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柱民俗专栏 | 八月十六度中秋

 乡土宁海 2020-11-26

天下八月十五中秋节。

宁海八月十六度中秋。

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

说法有三


宁海说

  传说张士诚发出的“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月饼信息,到了宁海已经是八月十六了,宁海是在八月十六之夜“杀胡人”的。为了纪念这一反抗元朝、摆脱压迫的日子,宁海就改在“八月十六度中秋”了。为了突出这一习俗的意义,宁海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俗成规例:八月十六之前,月饼可以提早上市;八月十六度中秋,商店大量供应月饼;八月十六一过,十七开始就不准有一只月饼上市。为遵守这一规例,过了八月十六,过去的“糕饼店”把积剩下来的月饼改头换面,加工为另一种饼,叫“太师饼”。


张士诚
台州说

  宁海古属章安,即台州,所以也从“台州说”。此说是“泥马渡康王”是在八月十六之夜,靠的是赵炳显灵,率神兵、起迷雾,挡住了南追金兵,用神马渡康王过了台州椒江。赵炳,东汉时浙江东阳人,能为越方,即善于禁咒术,生前治病救人,死后被奉为神灵。传说康王到了临安(杭州)即位南宋高宗之后,为感谢赵炳泥马救渡之恩,敕封赵炳为白鹤大帝,在台州各县建造白鹤庙祀奉香火。至今台州各地大村庄都有白鹤庙,作为境庙,白鹤大帝称为境主老爷。宁海也如此。八月十六既是“泥马渡康王”之日,又是白鹤大帝赵炳生辰,因此台州各地都是“八月十六度中秋”。


明州说

  明州就是现在宁波市。宁海与宁波毗邻,现今又是宁波市属县,文化渊源很深,节日习俗基本相同,故宁波说亦有影响。南宋有一位丞相叫史弥远,明州鄞县人,一说是明州定海人,定海就是后来的镇海。他是个孝子,每年中秋节都从临安赶回家来,与母亲、乡亲共度中秋节。有一年的中秋节,史弥远因特殊原因耽误了一天,八月十六日才回到了老家,他的家里人和乡亲们都在等着他回来过节,推迟到八月十六度中秋。从此,宁波地区是八月十六度中秋。

史弥远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圆人团圆,中秋节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过节,明月当空,就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发人节日遐思。


嫦娥奔月

  嫦娥偷灵药,最早见于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譬若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玉母,嫦娥窃以奔月。”

  《淮南子》叫“姮娥”,《搜神记》叫“嫦娥”,是否同为一人?嫦娥本名姮娥,名中的“姮”与汉文帝刘恒的“恒”同音,为避讳,在刘恒于公元前179年登上帝位后,“姮娥”被改为“嫦娥”。


  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位神箭手,另有《后羿射日》神话流传。后羿向西王母讨来不死药,被妻子嫦娥偷吃了,飞上了月宫,下不来,永远留在月宫里。传说江西宜春明月山就是当年嫦娥奔月的地方。

  传说月宫里只有一只终年捣药的玉兔,几只蟾蜍,一株高不可攀的大桂树,与嫦娥为伴,冷冷清清,谓之“寂寞嫦娥”。到了汉代,一个叫吴刚的老头儿学仙,有了过失,被罚砟月宫里那棵砟不断的桂树,吴刚只好一直留在月宫里砟那桂树。月宫里这才有嫦娥与吴刚两个仙人。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有关吴刚的记述:“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砟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在山西)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吴刚伐桂

  月宫虽然寂寞,人间却十分向往,把“月里嫦娥”奉为最美的女神,称月神。中秋祭月,中秋拜月,是人间女子的习俗,拜的就是月里嫦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拜月”,一直传为美谈。女子拜月,男儿赏月,这一民俗一直传承下来。

  《世说新语》有一则《月下戏》写神童徐孺子机灵的小故事,很有意思。徐孺子九岁时,大人们赏月,他在月下戏嬉,一大人问他:“假如月中无物(指传说中桂树阴影),是不是会更明亮呢?”徐孺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的。比如人的眼睛中有瞳子,没有了瞳子必定失明。”赏月也是老小同乐的习俗。

关于月饼的传说

  中秋赏月,少不了吃月饼。月饼是由古代祭月供品演变而来的。月饼的正面红印是唐朝初年开始有的。月饼的底面贴小方纸片是元朝末年增加的。今天的月饼,正面红印,底面小方纸片,两者都有,莫小看它,这是历史之鉴。


  唐太宗时,大将军李靖平定了东突厥,又大破了吐谷浑,凯旋回到京师长安那天,正逢上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时有一家在长安经商的胡商,特制一只彩色大圆饼,在正面盖上红印,献给唐太宗,表示祝捷。商人善于模仿,从此,中秋月饼的正面都有红印。


  元朝末年,江南人民不断起来反抗元朝残酷的民族压迫,江苏泰州有一书生张士诚,利用中秋节吃月饼的民俗,在坊间制好的月饼底面粘上一张小方纸,内写“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秘密传送。于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一夜之间,杀了驻在江南民间作威作福的蒙古兵,爆发了元末反抗运动,从而推翻了元朝的残酷统治。月饼正面红印象征反击入侵者的胜利,底面小方纸片象征反压迫抗争的胜利。


  月饼含有以史为鉴的丰富内涵。

  在中华大地,中秋节的习俗丰富多采:福建有中秋节“抛帕招亲”习俗;台湾有中秋节“偷菜求郎”习俗;苗族有中秋节“跳月得郎”习俗。

  为中秋节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叶柱

图片来源网络

□ 编辑:天明小子

□ 审核:白溪钓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您对“乡土宁海”公众号的支持。宁波东胜”赞助的“乡土宁海”是公益事业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