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推荐 |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硬化在线图书馆 2020-11-25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月第3卷第5期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唐育斌、张俊驰、杨连付、刘钰

嘉峪关市中医院放射科,甘肃嘉峪关 735100

摘要: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双注射器和三通阀制备技术(Tessari technique),聚桂醇注射液和空气(或CO2)制作泡沫硬化剂,在DSA引导下硬化治疗80例(9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随访6个月,参照CEAP分级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判断其疗效。

结果:在DSA引导下对80例患者(92条患肢)成功实施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治疗术,手术成功率为100%。6个月后随访显示:80例患者(92条患肢)显著有效下肢共69条,有效下肢共23条。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项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减轻患者痛苦,并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静脉曲张;泡沫硬化剂;放射学;介入性

文章编号:

2096-3807(2019)05-0227-02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变得弯曲、不规则膨出、扭曲、扩张和伸长,是一种常见疾病。长期静脉淤血引起营养障碍、色素沉着,甚至形成溃疡[1]。本研究报道,本文对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疗效均良好,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嘉峪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例80例(92条),男37例,女43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6.2±6.73)岁,左侧38例,右侧30,双侧12例,病程3-25年,参照美国CEAP分级,C0-6级,本组人选标准为C2-C5的患者。排出标准即为禁忌症。80例患者92条患肢入院时的CEAP分级为静脉曲张C2级8条,C3级47条,C4级30条,C5级5条,C6级2条。

1.2 仪器、设备及材料

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rtis-zee Ⅲ floor数字化平板DSA,数据采集速率1帧/s或2帧/s,图像矩阵1024×1024;术中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30g,扬子江药业);聚桂醇注射液,分子式:C12H25(OCH2CH2)nOh(n=9),分子量:582.8,规格10ml:100mg(中国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10ml/支);三通阀1只、5ml及10ml注射器各2支以上,6号头皮针数个,弹力袜。

1.3 泡沫硬化剂制作方法

采用Tessari technique制备技术,制备方法:采用把装有2ml聚桂醇注射液的注射器和装有6ml空气的注射器连接到三通阀上,快速交换推注注射器内的聚桂醇与气体混合20次,在完成前10次交换后将三通阀关闭一半,产生均匀细腻稳定性更好的泡沫。

1.4 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

术前先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主要了解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有无交通支情况,观察深静脉通畅度及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术前根据站立后曲张静脉的情况,利用记号笔标记曲张静脉部位,尤其是严重曲张团块或瘤样扩张血管团,以便术中行多点状注射;常用的液、气比例为1:3~4。我科采用聚桂醇多点栓塞+属支的硬化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腿中上部最靠近隐股静脉连接处的曲张静脉处,扎一止血带,泡沫硬化剂的每点注射用量为2~4ml,即使少量硬化剂溢出静脉外也不会出现不良后果,注射的最大泡沫用量应小于8ml,注射时采用双针法,注射聚桂醇后缓慢按摩曲张静脉,使其完全硬化;待曲张静脉变硬后换点注射,注射第2处时可以不用止血带,如有交通支,可在注射时用手压迫交通支,预防泡沫硬化剂进入深静脉,术毕,穿医用弹力袜,立即行走30min。对于术中没有完全被硬化的病变,术后72小时换药时追加硬化剂治疗。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病例,在病变属支部位可补充泡沫硬化剂治疗。

1.5 术后治疗及随访

术后3天坚持穿弹力袜,3天后只需白天穿,弹力袜使用时间不少于1个月。术后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术后服用1周,穿刺点局部涂抹七叶皂苷钠凝胶。患者出院后1、3、6个月来院复查,复查内容主要为静脉超声,并对患肢再次进行CEAP分级,了解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后闭合情况,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后即随访半年时的疗效参照CEAP分级的C分级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来判断,CEAP分级上升1级或1级以上为显著有效;CEAP分级无变化,但伴有临床症状、体征中的任何一项的改善或好转为有效;CEAP分级下降一级或一级以上,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加重为恶化。

结果

我科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80例患者(92条坏肢)均获得成功,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技术成功率为100%。泡沫硬化剂用量因人而异,一般每下肢为8~16ml,5例患者术后第5~15天后并发浅静脉炎,皮肤红肿,有轻微烧灼感,予以抗炎治疗、硫酸镁外敷等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显示:80例患者(92条患肢)显著有效下肢共69条,有效下肢共23条;有效率100%。有效率=(显著有效条数+有效条数)/治疗坏肢总条数,本组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的有效率为100%,见表1。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者常伴有小腿溃疡或浅静脉炎,甚至深血栓形成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时,需要在下肢皮肤上作多个切口,将大隐静脉一段一段用抽剥器抽出来。这种方法切口长、切口数量多(一般5~40个切口,平均18.9个),创伤大,痛苦多,费用高,复发率高,病人往往需要住院一周左右[2]。近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逐步出现,我们采用聚桂醇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其机制主要为:(1)将聚桂醇硬化剂注入到曲张的静脉腔内,聚桂醇能够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破坏,从而引发血小板聚集、黏附。(2)血小板激活后引起内源性血液系统反应,引起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沉积,即可形成血栓[3]。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优点为:聚桂醇能够使得靶血管中的血液得到最大限度的排空。同时由于药品的化学作用使静脉血管内膜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细胞增生,血栓纤维化,继而使病变曲张的静脉腔粘连、闭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

我科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多点栓塞+属支的硬化技术,一般需要2人配合手术,治疗时,从上部的曲张静脉开始治疗,有效的阻断了反流途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了安全性。注射时用6号头皮针,针的直径也使泡沫更加均匀。注入的泡沫硬化剂不超过8ml,也有作者报道不超过10ml,对此,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8~10ml不是硬性规定,而根据曲张静脉直径和个体差异而定[5]。对于曲张静脉的管径,一般认为5mm以下的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治疗效果最好。也有文献报道[6],泡沫硬化剂对于粗大曲张静脉同样有效,我们治疗的最大曲张静脉管径约为12mm,对于15mm以上,甚至粗大达30mm的曲张静脉瘤,可以分次硬化,一般2~3次硬化治疗后,可以基本闭塞。

聚桂醇治疗安全性很高,但也有少见的并发症,如注射部位的浅静脉炎、深静脉栓塞、局部皮肤坏死、过敏反应等,发生率均较低,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7]。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曲张静脉可完全闭合,术后立即行走和服用地奥司明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个别曲张严重的病变,可分2个疗程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具有经济、安全、手术简单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硬化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