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你朋友圈的顶尖人才?

 终身跨界 2020-11-26

这是公众号第459篇原创内容,2019年第90篇。

祖国生日的第二天,我度过了自己的39岁生日。在上一篇以生日为主题的公众号里,收到了52个朋友的留言,38位朋友的赞赏。在此表示感谢!

十一假期快过完了,不知道朋友们的旅程是否已经结束?玩的是否开心?我这个十一哪也没去,安安静静的看书、陪家人。选择了自由职业的方式,就不和平时没机会出门的朋友去挤高速了。之所以没有更多更新,是不想打搅大家的假期。

作为一个第一优势是伯乐的人,作为一个自我定位是潜能教练的人,识人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不敢说自己具备识人的能力,但多年观察思考再加上读书,还是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内容。

今天的内容属于人才观的范畴,过去在公众号曾经写过好几篇于此相关的:怎么分辨一个人是否优秀越优秀的人越懂得欣赏别人优秀的人总是相似的你有没有佩服过一个人?跨越五十年的吸引力之所以过去写过这么多这方面的内容,原因在于如何判断周围哪些人是更优秀的,决定了我们的择友、交流、学习和咨询对象。更多和更优秀的人接触,我们就能变得更优秀。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对顶尖人才的认识。

1

顶尖人才是优秀中最优秀的人,如何识别这样的人就更加有意义了。如果能够有机会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关注,一定要追随、一定要合作、一定要加入。成功的人很多,但完全依靠自己成功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都属于因人成事。可供我们因他而成事的人,就是顶尖人才。

伟大如恩格斯,如果不是遇到和帮助了马克思,恐怕绝不会名留青史。伟大如周总理,如果不是遇到和追随了毛泽东,退而让贤、甘居其后,不仅他自己不会被人民铭记,恐怕伟大祖国的历史都会改写。伟大如查理芒格,如果不是遇到了巴菲特,成为彼此一生的合作伙伴,恐怕不会被我们熟知。连阿里创业初期的十八罗汉,如果不是遇到马云加入阿里,恐怕人生成就要低几个量级。这就是因人成事。

所谓顶尖人才,其实就是某一方面超过绝大多数人。这样的人,在人群当中的比例不会高于百万分之一,甚至只有千万分之一,否则也称不上顶尖。顶尖人才如若风云际会,便可开天辟地。也就是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在商业社会,顶尖人才更多的表现机会,是缔造一个伟大的企业,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顶尖人才一般会具备哪些特质?或者说具备了哪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顶尖人才?

2

即便全世界都怀疑、都反对,仍然相信自己价值的自信。

这种自信既来自于最清醒的自我认知,也来自于伟大使命的召唤。

顶尖人才和优秀人才最大的区别,往往就在于此。

优秀人才对于周围人的评价和看法往往非常在意,会更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因此会成为朋友圈中非常受欢迎的人。而顶尖人才不需要、也不会刻意赢得别人的理解和欣赏。某种程度上,是高冷的、是孤傲的、是曲高和寡的。

做任何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事业,都意味着需要长时间被周围人的怀疑甚至反对所包围。如果不具备全世界都反对还可以仍然坚持的自信,早晚都会放弃。

有一种感受,叫做迎着冷眼与嘲笑。顶尖人才总是容易生活在周围人的冷眼和嘲笑中,至少在相当长的早期。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原因也很简单,世人终归慧眼识珠的少:只习惯于崇拜远在天边的传说,不能够识别近在眼前的伟大。

腾讯在早期有多艰难,以至于马化腾需要假扮女性在QQ里与人聊天。这样的经历和做法一定可以赢得很多周围人的嘲笑。天才发明家特斯拉长期生活在爱迪生的打击和嘲讽中。巴菲特几乎以一人之力对抗着学术圈的有效市场假说,即便价值投资获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功,教科书也从未因为他而改变,金融界能够真正理解和相信的人仍旧是少数。蔚来汽车即便造出接近完美的ES8和ES6,提供了几乎难以想象的服务,仍然不断被媒体质疑,股价大跌。

3

胸怀伟大理想,以使命必达的信念无比坚定的坚持。

对于一个人的内心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会大于理想、使命和信念。也只有坚定的理想、使命和信念,才能支撑一个人在冷眼和嘲笑中、艰难和困境中不断前行,绝不放弃。

正是由于伟大理想的难以实现,才会激励一个人一生从不停步的努力。正因为要去的地方在目光不能及的远方,才会星夜兼程赶路。

没有伟大理想,再优秀的人也成为不了顶尖人才。因为离开伟大理想,要走的路就会很近、就会容易到达,走到了就会自然而然停下来。

伟大理想决定了一个人的胸怀、视野、格局。胸怀、视野和格局是很多优秀人才一生难以逾越的屏障。原因就在于没有伟大理想。

一个企业的使命,只应该是创始人的理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真正的使命,如果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没有真正的理想,那就很容易到达瓶颈、陷入停滞、不再发展。现实中太多企业的使命,只是创始人觉得看起来不错的一句话。这种情况下,企业限于平庸总是在所难免的。

我慢慢觉得,一个不是顶尖人才的人,特别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本不应该去创业,也不可能创立出一家有前景的企业。

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星巴克的使命是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无印良品的使命是以真正必要的方式,制造生活中基本的、并真正需要的产品。麦肯锡的使命是帮助杰出的公司和政府更为成功。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一个伟大公司,都因为公司的使命就是创始人的理想,创始人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4

成则造福众生、败则毁灭自己的牺牲精神。

伟大的成功,总会有巨大的风险。轻则贫困潦倒、重则家破人散。

任何一个顶尖人才,如果退而求其次,都一定可以获得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而放弃这样的生活,选择一条极难实现的路,难道不是一种牺牲精神吗?

在战争年代,成为一代枭雄意味着随时有灭族的风险。在商业社会,缔造一个伟大企业也需要肩负太多的责任和压力。

商业社会的主题始终是财富。创造财富的过程是充满风险的。当财富较少时,属于个人和家庭。当财富积累的一定数量的时候,最终只属于社会。明白了这个道理,仍然在不断创造财富的人,就是一种牺牲精神。世界范围内那么多伟大的企业家,在毕生追求财富增值之后,最终选择捐献出绝大多数财富,就是一种牺牲精神。巴菲特、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都在此列。在现在的中国,还有很多企业家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把巨额财富占为己有,或者家族遗传。

识别一个人是顶尖人才还是优秀人才,就看他是否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富足。太多优秀的人得到了不错的物质条件,过上了很多人羡慕的生活,就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炫耀之极,没有更多想到去帮助别人,没有想到让更多人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这就是缺乏牺牲精神的表现。

5

写完上面的内容,想和朋友们交流两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