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廉价救命药不能靠“特事特办” 而要靠“将心比心”

 谭浩俊 2020-11-26

廉价救命药不能靠“特事特办” 

而要靠“将心比心”

谭浩俊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研究员

消失了那么多廉价救命药,冒出了那么多换了马夹的高价药,不能不引起深思。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影响“美好生活”的一道难题,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好这道难题。

李克强总理近日对媒体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他在指示中指出,“白血病患儿缺药将使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将心比心,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切实缓解患儿家庭的‘用药之痛’。”

廉价药短缺,甚至断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关方面也曾公开表示,要加大廉价药、特别是廉价救命药的生产和供应力度,确保患者不因廉价药品短缺而失去医疗保障,或者加重看病负担。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廉价药短缺的矛盾一点没有得到缓解。相反,出现了许多新的廉价药短缺现象。

可以肯定,在总理的“干预”下,治疗白血病的这款廉价药,马上就能“特事特办”、送到患者的手中了,但是,其他方面的廉价药,能否也能“特事特办”,送到患者的手中呢?是否每款廉价药都要总理批示呢?显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特事特办”,当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关系重大、矛盾激烈、时间紧迫的问题,需要通过“特事特办”才能解决好。但是,对许多看起来不是那么重大、矛盾也不是十分激烈、时间不是十分紧张,却也事关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廉价药,总不能也要靠“特事特办”才能解决吧。很显然,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将心比心”,将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一样对待。

事实也是,由于廉价药盈利空间小,愿意生产的企业少。特别在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治理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愿意生产廉价药的企业更少。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廉价药的“含金量”,纷纷将廉价药改头换面、换上“新药”的马夹,导致相当一部分廉价药从市场消失。不仅如此,有关方面在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时,也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廉价药“网开一面”,而是也象高价药一样,实行低价中标,进一步促使企业放弃廉价药、选择高价药。自然,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矛盾越来越激烈了。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显然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关方面不能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廉价药短缺的问题,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就会打折扣、受影响。其中,能否遏制廉价药通过换马夹变成高价药现象,也是解决廉价药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决不只是为了财政减负、为了减少药品浪费,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如果改革加重了老百姓的看病负担,甚至让百姓看不起病,这样的改革就值得深思。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如何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百姓看病负担偏重、廉价药逐步淡出市场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现行的医改制度进行会诊,把已经出现的问题解决好,把可能出现的矛盾化解掉。

在廉价药供应方面,是否也能象解决住房问题一样,建立保障药机制,选择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承担一定的廉价药生产任务,以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则给这些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减轻企业的盈利压力。而医院和药店等,也必须有充足的廉价药供应,坚决杜绝用高价药替代廉价药现象的发生。

从总体上讲,廉价药必须是整个药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要参加到医保体系中的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有几类廉价药。而相关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也要依据实际,对廉价药实施重点倾斜,比如设定廉价药价格区间,凡区间范围内的药品,不完全按最低价中标,且必须给企业留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将高价药与廉价药搭配采购等。只要相关方面密切协作、共同配合,是能够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廉价药不能退出市场,也不应该退出市场。特殊情况下,可以“特事特办”,但更多情况下,需要“将心比心”。

谭浩俊【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