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研究发现,优良的睡眠习惯,能够将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42%

 潇洒二爷 2020-11-26

最新研究发现,优良的睡眠习惯,能够将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42%

Good sleep behaviors lower risk of heart failure by 42 percent

睡了一个晚上的好觉,不仅使人神清气爽、手脚敏捷,还能把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42%

“美国心脏协会”的《循环》杂志,1116日发表了一个观察性研究,在20062010年间,观察了408802个英国人,年龄在37岁到73岁之间,得出了上述结论。

心力衰竭这种病情,全世界有2600万人遭殃,在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人体细胞时,就会发生,造成虚弱、疲乏、气短及其它症状。“梅奥医学中心”说,冠心病或者高血压毁损心脏,常常触发心力衰竭,而由于人体有防御机制,最初很容易被忽视。“美国心脏协会”说,起病之初,心脏会竭力“代偿”这种虚弱状态,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进行收缩,但时间一长,它就扛不住了。

夫妻俩因为旅行时差(jet lagged),白天在宾馆睡觉。

夫妻俩因为旅行时差,白天在宾馆睡觉

为了理解什么是“健康睡眠”,科研人员考虑了5个因素:睡了多长时间,昼夜节律(circadian,即这人是“五更鸡”还是“夜猫子”?),失眠(难以入睡或睡不了多久),打鼾和白天困倦。他们确定,睡眠最健康的人们,每天晚上睡78小时,起得早,很少或者从来不失眠,不打鼾而且从早到晚都不会过于疲倦。

他们让参加人员自己报告上述信息,连同有关心力衰竭的病史,还要经护士和检查号进行证实。

总而言之,最健康的睡眠习惯,会将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降低42%,即使在用糖尿病和服药等风险因素调整后亦是如此。祁禄Lu Qi)博士,文章作者杜兰大学肥胖研究中心主任,对《雅虎生活》说:这个发现最为重要。我们的研究首次将这5惯常行为结合起来,进行新的睡眠评分,也是第1次分析这个分数的心力衰竭风险,而以往的研究只分析单个行为,没有加以结合。

心力衰竭风险在起床早的人们中下降8%

他们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心力衰竭的风险,在起床早的人们中下降8%,在每晚睡78小时的人们中下降12%,在不失眠的人们中下降17%,在没有白天困倦的人们中降低34%

该研究是观察性的,采用自行报告数据,这种数据的可靠性要低一些。祁禄博士说:“我们还不能断定,比方说,一个人为什么会打鼾,也不能说打鼾本身引起心力衰竭。只能说它们之间有联系。”

他解释说:“健康的睡眠方式,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所裨益,可能通过好几个途径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例如,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健康的睡眠习性,可以改善脂质体(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减轻慢性炎症。”

祁禄博士说,不过,人们可以调整生活方式以改善睡眠质量,比如锻炼身体,不再使用含有尼古丁的产品,这种存在于香烟里面的麻醉剂,一直被认为与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有关。“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中心”的科研人员说,可能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稳定情绪的作用,“是一个自然过渡到睡眠很重要的认知过程”。

年龄18至60岁的人每晚至少要睡7个小时

蒂莫西·摩根泰勒Timothy Morgenthaler)博士,“梅奥医学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告诉《雅虎生活》:“人为什么要睡觉,最流行的理论是,大脑要彻底清除一天中所产生的‘废料’。这类毒素是代谢的副产物,聚集在脑细胞之间的间隙里,而通过睡眠,它们被清除掉了,脑细胞得以恢复正常。”

他说,睡眠质量不好,与许多疑难杂症有关,比如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病:“例如,睡眠不良会加重炎症,又会引起动脉硬化,已经是证据确凿。”

“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说,年龄在18岁至60岁的成年人,每天晚上至少要睡7个小时,超过60岁还要加睡12小时,小孩子也要加睡这么多。该机构还建议,睡眠的时间要固定。专家认为,如此可以训练人体生物钟,使人一觉睡醒和飘然入睡(drift off)都更加容易。要在一间黑暗无光、环境舒适的房间里沉睡,睡觉之前不要大吃大喝,不喝咖啡不喝酒。

打鼾是一种不良的睡眠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