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是忽必烈犒赏士兵的盛酒器,后来做了百年的腌菜缸

 朕说历史 2020-11-26

元世祖忽必烈开拓了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疆域,作为开国之君,他当时正雄心万丈,气壮山河,于是命人制作了这样一件巨型酒器。
忽必烈下旨将大玉海置于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庆功时作为犒赏众将士饮酒的盛酒器。大玉海可“贮酒三十余石”,这样一件酒器,正好匹配蒙古人豪爽的性格。
盛世不常在,公元1368年,元朝已似风中之烛,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占大都,蒙古贵族仓皇逃往漠北,包括“渎山大玉海”在内的无数珍宝为明朝所得,此后大玉海一直放置在广寒殿内。

  明末清初,一场大火将广寒殿化为废墟,大玉海也遭到严重损伤,至今还能看到火烧时留下的裂纹。大火使玉海失去了昔日的光泽,从外表看和石瓮没有什么区别,当时正逢乱世,再没有人去注意一个破旧的石瓮。于是大玉海像废弃物一样,被遗忘在角落里了。

再后来,渎山大玉海遗落在西华门外真武庙中,道士们将其用以腌咸菜。

直到清康熙年间重修庙宇时,才被辅臣高士奇发现,可当时并没有立即追回宫内,仍旧留在真武庙中。
清乾隆年间,皇帝以千金相赐,才将渎山大玉海赎回宫内,安置在团城之上,并建玉瓮亭,还令40多位词臣各写诗一首刻于亭柱上,乾隆皇帝也亲自写了一首《玉瓮歌》刻于渎山大玉海的内壁以示纪念。当年乾隆皇帝只将渎山大玉海赎回宫内,但放渎山大玉海的石座却不知道为什么仍然遗落于真武庙内,并且遣人另外雕刻了一个石座安放渎山大玉海。

尔后有人又雕凿了一个石瓮安置于真武庙元代渎山大玉海的原石座之上以示纪念。自此,真武庙又被称为“石钵庵”。
20世纪60年代,真武庙因为破损荒废而改为民居,原来的渎山大玉海石座和后刻的石瓮于20世纪70年代被移到宣武门外唐代建的悯忠寺内,也就是今天的法源寺。
时至今日,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所描述的能放金杯的元代渎山大玉海的原配石座,依然留在悯忠寺内。但当年乾隆皇帝为什么没有留意玉瓮石座的下落,并将它一同追回,已成为难解之谜,致使二者至今不能两全。

  由于火烧、风化等损害,大玉海早已面目全非。

虽然乾隆皇帝先后四次调集工匠对玉海进行修复和琢磨,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渎山大玉海与元初玉海的艺术风格已不尽相同了,元代玉海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虽然渎山大玉海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元代玉雕了,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传世玉器,可谓“华夏第一玉瓮”,是我国艺术史上杰出的珍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