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思想巨擘之比较:孔子Vs柏拉图

 heshingshih 2020-11-26
人类文化轴心时代,丽天群星闪耀
 
其中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和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

 
这两人分别是东西方历史上顶尖的思想家、教育家,引领着东西方文明发展。
 
01  东西方两大思想巨擘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是个非常神奇的时代,也是后人永远仰望无法超越的世纪
 
在地球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人类思想最深刻、智慧水平最高的一批思想天才,几乎同时出现,从而奠定人类的智能基础。
 
在东方,天之木铎孔子在黄河边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生整理出《论语》。半部《论语》即可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西方思想的奠基人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则在爱琴海边不断沉思与反思。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理想国》和“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柏拉图留给我们的最有名思想遗产。

 
02  二人共同点
 
从经历来看,两人早期都是满怀信心想从政。孔子花了十多年,周游列国,碰壁无数,如同千里马主动去寻伯乐;柏拉图也在欧洲、北非走了个来回,希望有一位君王能助自己实现满腔的政治抱负。但结果是二人双双受挫
 
随后,两人不约而同想到通过教育传播思想。孔子与柏拉图在教育上都有开创性贡献。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开办私塾的老师,他教授诗书礼乐,提出著名的“仁”的思想,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柏拉图创建学院,主要传授数学几何天文等知识,也培养出许多人才,其中最杰出的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又培养出西方第一名将亚历山大大帝。

 
孔子和柏拉图二人都相信,一个好的社会必须由具有无上美德和智慧的人来领导,因为绝对的道德真理是存在的。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提出一个著名的设想:哲人王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掌握政权才是人类的出路
 
世上唯一一个哲学皇帝是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可·奥勒留(公元161~180年在位)。拥有凯撒称号的奥勒留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的最后一个皇帝,给后世留下历久弥新的思想散文集《沉思录》。我国作家王小波还写过一本书《理想国与哲人王》。


他们两人都不相信法律,认为法律的负面意义要大于正面意义。孔子虽然表达过对法律的尊重,但他更推崇“礼”,认为法的最高境界是使人人都自觉遵从于“礼”,达到“使无讼乎”境界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法律纠纷。
 
公元前543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在潮流推动下,公元前513年,晋国发生“晋铸刑鼎”事件,把法律条文刻在鼎上。
 
孔子强烈反对,甚至气愤地说,晋国大概因此要灭亡了。人民知道了法律,只看鼎上的条文,不看贵族脸色,怎么能显出贵族的尊贵?

 
柏拉图也认为法律并非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选择,而只是在“哲人王”模式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备选项而已。
 
两人也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孔子理想的社会,是由君主秩序主导的。而柏拉图的“哲人王”构想,也是偏向精英制或君主制。特别是老师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后,柏拉图对当时的希腊民主政体失望透顶
 
03  二人差异之处
 
孔子与柏拉图世界观的最大区别在于,孔子相信人内心的善良,并在此基础上,强调等级、自律、克制和仁爱,认为可以通过这些,达到一个理想境界。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仁”,提出通过“学习”达到“仁”。
 
柏拉图对人性缺乏信心,更看重通过后天教育来获得的哲学和理性,这也是因为古希腊文明更看重世界的客观性,而不像东方文明一样,寄希望于用道德来改造世界。
 
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太容易被暴君或者自身的贪欲所欺骗,所以,他们需要受到控制。这种控制必须是外来的,如果不是来自他们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更高贵”的同族,就是来自法律。
 
孔子和柏拉图都相信,教育对培养一个明智的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要的。孔子相信教育本身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柏拉图认为除了教育之外,这个所谓的“统治阶级”保持血统的纯粹也非常重要
 
尽管孔子明白社会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贵族,但是他并不认为只有贵族才是具备美德之人。相反,他认为只要接受过良好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具备成为统治者所需的智慧。
 
柏拉图可没有这么乐观,他始终认为,某一部分人是不可能拥有智慧的,而拥有智慧的那部分人应该成为“护卫者”来管理城邦。
 
柏拉图理想中的“哲人王”,要比孔子设想的“君子”拥有更高的教育程度。他认为这一阶级必须保持绝对的理性,从小接受哲学训练,避免接触文学、戏剧以及诗歌,因为这些都包含着幻想成分,柏拉图觉得它们不靠谱。
 
柏拉图的“哲人王”概念受到后世很多学者的抨击,他们觉得柏拉图在鼓吹一个封闭的等级制度,甚至到了极权主义地步,而不是像孔子那样,宣扬更为开放的、人人都能成为“君子”的政治体系。
 
事实上,柏拉图到了晚年,也意识到自己过于理想化,在晚期作品《政治家篇》里修正自己以前观点,认为比起依赖“哲人王”这样绝对正确的领导者,也许人们依赖法律会更好一些。

 
柏拉图对法律的观点看似前后矛盾,其实,柏拉图把法律看成“一种必要的恶”:它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是一个更切实可行的方案,它可能让人不太舒服,但是没有它又不行。
 
总之,孔子和柏拉图分别站在东西方文明的源头,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的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的学说,可以说直到近代以前,都是中国人最主流的价值观,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形成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而柏拉图对西方的影响,没有孔子对东方的影响这么大。因为除了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后来又融入古罗马、希伯来、日耳曼等诸多文明的元素。但柏拉图依然是西方哲学,甚至是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对话体的代言人。
 
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哲学,因为它早就刻在我们的思考路径里。哲学帮助我们的方法并不是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引发我们思考问题本身的构成和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