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弟抱怨:你官这么大,却没给家乡办点事!开国中将一句话反驳

 深耕文化 2020-11-25

01

 独臂中将

余秋里将军1914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家里世代务农。他15岁就参加农民起义,不久后加入红军,先后在红军大学、红六军团、红二军团任职,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

1936年3月,时任二军团18团政委的余秋里在战斗中,被子弹两次击中左臂,伤势很严重,骨头和筋被打断后都露出来了,但是当时缺乏医疗条件,也无暇医治。简单处理伤口之后,余秋里强忍疼痛继续行军两万多里,直到6个月完成长征后,他才接受治疗,而此时只能进行截肢手术了。

抗战爆发后,红二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20师,余秋里任120师第3支队政委,该支队司令员为贺炳炎上将。贺炳炎将军也是二方面军的名将,长征中他因为负伤被截去了右臂

司令员少右臂,政委少左臂,真乃天作之合!当时大家都把三支队称为“一把手”支队,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部队发手套,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个人只需要发一副就够了。

这两位将军在1939年率领三支队开入平、津、保,在冀中地区开展游击战,获得了贺龙和吕正操将军的一致认可。

02

 政工人才

余秋里将军是典型的政委型人才,贺龙元帅因此非常欣赏他。1947年夏,在一次会议上,向来很少表扬人的贺帅,在一众高级干部中点名表扬余秋里说:“在晋绥军区的高级干部中,真正了解兵的是余秋里同志。应该向他学习”。

余秋里的政工生涯中,得意之笔很多,比如著名的“硬骨头六连”、战斗英雄刘四虎、大庆油田和“铁人”王进喜,都是他一手抓出来的典型。余秋里向来擅长于此,他曾有名言:典型就是领头羊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役的进行,俘虏的国军也越来越多,该如何处理俘虏问题就成了困扰全军的一大难题。时任358旅旅长的余秋里最先在全军推广了“诉苦三查”的办法,通过对比国军和解放军对俘虏兵进行教育。

48年1月,余秋里专门被召到杨家沟向中央汇报了他在诉苦三查运动中的心得,获得了中央首长的高度赞扬。

02

 大庆往事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建国后,中央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

在其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七年时间里,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为之一改,原油产量很快就突破了一亿吨,并涌现出了大庆油田和“铁人”王进喜这样的时代模范。

大庆油田会战初期,各种工作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余秋里带头冲锋,把自己的家搬到了萨尔图大草原,每天就住干打垒房子,和全体工作人员同甘共苦。当时为了激发大家的斗志,余秋里想了一句口号:只许上,不许下!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副部长孙敬文认为这口号主观色彩太重,余秋里便将其改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句话琅琅上口,干劲十足,很快就传遍了全国,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能听见这句话。

04

 国家与家乡

或许是因为长期从事政工工作的原因,余秋里将军比一般的干部更懂得清操自厉的道理,对于不符合组织规定的事,他坚决不做。

1985年,余秋里的侄子余黑古在考军校的时候考了个不错的分数,不久后他找到伯父,希望伯父能“打个招呼”,为他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余秋里以“没有必要”拒绝了他。后来余黑古转业回家,余秋里也不予过问。

他家的侄女考军校分数不达标,希望伯父能找人说情,余秋里说能考上当然好,考不上回家种田也很好。

余秋里的家乡坪里村地势低洼,常常遭遇涝灾,1987年,当地政府同意将村子迁到其它地方,但是这笔费用需要相关部门来拨。侄子余黑古受乡亲们的委托,找到了余秋里,将迁村子的方案告诉了他,但余秋里坚持要求一级一级上报,按照相关规定来,自己不能横加干涉。

余秋里回家探亲时,曾明确要求家族的后辈不要沾自己的光,要自力更生。他的弟弟余财发曾当面抱怨哥哥:“你官那么大,却没有给家乡办过事。”余秋里回答:“我是国家的计委主任,而不是江西省的计委主任,更不是吉安县的计委主任!”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