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机与嬗变:疫情对蔬菜产业的影响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AGDATA

作者:徐洪志

采编:花生

布瑞克新媒体出品

全国批发市场蔬菜价格指数

摘 要

产区滞销与销区涨价并存:疫情和随之而来的隔离封锁措施同时影响了蔬菜的产区和销区。蔬菜作为典型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路途损耗大,成本高,且多数不耐储存,受疫情影响较为敏感。一方面产区蔬菜积压,发生大范围的滞销;另一方面以中心城市为代表的销区则供应趋紧,价格上涨。
 
抑制疫情和保供应之间的政策权衡:蔬菜市场能否和何时恢复正常,短期内要看上述保供应政策及时落实到位,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疫情尽快得到控制,当前的隔离封锁措施从而得以放松和取消,才能为蔬菜生产流通提供正常的发展环境。在疫情结束之前,蔬菜产业将始终面临抑制疫情和保障正常生产运输之间的政策权衡。
 
疫情之后的产业嬗变: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重创了蔬菜行业,但也催化出了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我们预计疫情结束之后,蔬菜产业有望出现的变化包括:智慧种植的推广普及、设施蔬菜比重提升、蔬菜加工率的提高、销售渠道简化和优化、蔬菜流通信息化和电商模式的普及等。

正 文

1. 中国蔬菜产销和物流格局

在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蔬菜产业的影响之前,先看一下蔬菜的供需形势。按2018年数据,中国蔬菜年产量约为7亿吨,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其中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四川、湖北、湖南7省产量合计超过3.8亿吨,所占比重合计超过50%。其中山东、河南、江苏和河北产量所占比重合计在40%左右,为国内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和输出基地。
 

 
蔬菜产销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每年都有近亿吨蔬菜产品跨省远距离运输,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是主要销区;其中广东年净调入量超过1000万吨,为蔬菜供应缺口最大的省份;山东和河南则每年净调出蔬菜2000万吨以上,河北、江苏、贵州和广西年净调出量也超过1000万吨。此外,各省内部的蔬菜物流是从周边地区向各大中城市调运。按2018年数据,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总人口为2.4亿人,蔬菜供应缺口合计约为1亿吨,均需从省内及国内各地调运。
 


2. 疫情对蔬菜生产和运输的影响

疫情和随之而来的隔离封锁措施同时影响了蔬菜的产区和销区。蔬菜作为典型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路途损耗大,成本高,且多数不耐储存,受疫情影响较为敏感。一方面产区蔬菜积压,发生大范围的滞销;另一方面以中心城市为代表的销区则供应趋紧,价格上涨。

进入2月以来,随着疫情加重,各地隔离封锁和物流管控措施不断升级,对蔬菜产区的冲击体现在以下方面:

生产供给方面:部分地区为防控疫情,暂停蔬菜收获并关闭蔬菜加工企业。如江苏启东暂停大葱收获、浙江部分地区暂停菜花收获、山东个别生姜大葱加工企业暂停工等,直接降低了蔬菜特别是商品蔬菜的供给能力。

物流运输方面:各地封村断路措施对蔬菜外运产生严重干扰。此外,蔬菜运输大多数由私营货车承担,相当多地区即使不实行封锁措施,也面临司机担忧疫情,不愿意出车运菜的问题。结果就是运力减少,运输成本直线上升,一般估计从山东到北京的物流成本较往年同期上涨了20-30%。

人力成本方面:在禁止人员出入的情况下,经销商入村收购蔬菜需要委托经纪人或者直接雇人代收并搬运出村,然后才能分选、整理装车,额外支付人工费用。在多数地方限制人员聚集的情况下,蔬菜采摘、分选、整理等劳动密集型工作难以规模化展开,只能通过延长工时来完成,从而推高人力成本。

在以上不利因素影响下,蔬菜滞销现象迅速增加。据布瑞克农业大数据统计,当前滞销农产品总量超300万吨,多数为蔬菜产品。从分布地域上看,蔬菜滞销现象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已不局限于传统产区,也不局限于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其中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较为严重。从调运路径上看,无论是跨省长途调运,还是省内蔬菜物流都遭遇严重阻碍。产地菜农被迫销毁收获蔬菜事件屡有发生。

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控导致供给偏紧,以及上述各环节成本费用提高,城市菜价出现明显波动。2020年1月,全国批发市场蔬菜价格指数为108.67,环比上涨23.3%,同比涨幅9.6%。进入2月份后,菜价仍继续上涨。截止2月19日,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8元/公斤,相比1月份均价4.9元/公斤上涨了17%。预计2月均价环比上月涨幅不低于20%,整体水平将创近年来新高。

3. 复杂的政策环境:抑制疫情和确保供应之间的权衡

为解决菜价上涨和供应紧张问题,近期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文件,要求确保蔬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其政策要点包括:

◆ 各地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蔬菜主销区和疫情较重地区把保障蔬菜市场供应纳入辖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结合冬春蔬菜生产特点,统筹安排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南菜北运和北方设施蔬菜重点地区适当增加产品供应。特别是适当增加速生蔬菜生产。

 严格执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畅通;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维护“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

 积极协调产区和销区构建稳定的对接关系,确保重点地区特别是武汉、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蔬菜产品有效供给等。

 组织批发市场积极采购滞销果蔬;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蔬菜产品线上收购。
 

蔬菜市场能否和何时恢复正常,短期内要看上述保供应政策及时落实到位,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疫情尽快得到控制,当前的隔离封锁措施从而得以放松和取消,才能为蔬菜生产流通提供正常的发展环境。在疫情结束之前,蔬菜产业将始终面临抑制疫情和保障正常生产运输之间的政策权衡。

截止2月20日上午10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经确诊74675例,治愈16245例,死亡病例2121人。主要疫区除湖北外,其他确诊病例在千人以上的省份还包括:河南、湖南、广东、浙江。钟南山团队建立的预测模型表明,将国家强力干预措施和春节后务工人员返程高峰两个变量纳入考量后,2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将达到峰值。从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来看,湖北已经连续7天下降,湖北以外地区则连续17天下降,2月19日湖北新增确诊数量首次下降到1000以下。这表明疫情拐点已经越来越近。尽管如此,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地防控措施也丝毫没有放松,甚至有继续升级加码迹象,对蔬菜市场各环节的影响也在继续发酵。

例如,湖北省自2月16日起,要求该省内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所有非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一切群众聚集性活动一律停止。湖北以外地区也普遍实施了程度不等的居民区封闭管理措施。以上措施将继续推高蔬菜物流成本,尤其是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终端“最后一公里”的各项成本费用。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各部门为保障蔬菜生产运输采取的各项举措难以完全实施,市场将维持紧平衡状态,蔬菜价格在短期内仍难回落。
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蔬菜产能过剩,供应能力充足,疫情的影响只能是阶段性的。预计最迟第二季度疫情将得到基本遏制,各地防控隔离措施陆续放松并取消,若无重大气象灾害,市场秩序将逐步恢复正常。2020年蔬菜生产仍将呈现稳中有增、供应略宽松的局面,蔬菜价格将在夏季冲高回落,下半年走势有望低于去年同期。
 
4. 疫情之后蔬菜产业的嬗变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如同一场飓风,重创了蔬菜行业,但也催化出了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我们预计疫情结束之后,蔬菜产业有望出现以下变化:

 智慧种植的推广普及:蔬菜的传统种植方式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由于防疫的需要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发展空间日益受限。未来蔬菜生产的新设备、新机械将会逐步推广,包括新型传感器的研发投产、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植保无人机、5G网络、北斗导航等,蔬菜生产将逐步进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

 设施蔬菜比重提升:由于种植管理方式的不同,露地蔬菜受此次疫情的影响要明显高于设施蔬菜。面对疫情导致的菜荒,设施蔬菜易于隔绝外界影响、能快速、多茬、连续生产的诸多优势再次凸显。我们预计设施蔬菜在整个蔬菜生产布局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城市周边的发展将得到强力追捧。
 
 蔬菜加工率的提高: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提高蔬菜加工率,以减少损耗,应对和缓解因突发事件导致的积压滞销困境。其中包括:建设田头预冷、净菜加工等商品化处理设施,特别是在外销量较大的产地和大中城市郊区,按菜地面积和商品化处理需求,配置相应的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以及清洗、分级、包装等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扩大销售半径,增强市场调剂能力。食品加工企业与蔬菜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上市旺季进行深加工,制成腌制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与保鲜蔬菜等,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蔬菜附加值,特别是出现蔬菜“卖难”时尽可能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

 销售渠道简化和优化:疫情结束后,蔬菜市场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各种减少物流层级的销售模式将得到大力发展,其中包括蔬菜田间初级加工+绿色蔬菜直供社区模式、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的“农超对接”模式、建设“场地挂钩”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等,从而简化和优化蔬菜产品的销售渠道。

 蔬菜流通信息化和电商模式的普及:疫情期间为解决蔬菜滞销问题而搭建的线上平台将得到长足发展,有望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蔬菜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全国蔬菜主产区和主要批发市场,实现产销对接和市场监测预警。同时,疫情爆发和隔离措施使得传统交易线下难以实行,而网上买菜成为主要的采购方式之一。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电话推销、社区门店连锁、冷链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将会在蔬菜销售环节得到进一步推广,如盒马生鲜、京东7Fresh、叮咚买菜等业内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