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理学基础
2020-11-26 | 阅:  转:  |  分享 
  
心理学基础2020-11-25演讲人目录01.02.基础概览感觉、知觉与记忆04.03.动机与情绪意识与注意06.05.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能力
与人格08.07.社会影响与关系社会知觉与认知01基础概览心理过程知-认知意-意志、动机0103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情-情绪02对世界的感受个性心理能力-智力人格气质性格基础概览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大脑02感觉、知觉与记忆感觉其他感觉视觉嗅觉触
觉感光细胞听觉知觉:是什么04020301类型加工方式觉察-分辨-确认基本特性知觉:是什么类型形状知觉深度知觉:空间子主题知觉:
是什么加工方式自上而下加工自下而上加工知觉:是什么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记忆类型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03意识与注意意识定义人对现实有目的有组织的唤醒。表现为:心理状态唤醒、心理内容觉知、行为水平意识
水平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提出意识三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睡眠浅睡眠深度睡眠快速眼动阶段-该时段做梦被唤醒,可以清晰记得梦境注
意威廉詹姆斯:个体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01特征02理论03注意特征注意广度-选择注意注意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注意分配性:边开车边工
作注意转移:根据个体需求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变换到另一个对象注意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双加工理论:有意识加工(控制过程)、无意识
加工(自自发过程)stroop效应:色-词范式04动机与情绪动机与情绪动机情绪分类调节功能动机与情绪动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动机分
类01第一步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相对稳定调节功能02第二步第三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03生存-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需
要、功能分类动机与情绪情绪情商:感性能力识别动机/推动情绪功能组织分类强度2014强弱效价2015积极、消极基本情绪2016复合
情绪:嫉妒(多种情绪的混合)2017情绪情商:感性能力情绪管理05能力与人格能力与人格能力人格:行为模式12一种心理特征,做事效
率;运用知识的技能1能力与人格智力分类2能力差异3能力一种心理特征,做事效率;运用知识的技能智力分类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理论卡特尔
-二分类斯腾伯格-三元智力多元智力智力分类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理论一般智力特殊智力:智力分类卡特尔-二分类流体智力:生理为基础的认
知能力,30岁前后逐步下降晶体智力:经验基础上的认知能力,越老越吃香智力分类斯腾伯格-三元智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情境中经验能力01
02水平差异:高低时间差异:早晚能力差异0304结构差异:思考/静坐/……性别差异:总体差异不大,具体方面不同。男-数学,女-言语
0601人格理论气质能力与人格0502人格:行为模式特点性格0403自我习惯人格:行为模式气质人格:行为模式性格人格:行为模式习惯
人格:行为模式自我特殊性人格:行为模式稳定性综合性特点功能性:促使自己适应环境人格理论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大五人格理论阿尔伯
特-特质人格论人格理论阿尔伯特-特质人格论核心特质中心特质分支主题人格理论大五人格理论随和外向性:开朗/内向开放性:开放/保守尽责
神经质06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稳定性顺序性: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差异性普遍性:比如三翻
六坐感知运动阶段0-2岁——动作思维01前运算阶段2-6、7岁——形象思维02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学龄儿童具体
运算思维6、7-11、12岁——形象逻辑思维03青少年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0401守恒能力学龄儿童
具体运算思维6、7-11、12岁——形象逻辑思维02分类能力递推03假设演绎认知发展04空间关系05信息加工能力-元认知(批判性
思维)社会性因素发展情绪发展情绪自我调节:自我对话自我发展自我概念社会比较能力:幼儿园自己的表现自我评估青少年形式运算阶段11
、12-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认知发展信息加工量变大、速度提高、有一定策略并能评估社会性发展道德发展自我评价D自我认同(自我
同一性)C情绪特点BA社会性发展情绪特点情绪体验广度、深度有变化(更强、更细腻)社会性发展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承诺早
避状态:我是谁由他人指定延缓阶段:探索-没有承诺混乱阶段:没有探索、承诺社会性发展自我评价生理发展很快,心理还存在一定距离社会性
发展道德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存在个体差异07社会知觉与认知社会知觉与认知0102自我知觉与认知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与认知自我知觉与认知自
我图式:一系列有组织的认知结构现在的我将来的我社会比较01自我知觉与认知0206自我图式:一系列有组织的认知结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0
30504社会自我镜像自我1自我知觉与认知自我图式:一系列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文化自我:中国人更多是互依型自我,西方更多是原子自我
2P2P1态度社会知觉与认知印象管理社会知觉首因效应社会知觉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印象管理刻板印象有利弊,能觉察纠正就好态度形成:依从-
认同-内化包含:认知-情感-意向改变:说服者是谁-信息呈现方式-具体情境认知失调理论:态度行为不一致自我知觉理论:通过行为觉察
态度08社会影响与关系社会影响与关系1234群体行为,他人在场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表现?群体行为现象社会关系社会行为01社会促进社
会影响与关系02社会懈怠群体行为,他人在场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表现?03去个性化群体行为,他人在场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表现?社会促进社
会懈怠去个性化A顺从:他人提出要求,并接受对方要求社会影响与关系群体行为现象从重:不经过思考顺从B群体行为现象从重:不经过思考
顺从顺从:他人提出要求,并接受对方要求说服的技能等门槛技术0102社会影响与关系人际吸引亲密关系社会关系01熟悉效应02临近效应社
会关系03相似原则人际吸引04能力、外表、性格05相互原则亲密关系友情自我表露爱情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激情、亲密、承诺0201社会影响与关系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情境助人者特点受助者特点反社会行为偏见与歧视不正确认知、利益冲突人格因素:刻板权威印象侵犯与攻击本能轮:认为人天生具备攻击的本能环境论:目标实现受挫做出反击感谢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职场细细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