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过了暴涨的中国太保,怎么办? 先看百万实盘,从10月26日开始公布百万实盘至今,收益8.3%。运气...

 墨子语 2020-11-26

先看百万实盘,从10月26日开始公布百万实盘至今,收益8.3%。运气成分很大,大家不必当真

这几天中国太保高歌猛进,很多朋友过来向大富翁祝贺,也顺便发牢骚,无外乎'当时你推荐的时候,我觉得还会跌,所以就没买'、'我买了一点,中间获利卖了,没想到竟然还会涨'。那么现在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好,那么现在怎么办呢?大富翁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

中国建材我是6元附近推荐的,现在11元左右,长江电力我16.8开始推荐一直到18元,现在20元左右,中国神华我是16元附近开始推荐,现在18.9元,类似的还有华能水电、万科、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我27左右买的融创,买完就涨,到了33.5元,很多人羡慕说我买到了最低点,现在融创29元,你会买吗?

我经常在微信群和知识星球发实盘和交易记录,首先声明绝不是荐股,因为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买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买完就跌,跌很久很深的那种,所以大家有了大富翁都买了,那我再等等吧的习惯。

可是真的在我买之后再跌,你就敢买了吗?

我是从66左右介入中国平安的,经历了买进、卖出、再买进、再卖出总共四个循环后才开始只买不卖,从66一路买到90,然后从60再一路买到66,今年最低到了64元,整个雪球除了五个以内的铁粉,粉丝量大点的都鸦雀无声,大家都认为中国平安只值50元,40元,甚至一文不值。

因为保险太复杂了,看不懂,风险太高了。

其实我知道很多说保险看不懂的人压根就没有看过,只是听别人说'保险太复杂,看不懂',自己就跟着说,或者是闲得无聊拿出来瞅几眼,发现没看懂,直接得出结论:保险看不懂,太复杂了。

大量的这样的人存在,给了保险股极低的估值,也是我们坚守保险股的投资者的幸运。

我自己学保险股,前后大概用了将近四个月时间,每天学习十个小时以上,看了两百份左右的研报,四五十份财务报表,写了几十篇文章,现在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面还有一个'保险系列',记录了我从小白到理解保险的全部过程。

当然了,至今把这个系列看完的人极少。

我倒不是说我厉害,相反,作为一个深度研究消费行业的投资者,我错过了整个消费板块,五粮液我50买,70卖,最高涨到279,泸州老窖100的时候,公司举行了一个产品说明会,我当时断言,公司真够够的了,结果涨到了200元,其他白酒就不说了。

双汇发展22我清仓,涨到了64.81元。

我在消费行业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并一度在雪球有点名气,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我,认为我根本不懂消费股。

在连锁药店行业和互联网大健康也是一样的,我看空的股票大多数都是翻倍,再翻倍。

我错过了很多暴涨的股票,但是不影响我赚钱。即使在今年最困难的时候,我也说,我知道我一定赚钱,就算账面是浮亏的,我依然认为我赚了至少20%。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你必须:明确知道自己买的筹码价值多少钱,这个价值是自由现金流折现值,而不是市场的报价,这是投资的锚。

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你必须:明白哪些收益的内生性增长带来的,是一定能赚到手的,哪些收益是市场估值变化带来的,可遇而不可求,除了提供流动性并扩大我们的收益率,别无用途。

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你必须:戒除贪婪攀比之心,不要总想着买到最低点,卖到最高点,买的比别人低,卖的比别人高,把自己的自信建立在收益率曲线上,说实话,非常foolish。

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你必须:明白没有任何一种交易系统是完美的,必然有利有弊,好的交易系统是在长期的投资中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非常高确定性的收益。我们采用一种交易系统,就'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你必须熟悉你的交易系统,这样才不至于在面对'其弊'的时候怀疑自己的投资根基,从而放弃。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就是商业模式、财务分析、企业分析、产品分析、估值,建立组合这些。如果你非要去问,为什么小鹏汽车能市值500亿,为什么中国平安涨不过新华保险,为什么中国平安涨了一个点而不是两个点,那么巴菲特也拯救不了你。

问市场,你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就犯了原则性错误,忘记了市场是个疯子,你问疯子为什么,那只能证明你疯了。

很多人喜欢怼人'哎呀,你好牛,市场比你笨好不好?',在这些人眼里,股价都涨了,那肯定是好公司,不买股价涨的公司,难道买股价跌的公司吗?

有很多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价格说明一切,那还分析个屁啊,追涨杀跌走起!

巴菲特本人对充斥学院研究的有效市场理论不屑一顾,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必要学习那些有效市场理论,他曾调侃道:'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会在大街上手提马口铁罐到处流浪。'他强调:'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贝塔值、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是新兴市场。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无所知。 当然我的这种看法与大多数商学院的主流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些商学院的金融课程主要就是那些东西。我们认为,学习投资的学生们只需要接受两门课程的良好教育就足够了,一门是如何评估企业的价值,另一门是如何思考市场价格。'

巴菲特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而是经常无效的。他持续战胜市场的原因是远比'市场先生'更加了解买入的公司并能够正确估价,从而利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差异获利。

曾经有一则小故事这样讲述了有效市场理论的无效:两位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经济学教授在芝加哥大学散步,忽然看到前方有-张像是10美元的钞票, 其中一位教授正打算去拾取,另一位拦住他说,'别费劲了, 如果它真的是10美元,早就被人捡走了,怎么会还在那里呢?'就在他俩争论时,一位叫花子冲过来捡起钞票,跑到旁边的麦当劳买了一个大汉堡和一大杯可口可乐, 边吃边看着两位还在争论的教授。

相当多的投资者认为,市场总是有效的,只有短暂是无效的。大富翁说,市场总是无效的,只有短暂是有效的。因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当价格和价值相一致的时候就是有效性,这种时间点很短。

认识市场要分清楚微观和宏观,短期和长期,我们上面说的就是微观,正是大量的微观无效性导致了宏观的有效性,正是短期内市场大量的无效性导致了长期的有效性。

拒绝直线思维,学会用矛盾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拒绝机械主义,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拒绝形式主义,学会分析表象背后的原理,拒绝形而上学,学会用发展的思维看问题。

说到底,投资是一个人对世界认知的变现。我自己写的书《理性的投资者》(尚未出版)就是一本从哲学角度、概率角度、商业角度看投资的书,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很难取得长期的成功。

说很难是因为假如一个傻子进入股市,十年十倍的概率只有100万分之一,但是只要基础大,比如一个亿,那么就会有100人傻子跑出来,他们会写文章《如何从股市实现财务自由》、《我的'股神'之路》等等,并摘取金猴奖的桂冠,接受剩下傻子的膜拜,鼓励后来的傻子们前赴后继。

当后来的傻子们遇到挫折,怀疑系统的时候,伟大的股神光辉形象就开始进行真人展示,'你看,我就是这么成功的,你怎么就不行呢','迫使'质疑的傻子们一起疯狂。

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股市还真不行,因为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傻子,而当一个傻子知道自己是傻子的时候,他就不再是傻子了。

想太少看来是不行,想太多可以吗?好像也不行,在数据和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想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实在太容易了。

比如在今年疫情期间,有人是这么推论的:武汉有疫情,武汉有樱花;日本有疫情,日本有樱花;华盛顿有疫情,华盛顿有樱花。所以疫情是樱花带来的,我们要消灭疫情,就得消灭樱花。

大家一看就笑了,这也太扯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多人靠扔骰子买彩票,很多人根据K线图去买股票,有些人根据北上资金的交易去买股票,有些人根据筹码理论去买股票,还有的人根据股价昨天的涨跌推理今天的股价涨价,等等,其本质是一样的。

不想不行,想太多也不行,那怎么办呢?抓住食物运转的根本原理,忘记或者避免无关紧要的信息干扰和诱惑,戒除贪婪之心。

对于投资,我们只要设置合理的盈利预期,记住价值决定价格,平时的研究聚焦在价值上面,在合理估值后买进,只利用市场先生的流动性而不是跟随市场先生的脑子,时时刻刻保持认知的进化力,那么一定会又富有,又长寿,又快乐,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至于市场先生的报价、股价在下一分钟的变化,或者宏观经济的数据,都不是我们要关心的,相反,是我们极力避免去做的,因为这样的事情不仅毫无益处,还会消磨我们的时间,降低我们的智慧和生活品质。

投资本不难,庸人之扰之。

我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太保(SH601601)$   $中国人寿(SH6016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