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谁最受益?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作者:一朝风月

来源:布瑞克 农产品期货网

去年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政策频发,其中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先后落地,激起了国內玉米市场一波又一波震荡行情出现。众所周知,玉米深加工补贴降低了玉米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也激发了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那么实际上国家制定的玉米深加工政策到底对谁最受益呢?笔者根据掌握的数据分析如下:

图表1. 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情况


2016年东北三省一区实施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在100-300元/吨,从公示的企业来看(内蒙古、黑龙江暂未公布)对象多为大型加工企业,一方面可以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另外一方面通过补贴降低大型加工企业的成本也有利于行业产能的进一步集中,而从已经公布享受加工补贴企业的产品情况来看,玉米淀粉加工企业数量明显偏少,而酒精企业则明显占优势,这与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格局分布有关。


据了解,目前国內大型玉米淀粉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而大型酒精加工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如果补贴过多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将会导致东北地区淀粉价格过低,打压华北地区淀粉价格,

所以这次补贴占到“便宜”的主要是东北酒精加工企业。

通过我们梳理发现,酒精加工企业便宜的不是一点点,8月份财政部公布《关于恢复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通知》提到“自2016年9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同时退税清单显示,享受出口退税的深加工产品中醇类也明显占优势,而同为深加工产品的淀粉糖类则未能享受到同等待遇,分析其中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为何酒精企业更受“偏爱”? 

图表2. 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清单


数据来源:财政部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

经过测算,目前国内玉米酒精产能约500万吨左右,实际酒精产量在350万吨左右,相比淀粉动辄产能过剩1000万吨以上无疑好上许多,酒精企业经过残酷的行业整合后,目前产能已经相对集中。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需达15%,燃料乙醇年利用总量需达到1000万吨,而2015年中国燃料乙醇利用总量约为210万吨,目前国内纤维素燃料乙醇发展仍未成熟,燃料乙醇供应依然主要依靠粮食燃料乙醇和非粮燃料乙醇,从行业角度来看,玉米酒精行业增长动力更足,在发展前景上更有优势。

图表3. 玉米酒精加工企业分布


数据来源:布瑞克

从玉米库存结构来看

目前玉米库存庞大是个大问题,据布瑞克监测,国储库存玉米停止拍卖后仍有将近有2.36亿吨库存,从库存结构来看,2012年产玉米339万吨这部分已经不能用作饲料了,也不适合加工淀粉,只能用于酒精加工,2013年产玉米有2763万吨,这部分营养流失严重,按照我国《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长江以南稻谷的储存年限是2—3年,玉米1—2年,豆类1—2年;长江以北稻谷储存年限是2—3年,玉米2—3年,豆类1—2年,这部分玉米也将临近沦为超期玉米,2016年中央企业入市收购,2012、2013年产共计3000万吨玉米出库难度日益加大,甚至不排除低价定向销售给加工企业,这对于酒精加工企业来说是潜在的“廉价”原料供应。

图表4. 临储玉米库存情况(截止10月12日

数据来源:布瑞克

从加工产品的角度来看

图表5. DDGS月度进口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从原料加工角度来看

1吨玉米可以加工0.7吨玉米淀粉,而需要3吨左右的玉米才可以加工1吨酒精和0.8吨DDGS,在面临库存压力下,酒精无疑消耗更大,另外酒精的副产品DDGS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据了解,近年国内玉米价格高企,导致DDGS进口量大增,2015年DDGS进口达682万吨,抑制了国内玉米消耗,2015年商务部宣布9月1日起将大麦、高粱、DDGS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DDGS有所进口放缓,2016年1月商务部宣布对进口美国的DDGS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市场在政策风险压力下进口再次减缓,9月份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正式落幕,最终以提高保证金的形式变相提高进口成本,2016年1-11月我国DDGS进口量为299.6万吨,同比减少53%,DDGS供应缺口逐渐转向国内,DDGS接连享受政策红利,同时也给国内酒精行业发展带来利好,目前酒精行业加工利润已有明显好转。

更多阅读:(点击 ☟ 文字即可阅读)

玉米日报(1月9日)| 玉米价格涨跌互现

玉米 |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东北玉米收购价正“破七寻六”!

节前华北玉米震荡下行仍是主基调!

东北玉米市场“年味”渐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