合眼想平生”。干脆吞金自杀,不料获救得生。残酷的皇太后说:“可随大行皇帝去罢!”摆在后妃五凤发簪她面前的只有一死,无论她愿意还是不愿意。阿鲁特氏并不是怕死,但在同治去世后她才知道自己已怀孕,的确像戏词中说的“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两个月方知有孕,娘怀儿三个月呕吐恶心”,从同治生天花去世一共是一个月零五天,正处于“不知不觉”之中;当她知道怀孕时虽然已经立了光绪,但她还是想把同治惟一的骨肉生下来,万一是个阿哥,大行皇帝也就有后嗣了;虽然慈禧已经给她断了御膳,但对于处在呕吐恶心状态的阿鲁特氏来说,她倒也无所谓,她相信太后一旦知道自己怀上同治的骨肉,起码也会让她活着把孩子生下来。

但阿鲁特氏想错了,慈禧对于惟一的儿子留下的遗腹子,也同样恨之入骨,惟恐阿鲁特氏生下皇子,名正言顺地当上太后。在阿鲁特氏已经能进食之后,慈禧依然不许给皇后进御膳,阿鲁特氏彻底绝望了,被阎王拒绝吞噬的她又无奈地把人生的惨剧推到了眼前,走上自己别无选择的一条自尽路。

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后75天,年仅二十二岁的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 吐出胸中的最后一口怨恨之气,带着未出世的孩子走了,去与阔别多时的爱人再续九泉之约。 阿鲁特氏死后被封为“嘉顺皇后”。既然她已经不能对慈禧的垂帘听政构成任何威胁,慈禧也以赏赐一点点哀荣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和不计前嫌。

慈禧专门为已故的同治皇后下了两道懿旨,用来表彰她的嘉德懿行。懿旨当中措辞恳切,似乎真为自己的儿媳选择殉葬而伤怀。也许只有地下的

 四无才是德?     道光孝全成皇后之死

1820年,嘉庆次子旻宁即位,是为道光帝。道光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在他即位两年前便已经病逝,只是被追封为孝穆成皇后。继嫡福晋佟佳氏于1822年立为皇后,在大清国江河日下之际,也只做了11年的皇后便病逝,谥为孝慎成皇后。

道光的第三位皇后,也是钮祜禄氏,一般称为小钮祜禄氏皇后。道光初年,小钮祜禄氏才13岁便因为道光皇帝的下诏求选而入宫,而此时道光皇帝已经39岁,比她足足大了26岁。这位皇后是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幼时随父亲上任江南而成长在苏州,江南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深深地陶冶了她,养成了江南女子的纤巧秀慧。她

曾仿世俗所谓七巧板者,斫木片若干方,排成‘六合同春’四字,以为宫中新年玩具。因生长苏州之故,亦可想见其在“明慧”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旗下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异其趣的,此所以独蒙帝眷。还因为才、智、貌样样全优,被赐予“全”字的封号,先后被封为全嫔、全妃、全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她生下了后即位为咸丰的皇四子奕詝,于是更得宠幸。1833年,孝慎成皇后去世,全贵妃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第二年,她被封为皇后,此时,她也不过27岁。

可是,在封建社会里,作一个皇后作一个女人,要求的是妇德,并不需要什么聪明什么才华,年轻的皇后并不知道这一点。1836年,是孝和睿皇太后的六十大寿。道光皇帝亲制皇太后六旬寿颁十章。道光生母早死,而其人得以在热河期间没有找到遗诏的情况下,正是这位皇后大义为重,下了一道懿旨力挺非自己所生的皇次子(道光)登上皇位,当时有资格竞争皇位置的有四个皇子,其中皇三子、皇四子均为孝和太后亲生子)。所以道光非常感激孝敬这位太后。虽然这位嫡母只比道光皇帝大6岁,却极尽孝道。甚至于道光三十年太后去世,道光自己也在病中,却坚持住进苫帐中为其守孝,结果染上风寒,于太后逝后一个多月一命呜呼了。一味讲究“仁”、“孝”赔上了自己性命。

 而后孝全皇后被逼而死也和孝和太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孝全皇后,向来冰雪聪明,诗词歌赋,无一不能。她为了讨皇太后欢心,填词制诗,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上。可皇太后并不领情,还告戒道光,“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妇女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恐非福相。”此话传到皇后耳里,从此太后与皇后之间渐生嫌隙。1839年,皇后喝了皇太后赐的一瓶酒后暴毙,死时,才33岁,谥为孝全成皇后。

当年十一月葬入龙泉峪地宫。经过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累次上谥,谥号全称为: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这就是孝全成皇后末世的爱情与亲情。提到珍妃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位于外东路的最北端,是参观故宫的最后一站。

珍妃是光绪皇帝的爱妃,生于光绪二年(1876),是礼部左侍郎长叙的女儿。光绪十四年(1889)选秀女,珍妃和她姐姐同时应选入宫。光绪十九岁...由于珍妃年轻貌美,性情活泼,为人聪颖伶俐,特别是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变法行动。珍妃,镶红旗,满洲,他他拉氏,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珍妃与她的姐姐瑾妃为嫔,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就在慈禧太后协光绪帝逃跑的前一天,她将珍妃传到颐和轩,她对珍妃说洋人就要打进来了,珍妃万一受辱会丢尽皇家颜面,带珍妃逃走又不方便,珍妃据理力争要求皇帝留守京师,慈禧恼羞成怒,吩咐人将珍妃投入井中。珍妃一路高喊“皇帝,来世再报您的恩德吧”,被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珍妃死后第二年,慈禧由西安返回北京。将珍妃尸体捞上来,葬在了内务府的茔地。慈禧太后死后,珍妃的姐姐谨妃于民国二年,将珍妃的陵墓由内务府迁到了光绪帝的崇陵旁.珍妃不光生前逢难,死后也不得安生,她的坟墓在若干年后遭到盗掘。

金墉城的婆媳故事

杨太后与贾皇后。前面香消玉陨的都是媳妇,那么,没有悲惨的婆婆吗?

我们来看这一对婆婆媳妇。

婆婆:杨芷 (晋武帝皇后)媳妇:贾南风 (晋惠帝皇后)晋武帝司马炎的发妻杨艳临死时恳求司马炎在她死后立其族妹杨芷为皇后。毕竟是结发夫妻,感情深厚,司马炎在杨艳死后果然立杨芷为后。这杨芷年轻貌美,“婉嫕有妇德,美暎椒房”,司马炎对她十分宠爱。杨芷生了一个儿子,不到两岁就夭折了,此后她再也没有生育。杨芷倒是个美人胚子,而且贤良温婉,不过不分好坏人。一次司马炎得知太子妃贾南风害死了一个怀上太子骨肉的宫女,他大发雷霆,决定废掉太子妃。善良的杨芷出言相劝,贾南风保住了太子妃的位置,但却怀疑是杨芷告密因而与杨芷结下仇怨。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

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年龄大司马衷2岁,又矮又黑,凶狠多诈,也企图操纵晋惠帝以把持朝政。贾后秘密派人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贾后有了支持,在291年三月指使人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要楚王司马玮领军守皇宫,围杨骏府第。杀了太后杨芷的父亲辅政杨骏,灭了杨氏三族。

出于“仁道”,特旨保全杨太后母亲庞氏的性命,命她们母女同住,以示恩典。实际上这是准备一网打尽。果然,过不多久,贾皇后便向杨芷母女下了毒手。贾南风指使爪牙修书进奏,说杨太后飞箭系书信,募勇效命,图谋社稷,这是大罪,理当废太后为庶人,囚禁于金墉城。

贾皇后将这一奏章下交大臣廷议。大臣们刚经大乱,死里逃生,血腥味依旧飘散在殿中,谁敢认真?太后杨芷便被废为庶人。接着,又有奏章送达御案,说杨骏谋反,家属理当斩首;杨骏妻子庞氏之所以保全性命,是为了安慰太后,如今太后已废为庶人,太后不复存在,庞氏理当问斩,以正王法。贾南风郑重其事,又将此奏交大臣廷议。大臣自然附和。俯首听命的惠帝下诏,将庞氏斩首。

金墉城一片宁静,但肃瑟之气笼罩着全城。城中宽大的院落兵士密布,年迈体弱的庞氏便是在宽大院落的临时刑场上被处死。庞氏没经历过这些,早已昏死过去。太后杨芷呼天喊地,苦苦求情。圣旨如山倒,行刑官和刽子手只能执行。杨芷情急之中,割下一绺头发,跪在地上,自称小妾,求贾皇后饶了她的母亲。哀求没有用,庞氏依旧被处死。金墉城中只剩下心如死灰、哭告无门的太后杨芷。全家被斩,三族尽除,母亲在她亲眼目睹下惨遭杀戮,杨芷奄奄一息。

废为庶人后,侍候太后杨芷的侍从尽数撤走,杨芷生活自理。自小就娇生惯养、入宫后养尊处优的太后杨芷如何能生活自理!何况饮食日差,渐渐断绝了饮食?杨芷便就这样活活饿死于金墉城中。

贾南风怕杨芷的阴魂向晋武帝诉冤,把杨太后面朝下埋葬,并放了符咒、药物等镇压。阴间告状,命埋葬杨芷时,将她脸朝下放入棺中,棺材上还放上压鬼魂的符书、灵物。

好在天道有还,贾南风最后也在关押杨太后的金墉城被毒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