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每一天都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终身跨界 2020-11-26

       首先跟朋友们报告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昨天我母校安徽大学的校园APP编辑同学联系我,经过他们团队集体讨论,打算在APP里定期转载这个公众号的内容,并且询问我是否愿意回答学弟学妹们的问题。我当然非常愿意!作为一个第一优势为伯乐的人,能见到足够多的马,才能找到更多的千里马,然后才能被称为伯乐。被校园APP定期转载就意味着,这个公众号的内容会被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我感到了不同的压力和责任,虽然从这个公众号开设以来一直就有。

       今天的主题是,我们每一天都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首先,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后的结果的集合。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有可能拥有什么。你放弃了什么,你就失去什么。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但却十分深刻。

       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国度和出生时间。谁与谁的相爱造就了我们,这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事。我们的父母生活在哪个国家,是什么民族,说什么语言,不是我们可以做出的选择。我们出生在什么时代、什么时间,也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本质上来说,这三点都是父母替我们做出的选择。

       除此之外,我们几乎在其他所有的一切中面临选择。

       其次,不同的人生不过是不同选择的结果。

       从小学开始,我们可以选择好好学习,也可以选择虚度光阴。这是我们的选择。

       在高考以后,我们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和大学,也可以选择那个大学和专业,这是我们真正体会到选择的开始。

       从大学开始,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努力学习,也可以选择在恋爱和游戏中度过四年。这是我们的选择。

       从走出校门开始,我们可以选择继续终生学习,也可以选择从此不再学习,这是决定我们一生的选择。

       从社交开始,我们可以选择结交这样的朋友,也可以选择更多和那样的人在一起,这也是决定我们一生的选择。

       从就业开始,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公司,也可以选择那样的组织,这是我们的选择。

       从恋爱开始,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人生伴侣,也可以选择那样的人生伴侣,甚至可以选择不组成家庭,这是影响我们一生的选择。

       从生育开始,我们可以选择生育一个孩子,也可以选择生育两个,甚至可以选择不生育,这还是我们的选择。

       这样无数个选择,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人生。

       再次,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着无数个选择。

       除了上面说的重大选择,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很多细小的选择。比如:

       工作中先做这件事,还是那件事。如果这件事没做完,那件事还做不做?

       空闲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和谁一起做。

       每天花多少时间健身,多少时间学习,或者都不做。健身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是早上还是晚上,是瑜伽还是跑步,是室内还是室外?学习通过什么样的平台,是得到还是樊登读书会或者混沌大学?

       有需要倾诉的话题,向谁倾诉,倾诉多少。

       拿不定主意的事应该征求哪个朋友的意见。

       回家是开车还是打车或者地铁、公交。

       睡觉前是思考明年的个人计划还是明天的美食选择。

       人生的重大选择决定后,细小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在重大选择框架下的水平。但同时,不经意的细小选择有可能会演变成改变我们人生的重大选择。

       我用来学习英语的电影《sleepless in seattle》中,有一句值得记住的英语表达:You make millions of decisions that mean nothing and then one day your order takes out and it changes your life. 你每天都在做很多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决定,但某天你的某个决定就能改变你的一生。有一句可以概括的话是:Destiny takes a hand.

       最后,做好每一个选择是我们对人生负责的方式。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吗?显然不是,很多人都不是。

       为什么会选错,是因为我们的思考能力不够,掉进了思维的陷阱。

       比选错更可怕的是不选择,任由事情发展被动接受。我发现有些人在大多数场景,都是这种被动接受的模式。

       有些选择选错了,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而有些,不是不能重新选择,是我们承担不起重新选择的成本。

       无论现状怎么样,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都必须勇于承担。只要看准了改变的机会,也要勇于改变。这本身又是新的选择。

       人生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只需要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会想要,以什么方式可以最大概率的实现,然后用这种方式朝着那个方向不断努力,最终总是能接近的。

       我自己跨学科终生学习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吸取所有学科的精华,构建不同的思维模型,跳出所有思维的陷阱,指导选择。这样的努力也许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那么我决定去做,通过这个公众号直播我学习思考的全过程,然后给出我的帮助。这就是我人生意义所在,是我的伯乐本性使然,也是这个公众号存在的意义。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希望可以给你收获和启发。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的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