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上资金撤离贵州茅台为哪般

 谭浩俊 2020-11-26

原创

北上资金撤离贵州茅台为哪般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贵州茅台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突破万亿市值的公司之一,而且,近两年来,贵州茅台受到资金青睐的消息一直不断,贵州茅台的股价也是一升再升,从2015年的最低谷——160元/股,一度突破了800元/股,创造了近年来A股市场的一个奇迹。然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贵州茅台似乎出现了转折,炙手可热的景象似乎在衰退,甚至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

半年报显示北上资金正在撤离

  贵州茅台的2018年半年报于8月1日晚间出炉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333.97亿元,同比增长38.06%,净利润157.64亿元,同比增长40.12%,继续保持了2017年以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高增长现象。不仅如此,上半年账面货币资金800亿元,也显示出实力强大、资金实力雄厚的良好格局。

  然而,另一种景象又似乎不能不引起投资者关注,数据显示,沪股通连续5日减持贵州茅台,累计减持金额超过12.42亿元。这可是今年以来,北上资金首次以这样的方式和节奏减持贵州茅台的股票。加上今年以来,证金公司也在持续减持贵州茅台的股票,仅今年以来就减持了1473.63万股,持股量也已经由最多时的3700万股减持到目前的不足700万股。贵州茅台是否真的到了一个转折期,曾经的炙手可热,是否也象换股一样,到了需要换词来形容贵州茅台处境的时候了。

  伴随着北上资金的撤离,以及证金公司的减持,贵州茅台的股价会不会继续保持高位不变,甚至高位上涨,也确实到了一个需要重新评估、重新判断的时候了。因为,贵州茅台股价的快速上涨,并一度突破800元/股,就让很多人对其难以理解。北上资金的撤离和证金公司的减持,是不是对这种“难以理解”的解释,或者说是证明,也到了可以关注和重视的时候了。至少,贵州茅台的热度开始下降。

大热中的几个冷问题

  贵州茅台之热,可以说热得烫手。不仅热得烫手,可能已经热坏了不少投资者的手。因为,从前年年底的280多元/股上窜到800元/股,不知让多少人产生心力交瘁的感觉,让多少人既兴奋又后悔,兴奋的是赚钱了,后悔的是卖早了、买少了。然而,大热的背后,却也出现了一些冷问题。

首先,为什么股息率越来越低?众所周知,股息率是衡量一家上市公司分红效率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股息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运行效率、分红水平越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强。反之,则越弱。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股息率能够不断提升,一定会特别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然而,从贵州茅台的情况来看,高利润、高营收的背后,却出现了股息率持续下降的现象。2015年为2.54%,2016年下降为1.72%,到了2017年,更是下降为1.58%。殊不知,在A股上市公司中,股息率超过10%的公司也很多,最多的高达16%左右。贵州茅台的股息率原本在上市公司中就不是很高,还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就显得有点难以理解了。

其二,为什么营销费用那么高?数据显示,上半年,贵州茅台的销售费用高达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79亿元同比大增59.52%。一方面,显示出贵州茅台到处缺货、到处断货,为了防止恶意涨价,贵州茅台需要采用各种手段遏制经销商的涨价行为,甚至市场上假茅台遍地都是;另一方面,却要支付如此之高的营销费用,这些营销费用,到底用于何处,为什么需要这么高的营销费用,贵州茅台真的需要如此营销吗?显然,所安排的营销费用是存在一定疑问的。如果贵州茅台也到了需要依靠营销来打市场的时候,那企业发展也到了一个需要反思的时候了。

第三,研发投入为何大幅下降?研发,是一家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增强市场竞争力气关键。如果研发跟不上,研发投入不与企业发展同步,甚至高于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效益提升,难度是相当大的。而从贵州茅台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研发支出仅为1.1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1亿元大幅下降60.67%,仅占营业收入的0.34%,占净利润的0.72%。销售费用大增,研发投入大减,且两者根本不成比例,贵州茅台真的也走上了一条要营销、不要研发,靠营销、不靠研发之路了吗?

贵州茅台还有投资价值吗

  面对北上资金撤离贵州茅台、证金公司持续减持,且出现了股息率持续下降、营销费用大幅上升等方面的问题,贵州茅台还有没有投资的价值呢?投资者、特别是普通投资者应该继续关注和投资呢,还是象北上资金一样撤离。

  很显然,作为大消费概念股,贵州茅台可能并没有到了可以撤离、甚至抛弃的地步。因为,北上资金撤离,肯定与其投资理念有很大关系,在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情况下,还是以慎重为主。证金公司的减持,则完全是2015年救市以后的投资策略调整,或者说是近期股市情况不佳,通过减持贵州茅台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对贵州茅台前景不看好。

  实际上,对贵州茅台来说,无论是盈利状况还是市场需求状况,都不足以看空,也不应当看空。需要把握好的是,就是既不要跟风炒作,也不要跟风看空,而是依据自身的判断,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就眼下而言,贵州茅台有可能出现一个“空”窗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但从长远来看,贵州茅台仍然是投资者可以关注的重点。毕竟,消费升级的到来,贵州茅台肯定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产品之一,而不会因为北上资金的撤离就与消费升级无关。关键在于,贵州茅台的的经营理念不能象现在这样,不能让营销控制了企业的市场美誉度。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