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缑乡探隐丨到许家山去看孔雀开屏

 乡土宁海 2020-11-26
“乡土宁海”  
品味宁海风情!
孔雀开屏(网络照片)

到许家山去看孔雀开屏

文/石村泉说 摄影/周衍平

孔雀: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在希腊神话中,孔雀象征赫拉女神。 在中国和日本,孔雀被视为优美和才华的体现。 对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来说孔雀是神圣的,它们是神话中“凤凰”的化身,象征着阴阳结合以及和谐的女性容貌。

静逸古朴的许家山石头村,一年四季有着不同风情,春赏花,夏纳凉,秋尝果,冬看雪。古有仙人造桥之传说,今之花山隧道的贯通终遂先人愿。交通的便捷使原古石村成为城里人常去踏石的大公园。

孔雀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孔雀山庄座落在许家山村的后山岗上,一条越野车比赛车道经过孔雀山庄。那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视野开扩。面向帽峰山相对而视,杜岙溪蜿蜒北流折东弯,北向盖苍山巍峨屹立。早上山谷流云缥缈,峡谷山村掩映。不远处梯田石浪,仙人屋就在旁边。晴天,白云朵朵空中飘,倩影幽幽山间游。傍晚,红日西降,彩霞满天。

在希腊神话中,孔雀象征赫拉女神。 

这么个好去处,原先却是田地荒芜,凄凉一片。许家山村村民叶修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放弃在天津稳定收入的模具厂,毅然决定回乡创办农场。那可是他少年时追梦的地方。荒芜多年的山地,不可耕种的砂石滩,叶修畅向村民一一承租,共有150亩。经过多方论证,专家认为这是块宝地,生态环境优美,很适合养殖孔雀。

 在中国和日本,孔雀被视为优美和才华的体现。 

说干就干,叶修畅远赴云南考察,学习孔雀养殖技术。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依然坚持他的梦想。经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孔雀基地初具规模,使之成为休闲、聚会、商务活动的理想之地,更是孩子们游乐的天堂。后继还将通过不断改进完善,使孔雀山庄成为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身的多功能农场

孔雀是神话中“凤凰”的化身,象征着阴阳结合以及和谐的女性容貌。

许家山孔雀山庄内现有观赏孔雀1百多只,6个不同品种,商品孔雀4百来只也可以出栏。十多亩的花田即将开花。山庄内石凳石桌遍布,围坐一起,品茶、烧烤、观山景,惬意得很啊!孔雀是世界上食用、药用价值极高的现代珍禽之一,叶修畅准备再引进三到五种不同的观赏孔雀,继续扩展生态养殖规模,把许家山孔雀山庄建成宁波乃致浙江省内闻名的孔雀王国。

孔雀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

找点空闲,陪着爸妈,带着孩子,约上朋友,到了许家山石头村,不可不来孔雀山庄噢!

来自许家山孔雀山庄的孔雀蛋营养价值高。   

孔雀是国家鼓励养殖的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有“水中老鳖,禽中孔雀”之说。经现代科技证实,孔雀肉营养种类齐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配比接近国际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模式,是优质蛋白质,肉质瘦,其脂肪、胆固醇、热量指标均优于普通禽类兽类及淡水鱼,达到新食品标准法规定的极瘦肉类标准。孔雀骨胳的骨钙含量高,钙磷比优于牛奶,与人奶钙磷比几乎一致,是优质补钙营养源  

许家山石头古村

许家山石头村全景图

许家山村位于茶院乡许民行政村,位于宁海县东部、茶院乡西部,距县城13.5公里。据村谱记载,南宋末年叶梦鼎的后裔叶大卿父子自东仓避乱自此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许家山位于山顶,周围都是山地,植被保护得很好,草木茂盛,古枫参天,翠竹亭亭,石景幽幽,炊烟袅袅,环境清静,走进许家山仿佛走进一个世外桃源,许家山最大的特点是原始、荒野之美,房屋很少用钢筋水泥等现代材料。全村绝大部分都是石屋,石屋的墙体材料用黑色玄武岩(当地人称“铜板石”)堆垒而成。许家山是宁波市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堪称石头王国。该村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石院、石墙、石巷、石桥、石路、石凳等组合资源,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等。许家山村的旅游资源划分为石屋古村、山地风光、地质公园、农耕传承四大区块,可打造成具有石村特色,集山村体验、文化交流、疗养度假、休闲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山村休闲旅游区。

 当前正是许家山芍药盛开的季节

 自驾路线:

  线路一:同三高速 → 宁海出口下 → 桃源北路 → 桃源中路 → 桃源环岛左转 → 沿海南线 → 茶院方向 → 分岔路口左转(注意路边的许家山旅游标牌,一直往前开)

  线路二::同三高速 → 宁海出口下 → 象山方向 → 转兴海路 → 沿海南线左转 →茶院方向 →分岔路口左转(注意路边的许家山旅游标牌,一直往前开)

  乘坐巴士:宁海客运总站 → 宁海汽车东站 → 乘坐开往茶院的中巴车 → 许家山


编辑: 白溪钓翁

审核: 桑洲梧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