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大自然能减轻压力?

 昵称535749 2020-11-25

昨天 17:24

500

为什么在自然环境中,你会感觉到很放松?以下,Enjoy:

宫崎良文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 来源

试想你正在森林里漫步,踩着泥土和树叶,感受枯枝在脚下断裂。

你听到鸟儿在歌唱。

抬起头,透过茂密的树叶,看见斑驳的日光照进来,投射到你前进的小路上。

这时候,深吸一口气。

你会闻到森林特有的气息,青苔、草汁、泥土和木头,通通吸进身体。

是不是觉得很舒服?

在日本,一种预防性疗法非常流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来源于我们的直觉感受,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它的益处。

“shinrin-yoku”一词是日本林野厅前任长官秋山智英于1982年创造的,可以直译为“森林浴”,与“日光浴”、“海水浴”的用法类似,并不是指真正的洗浴,而是指沐浴在森林环境中,用所有的感官去亲近大自然。

01

压力及其所致的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负担,为了寻找解决方案,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森林,投向自然界,也就是我们人类数百万年来所熟悉的环境。

自然疗法是一种天然、无创的疗法,利用的是人体固有的特性,即对大自然的适应性。

对身心健康有益的不只是森林,其他天然刺激,比如公园、花卉、盆景甚至是木块,都有一定的减压效果,这让我们即便生活在城市,也能享受到这些益处。

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自然。尽管很难意识到,但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的确是一个持续高压的环境,这就是我们要亲近自然的原因,它能让我们生理放松,返璞归真,贴近人类本初的自然状态。

大约7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向人类始祖转变,慢慢变成今天的样子,而促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工业革命距今不过两三百年,可以说,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有99.99%的时间是在自然环境中度过的。

1800年,世界上只有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到了1900年,城市人口比例接近14%;2016年,城市人口比例达到了54%。联合国人口司预计,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6%。

但是,几百年的时间并不足以改变基因,所以,我们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但我们的身体还是适应自然环境的。

我们不可避免地处于持续高压的状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压力前所未有。

198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克雷格·布洛德创造了“科技压力”这个词,接下来的30年里,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依赖技术,越来越远离自然。

人类生理学家佐藤正彦是我的导师,他在一本书中阐述道,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城市出现的时间并不算长,我们全部的生理机能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化而来的,并且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当我们亲近自然,接触森林、公园和花草的时候,会感到放松,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包括基因,是与大自然相匹配的。

500

02

根据2016年联合国的报告,全世界有5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到了20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增加到66%。

可持续的城市化对全球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城市本身对人类是无害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身体有了大自然的调节才会感到舒适。

这是我们的认识,但是要让森林疗法成为被广泛接受的预防性疗法,就得探索人类面对不同的居住环境时有哪些生理反应。

500

日语中并没有“压力”这个词。这并不是说在日本人们感觉不到压力。近几十年来,日本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在增加。

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向城市化迈进的社会里,但我们的生理机能还是更适应自然。正由于此,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持续处于过度刺激状态,压力水平往往过高。

睡眠不足,再加上没有机会放松,神经系统很难调整到健康状态。

交感神经系统受战逃反应的驱使。战逃反应是人体对应激源的急性应激反应。面对压力,我们的身体具有多个“档位”,依据肾上腺素水平调节。

当环境中的某种事物触发了大脑的报警系统,身体就会自发进入生存模式,关闭意识脑的部分功能,交由本能接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战斗或逃跑。

这就给21世纪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应激反应系统不只受身体危险的刺激,还受情绪危险的刺激,比如身处拥挤的地铁、停车位被占、报告被领导批评等,都极易触发这个系统。

同时,科技也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刺激(“科技压力”),让我们没有足够时间放松,身心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现代生活充满了触发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当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就会出现过度兴奋。

不过,若人体长期经受过度的压力,副交感神经系统就会崩溃。

下列疾病和情况与慢性压力有关:

普通感冒

后背、脖子、肩膀疼痛

伤口愈合较慢

体重增加或下降

睡眠障碍

抑郁

自主神经失调

肠道应激综合征

溃疡和胃病

心脏病

癌症风险

……

简单的森林漫步听起来很普通,但接受过森林疗法的人,获得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500

03

为什么大自然能减轻压力?

多数人都会同意,在自然环境中能感到舒适,这也是我们的压力水平下降的原因。对“舒适”该做何理解,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鉴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我想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理解的舒适是“人与自然的节奏协调一致”。当我们处在某个环境里,感到自身节奏与环境节奏和谐统一时,就会觉得舒适。

比如在演讲中,如果听众对内容感兴趣,积极回应,现场气氛就会很活跃。如果听众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演讲就会变得沉闷乏味。

接触植物和花卉能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到放松,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日常体验。我办公室的角落里就有两株植物,一株木瓜树,一株牛油果树,都是用吃完水果的籽种出来的。

前几天我还挑了一个熟透的木瓜吃了。写文章累了,看看这些植物就能让我感到放松。即便是小小一盆植物,也能让我感觉与自然和谐统一。这肯定与在7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如何在自然中生活、身体如何与自然相适应有关。

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方式归为四个层面:舒适、效率、健康和安全。乾正夫将舒适分为两种类型,命名为“被动舒适”和“主动舒适”。

基于他的观点,我也对被动舒适和主动舒适进行了区分(见图示)。

500

被动舒适的目的是“满足需求”,比如调节温度,是一种消除不适的被动需求。被动舒适不涉及个人观点和感受,因此我们能轻松界定它的范围,比如,我们需要保暖。

反之,主动舒适与幸福感有关,目的是获得额外的满足感,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定义,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

50多年前我还在学校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并不能称得上“舒适”,存在大气污染问题,住的地方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那时候确实有被动舒适的需求。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社会关注点开始转向五感产生的主动舒适。社会想要加深对主动舒适和“幸福”的了解,但是这个问题很难从学术的角度得到讨论。

这是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疗愈力量。

树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每棵树的叶子都带着未知世界的信息。看啊,每一片落叶都是一句祝福。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个北欧式健走,或者赏四时之花、采茶、看梯田、来一场自然音乐会,沐浴在植物香气和阳光中,任风儿轻抚皮肤,听鸟儿歌唱,背靠一棵大树,冥想、放松,让大自然疗愈我们,舒展身心,减轻焦虑,增强幸福感。

关于作者:宫崎良文,日本千叶大学环境、健康与田野科学中心副主任、教授、研究员,1988年开始研究森林浴相关的课题。

本文整理自《森林浴》,经出版方授权“身边的经济学”原创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