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小故事》女兵系列故事之三十四

 老兵原创之家 2020-11-25
女兵小故事

抢救京广大动脉的话务兵

文/铁四师特务连 李苏清

服役期间能参加抢险救灾的几率并不大,我算有幸赶上了。虽然那叫一个苦和累,但这辈子什么时候想起都从不后悔,而总是感到自豪和骄傲。

1975年8月初,铁四师在做转战山西太原的准备,去修建备战三线的太古岚线。突然特务连接上级通知,全连选部分干部战士到河南参加抢修京广铁路。时间紧,任务重,第二天我们守机班郝班长、我、还有一名新兵。就和连里二十多名战友坐上闷罐子火车奔赴了河南驻马店灾区。

火车到达周口,因洪水摧毁铁路再无法前行。我们改乘汽车继续向驻马店地区的遂平县行进。此时洪水已过,抬眼远望却是满目疮痍。地里的庄稼顺洪水流向匍匐地面。村庄大多房屋成残垣断壁。各种树木被连根拔起。汽车大幅摇摆着哼叽哼叽的一点一点向前挪动,一路上不断看到低洼处有积水泛着浑浊的绿色,时见各种家畜的尸体漂在水面,空气里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路边高大的树木的树顶披挂着麦秸和杂草杂物。那是洪水滚滚而来时一路裹掮挟带的。

这次洪水是因为台风在河南境内停滞不移,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淮河上游和驻马店地区多个水库、蓄洪池决口垮坝。六亿多立方洪水,五丈多高的洪峰咆哮而下,河南、安徽省29个区县受灾,伤亡惨重,农田被淹,房屋倒塌,耕畜家畜冲走死亡。当时唯一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铁路线被冲毁102公里。灾情就是命令。铁道兵几个师的兵力被派往灾区。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车轮式的人海战术,终于用18天的时间修复了铁路。

四师师部驻扎在逐平县,帐篷搭在一个古老的大村庄边的田地上。架线排架设好通信线路后,我们的帐棚就成了保障师部和各团的通讯联络中心。我们三个除了轮流值班在家执守,其他俩人会和师部所有人员一起到抢险工地抬路基土方。

郝班长是我们连著名的假小子,干活从来都是和男兵较着劲。我俩抬着近一米宽的大筐,湿粘的黄土越发有重量。从坡底要抬到高高的路基上,脚下踩着粘滑的黄泥,一步一踉跄,步步艰辛。加上洪水虽退,但似火的太阳蒸腾的水汽如热浪,不一会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干完活每人都一身白花花的汗渍印。班长自己不惜力却惜兵,我在前她在后,她总会悄悄的把土筐的吊绳往她那边挪挪。我察觉后制止她,她仍会在我不留意时又悄悄挪动。一天上上下下这样往返不知多少趟,肩膀自是火辣辣的渗出血来。

搭眼望去,远远近近的路基沿线,推土机轰鸣,官兵的身影攒动。像蚂蚁搬家一样的上下穿梭着。就这样24小时不停工,地基眼见着一点一点的升起。

我们的帐篷在太阳下炽烤,如同蒸笼一样。最幸福的时刻是去村子打水。湿漉漉的井台在一棵参天的大树下。大树应该是因为根深才依然完好的挺立。走到大树下顿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马上感到了气爽神清。每次打水都好想多呆上一会儿,但时间如此紧迫,那容你久留。

让人最无法忍受的是洪水退后的高温和遍地牲畜的死尸,滋生许多不知是苍蝇异化了还是牛虻。㸰们嗡嗡穿梭,像战斗机一样,落在身体上常常被狠狠的叮咬一口,像针刺一样。而对我而言最难忍受的是由于气温高,大米没几天就生出许多铁嘴牛,一碗米饭黑白相间,一半白米一半虫。虽然救灾部队体力付出巨大,提高了伙食标准,但遇吃大米饭我就头疼,完全无法把米和虫分开。

半个多月的奋战,铁兵给国家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坐上闷罐子火车搬师回营,直接送到了部队已迁到的山西太原。

这张我和班长抬土筐的照片,是保存下来唯一一张这次抢险救灾的照片,是师宣传科陈亮干事拍的。而让人叹息的是陈亮英年早逝,斯人已去多年。感谢他那几年为我们留下不少的工作训练照片。大家每每看到照片都会想起他念叨他。愿他在天之灵能听到我们感谢之声,接受我们的感激之情。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