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从周发现片石山房始末

 芸斋窗下 2020-11-26

园林大家陈从周先生,与扬州有着深厚的缘分,他曾带领同济大学建筑系学生测绘扬州园林,编辑出版了第一本介绍扬州园林的权威性专门著作——《扬州园林》,为现在扬州园林修缮提供了原始依据。我们采访了当年亲历园林测绘的扬州人,以及陈从周的弟子,还原陈从周1962年调查扬州园林的全过程,以及他在扬州的一些往事。

扬州园林

首次实地勘测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扬州市政府与同济大学达成了多项城市规划的合作项目,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被聘为扬州市园林顾问。”时任城建局副局长的朱懋伟介绍,1955年,成立不久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部分师生来扬实习,与扬州市建设科合作,进行城市现状调查,对扬州城市历史沿革、自然条件、人口、土地使用、居住区、公共建筑、学校、园林绿地、名胜古迹等12类分别作调查分析。1957年2月1日,同济大学部分师生来扬州实习,完成扬州城市规划总体作业,提出以文教为主的城市性质,城市人口规模为18万人。

1961年,扬州市组建了园林普查小组,文化处长张青萍、城建局副局长朱懋伟任正副组长,文化处秘书周任如为秘书,以市文管会黄汉侯、朱荔荪,博物馆朱江、图书馆吴岭梅、城建局何时建、邬显明为组员。当时的办公地点就设在市图书馆永胜街古籍部,普查小组踏遍城郊大街小巷,发现文物古迹、园林住宅一百余处。

朱懋伟说,1962年夏,陈从周带领同济大学建筑系同学来扬,对扬州园林建筑进行全面的测绘评估工作,近两个月的时间,查遍了扬州城区已存的、半存的、乃至不存的30多处园林及住宅,一一都做了文字记载,拍了照片,最后报市政府,建议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这对扬州古园林的立法、保护,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扬州学者朱江说,在扬州普查园林时,黄汉侯先生每天必倚杖陪同,既做向导,又帮助鉴定。因为黄汉侯先生解放前是扬州钱业公会的负责人,与很多扬州大户人家交往甚多。如当时到引市街巴总门卢家作调查,向卢仰吾先生了解康山街卢氏故宅,即是由黄汉侯先生引路的,从而看到卢氏营建康山街故宅的账册,考证出卢公馆“造价为纹银七万两”。

发现石涛遗作片石山房

众所周知,何园内片石山房,是石涛留在扬州的叠石孤本,而很少有人知道片石山房是如何被发现的,这其中,陈从周教授是第一功臣。

时任文化处秘书的周仁如说,当时,片石山房还被某机关用着,大片房屋用于工作,是个保密单位,谈不上对外开放,带着市政府开的介绍信,才得入内。开了园门一看,呀,实在是个荒园,只见荒草斜阳,池水干涸,假山靠后墙周围乱长小杂树。当时,陈从周教授满脸哀婉,摇头叹息说:“我从《履园丛话》一些书上看到,石涛在扬州所叠假山,一为余氏万石园,今已不存,再一就是片石山房了,幸好没有破坏。你们看,石涛叠山之妙,确当得起‘奇峭’二字,又是孤本,荒废则太可惜了。”

后来,陈从周和黄汉侯、朱荔孙、朱江等人,又去过几次片石山房,在那里考证研究,并且对片石山房进行了实地测绘,绘制了片石山房假山的平面图和里面图,并且拍摄了假山的多张照片。1962年第02期的《文物》杂志上,陈从周发表了《扬州片石山房——石涛叠山作品》,正式对外发布了片石山房是石涛叠石遗作,并称之为“人间孤本”。

1990年,片石山房重修时,陈从周题写了“片石山房”,还专门撰书《重修片石山房记》,其记云:世之叠石能手胥工画,石涛高名,艺垂千秋,人所共鉴,欲求其构山之作,难矣,然余不信世间未有存者。曩岁客扬州成园林一书,非敢步武画舫录,留真况耳,其时终于发现片石山房考之乃出石涛之手,孤本也,小颓风范丘壑犹存,近吴君肇钊就商于余,细心复笔划本再全功臣也,石涛有知,亦当含笑九泉。

《扬州园林》成修复标本

1983年2月,陈从周先生的《扬州园林》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成为第一本介绍扬州园林的权威性专门著作,一部集艺术与工程于一体的学术专著,为扬州园林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也成为现在园林修复的依据。

在陈从周好友朱江先生处,记者看到一本陈从周签赠本《扬州园林》,全书由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总论,两万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扬州园林与住宅产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园林、住宅的设计手法与特征。第二部分是园林,以摄影142帧和实测图46幅,真实、充分、形象地反映了扬州园林的艺术及技术特征。第三部分是庭院住宅,以63幅实测图,反映了扬州住宅的布局、结构、材料的艺术及技术特征。第四部分是建筑类编,以59帧摄影说明了扬州建筑细部的造型和构造方法。

“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刊出了多幅珍稀的扬州园林图片,如清绘《扬州名勝图》、清拓《扬州棣园图》、清绘乔氏《扬州东园全图》等等。”朱江说,早在《扬州园林》出版之前,在1980年9月出版的《园林谈丛》里,就收录了《扬州园林与住宅》、《痩西湖漫谈》、《扬州片石山房》、《扬州大明寺》等篇文章。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弟子路秉杰说,《扬州园林》早在1964年就已经完稿,当时送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制版都已经好了,后因设计革命化运动被停止出版,直到1983年才正式出版。

“陈从周编著的《扬州园林》,成为我们现在修复园林住宅的标本和依据。”文物专家晏炳森说,马氏丁氏住宅、卢氏盐商住宅等由于历史或自然原因,都保存得不够完整,修复的依据就是陈从周的《扬州园林》,里面有完整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画作无偿

赠送扬州友人

除了园林专家外,陈从周还是一位画家,师从张大千。因为担任顾问一职,陈从周经常往来扬州,起初住在西园饭店,后来当做贵宾住进了当时扬州最好的宾馆大汪边招待所。房间内摆上画案,陈从周有空就画画,求他画画的人数不胜数。因此,他在扬州留下了多幅墨宝。

“先生对扬州有特别的感情,大半是扬州园林,还有一些好朋友。”路秉杰说,先生从不沾酒,但兴致来了就会写字画画,戏称“缴伙食费”,他画画不收一分钱,有求必应。他在给余东安属画的赠诗中写道“素笺未便论宽长,清尽晴窗半日闲。老夫卖文羞卖画,丹青只把结缘看。”

路秉杰说,陈从周先生很崇拜扬州八怪,自称是“扬州九怪”,曾自作诗云:“一路青青上柳条,春游谁计客程遥。泼城写得三竿竹,我此重来郑板桥。”

朱江先生说,陈从周先生为黄汉侯先生画过宋人工细花鸟册页,为梅派传人、京剧名家陈正薇画过折扇,为扬州博物馆蒋华女士画过“迎客松”横披,为中医名家夏雨生画过条幅……他画的画,均属无偿交游,兴之所至之作。

“陈先生也给我画过一把扇子,扇子上画的是一盆小巧秋菊,旁边却有一只煮熟了的金黄大螃蟹,特地题了我的名字,送给我,并和我打趣:‘我给你画螃蟹,秋天来你可要请我吃螃蟹哦!’我当时手捧扇子,连连点头说:‘行呀,陈先生你秋天来,我一定请你持螯赏菊。”周任如说,可惜,这把折扇没能保存好,毁在浩劫当中。

陈从周测绘园林一览表

园林部分

片石山房、怡庐、个园、蔚圃、小盘谷、逸圃、史公祠、匏庐、辛园。萃园、棣园、珍园、刘氏小苑、平园、大流芳某园、汪氏小苑、江西会馆花园、魏氏花园、容膝园等有照片无测绘图。

住宅部分

地官第12号、弥陀巷赵宅、丁家湾许宅、牛背井2号姚宅、汪氏小苑、大武城巷贾宅、小武城巷许宅、地官第12号某宅、大毛厠巷某宅、北柳巷68号许宅、永胜街40号魏宅、仁丰里刘宅、三元巷某宅、风箱巷杨宅、大东门毛宅、东圈门22号、玉井巷66号徐宅、丁家湾某宅、康山卢氏老宅,铰肉巷吴宅、石牌楼7 号汉庐、石牌楼24号林宅、赞化宫赵宅。

陈从周诗咏扬州

陈从周自认非诗人,一生作诗不多,而且随作随扔,唯一出版过一本诗词集《山湖处处》,直接关于扬州的诗有7首,本报特摘录4首如下:

游大明寺复至迷楼未上

茫茫尘海复何求,老去心甘汗漫游。

礼罢如来空色相,此生誓不上迷楼。

钱承芳属咏扬州为诗报之

溪山好处记同游,前度刘郎兴未休。

淮左名园归腕底,二分明月在扬州。

半醉半醒萦昨梦,亦痴亦慧说维扬。

自惭笔墨非名迹,收拾残篇续画舫。

西园偶兴

乡情未必胜客情,念年载酒往来频。

只缘淮左风光好,始信竹西诗酒亲。

细雨帘栊春寂寂,隔江灯火影沉沉。

南徐我亦经行地,摊卷舒毫写湿云。

立萃园桥,兼怀黄汉侯

情深一老影婆娑,小立河桥泪入波。

不见垂杨绾旧色,扬州池馆已无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