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谣言”能令万达股票和债券遭抛售

 谭浩俊 2020-11-26

21日上午,万达旗下A股公司——万达电影暴跌9.87%,逼近跌停。除了在股票市场遭遇暴跌之外,在债市与万达相关的债券也在下跌。中午,万达集团发布声明回应称,有市场传言,今日网上有人恶意炒作建行等银行下发通知抛售万达债券一事,经了解建行等行从未下发此类通知,网上炒作属于谣言。万达集团特此郑重声明,万达集团经营一切良好,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一点影子,可能也不会掀起这样的谣言。更重要的,万达在辟谣中,也没有使用诸如运用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等字眼,而只是要求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无疑也给了投资者更大的想象空间。而投资者抛售万达影院股票,也决不是针对万达影院,而是万达集团。因为,债券市场与万达相关的债券也出现了下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为什么一个“谣言”就能让万达的股票和债券出现大量抛售呢?很显然,这可能是投资者对万达信心下降的表现。如果万达经营状况良好,运营通畅,区区谣言应当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不会影响投资者对万达的信心。

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尽管万达在经营方面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首富的帽子也一直戴在王健林的头上。但是,一些不利于万达的消息也时常出现在媒体上面,如收购马德里项目失败、有关方面负责人公开表示国内有些企业负债率很高却到国外频频收购体育项目等。更重要的,作为地产大亨,面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企稳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开发企业的资金链,使部分企业资金链出现了紧绷。尽管万达资金实力雄厚,其大进大出的格局,以及较高的负债率,也难免会使资金状况出现变化。自然,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让投资者感到惊慌。

需要注意的是,万达自启动私有化以来,原本希望通过在香港退市再到A股上市,募集更多资金,用于万达的扩张和新领域的开拓,但是,由于A股市场迟迟进不了状态,导致新股发行很难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甚至出现新股发行节奏稍稍加快,就受到很多批评和质疑的现象。殊不知,从去年开始的新股发行,大多局限于一些小盘股,若干只新股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股募集的资金量。而万达又是一个规模非常庞大、需要募集的资金量非常多的企业。如果要想在A股上市,至少目前没有多大希望。就算是借壳上市,可能也很难得到批准。如此一来,回归A股上市也成了加剧万达资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想到乐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从“大富豪”变成“穷光蛋”,从钱花不完到需要出售资产维持生存,从到处铺摊子到一个摊子也转不动,原来大企业也不是船大风险小、船大就坐得稳。关键要看船上装的是什么,船是用什么做的,掌舵者是谁,能抗多大的风浪。如果徒有体量,而没有质量,也是没有多少抗风险能力的。那么,投资者在“谣言”下疯狂抛售万达影院的股票和债券,是否也想到了乐视,值得关注。

应当说,从万达的经营理念和扩张方式来看,与乐视还是有较大区别的,王健林的行事风格也与贾跃亭不太一样。但是,万达扩张的步伐也是非常快的,进入的新领域也是比较多的。在地产板块从香港退市以后迟迟不能在A股上市,也不能不让投资者对万达的资金链产生担忧。而且,伴随着万达地产的商业百货等,也在电商的强烈冲击下,正面临严峻考验。相关信息也显示,万达正在这些方面收缩战线。问题在于,收缩战线也不是想收就收、想缩就缩,也需要有人接盘、有资金支撑。也就是说,万达的结构调整也是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谣言”的杀伤力就会变得更大,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会更大。

万达是否遇到了风险,我们不敢妄下结论,但是,一个“谣言”就让投资者如此恐慌,还是值得思考的。作为国内最为知名的民营企业之一,万达受到的关注也是很少有企业能够相比的。正是因为受到的关注太多,其任何一个负面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比一般企业大,更别说银行抛售万达债券这样的事了。面对此起事件,也希望相关金融机构不要真的做出抛售万达债券这样的事,而是更多的通过协调方式,解决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毕竟,万达的影响是很大的,其涉及的各类债权债务也是很多的,一旦出现挤兑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会相当大。对万达来说,如何正面回应“谣言”,如何让投资者相信,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