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好!宁海中学

 乡土宁海 2020-11-26

1
视频版(时长10分44秒)


2
文档版


开篇:

集体诵读: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朗朗书声中推出片名:您好!宁海中学

旁白: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这是一所根植“读书种子”方孝孺故乡,以方孝孺命名的正学小学初中部起步,左联烈士柔石参与创建并任教,国画大师潘天寿亲笔书信勉励,宁海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浙江省宁海中学!


第一篇:种子

旁白:

种子,传承孕育,遇土破芽;择沃土而成花海,立参天尉然成林;春华秋实,周而复始……

一颗革命种子在此生根发芽。1926年,军阀混战、列强环伺,一批共产党员和有志青年,怀抱救国理想回乡办学,建立了宁海第一个中共支部,成为全县革命活动的中心。自此,红色渗透在学校的根脉中,从组织发动亭旁起义,成立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到组建剧团、创办“铁笔”期刊宣传抗日;从组建鲁迅部队迎接解放,到三批一百多名学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以天下为己任”的辽瀚胸襟,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

一颗读书种子在此茁壮成长。初创时首开男女同校先河,增设革命课程;随之遭“遣散查办”,集体抗议并异地坚持;至抗战时辗转办学,迁慈云寺再迁黄坛;到三年困难时期,学生自带工具,开垦溪滩荒地120多亩“,抬着料桶过大街”成为师生最深刻的记忆。之后是恢复高考、易地办学、课程改革……读书种子的傲然风骨,风雨兼程中的朗朗书声,凝聚成了学校最可贵的办学精神。


第二篇:沃土

旁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培养出柔石、潘天寿、李士珍、等著名人士的正学小学起步;得大湖胡氏、刘膺古、郭学序等众多人士资助,在文脉浓郁的蒲湖试院立足;柔石楼走出了宁海的第一批学子,大礼堂前响起过蒋介石的训示,运动场上记录着宁海的重大事件,大樟树下的水井石槽映射出每天生活的投影……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家园,底蕴深厚而根脉相承。

1996年学校易地重建,260余亩的新校新颜,花开以锦、绿染四季;教学区点式布局,活动区国际标准、生活区功能齐全,宽带网连接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为一流的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的文化氛围“,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的多彩丰富,硬件软化、软件硬化”的环境营造,更是学子成长的沃土。


第三篇:园丁

旁白:

他们,是读书种子的播种人,也是教育园地的耕耘者。

蒋如琮、范金镳、包定等学者志士,创校建党,为追求理想不惜牺牲,奠定了学校的革命色彩;章广田、王育和、柔石等肩负使命,或为选址立案努力,或为坚持办学奔走,彰显了教育者的担当精神;戴秀廷、陈雅来、杨象富等甘于奉献,教书育人几十年如一日,可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最好诠释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学校现有教师170多名,其中省特级教师、市县名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占60%以上,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课程改革、选修开发、特色办学……时时探索着创新发展之路,学研结合、师生结对、家校联系……处处都有教师忙碌的身影。正是一代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才有了今天的枝繁叶茂!


第四篇:培育

旁白:

园丁、沃土,阳光、雨露。

立足于““以人为本”理念,秉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办学传统,确立“读书种子、品质公民”的育人目标和“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之校风校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幸福奠基。

希冀于“品质公民”追求,“重走‘三五’支队革命路”、纪念日讲座、国旗下宣誓、清明节祭扫烈士墓,革命传统精神永恒;新生军训、开办学生党校、组建校长助理团、志愿者进社区,不断丰富德育载体,构建学校的德育之光。

     致力于“读书种子”培育,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层次、三个领域、四大类别的全新课程体系,开发开设100多门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实施个性课表、分层教学、全员走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承古训、铭校誓、续文脉”,对特色课程群进行主题式开发,探索学校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第五篇:成林

     旁白:

满园桃李芬芳,成就学子之林。

建校至今,3.2万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出;近年来,高考上重点人数都在400名以上。从省政协主席王广宪到全国人大党委庞丽娟,从中科院电子研究所所长柴振明到新京报社社长戴自更,从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姜鹏到全国模范检察官”陈永明,从亚运会冠军陈昌川到首届浙江孝贤、原开封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其高,以及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储吉旺等优秀学子,在不同的岗位之上,为国家、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省一级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一项项省、市级殊荣;“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教育报的长篇专题报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丰厚果实,也是努力“更上一层楼”的起点。


片尾:

旁白: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寧“——家园、心血、学子的和谐一体。根植“读书种子”的深厚土壤,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的宁海中学正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以培养“读书种子、品质公民”的“宁中人“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描绘着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壮丽画卷。

您好,宁海中学!

视频:浙江“星美文化”(罗群星)

□ 编辑:水东居士

□ 审核:陈方梁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您对“乡土宁海”公众号的支持。宁波东胜”赞助的“乡土宁海”是公益事业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