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把新能源车贴限价与特斯拉扯在一起,太牵强了,也不好玩

 谭浩俊 2020-11-26

别把新能源车贴限价与特斯拉扯在一起,

太牵强了,也不好玩


新能源汽车补贴顺延政策相关细则正式敲定。财政部等四部委4月23日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同时规定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政策出台后,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针对特斯拉而出台的政策。因为,特斯拉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价格都在30万元以上。如此一来,特斯拉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也就享受不到补贴优惠。

显然,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人为制造矛盾的。因为,一项政策的设计,决不会针对哪一家企业而去,也不会为了限制某一家企业而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补贴设置30万元限价的门槛,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体现鼓励普通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则是参照了其他国家的做法,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也都设置了一定的补贴门槛,目的就是限制奢侈消费。

事实也是,对新能源汽车出台补贴政策,一般来说目的就是两个:一是补强,二是惠民。补强,就是希望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推动企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不断地加强企业管理、不断地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从而既能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也能享受政策优惠和扶持,从而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惠民,则是为了鼓励企业多给民众创造利益,多给消费者带去实惠。把补贴政策的门槛放在30万元,也就是鼓励企业多研发生产中低价位的新能源汽车,多把价格放到企业可以承受、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位,而不是越高越好,功能越多越好。而30万元以内,则是目前汽车市场消费者最能接受的价格,也是最惠民的价格。

这也意味着,虽然特斯拉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大多价格超过30万的。但是,并不代表没有降价的空间和余地。恰恰是,其在30万多一点的车型中,能够降价的空间很大,竞争力也很强。不少国内车企担心,这可能激发特斯拉的降价动力,从而给国内车企带来冲击。但是,别忘了,这也可以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低价”买到特斯拉汽车。毫无疑问,这也是广大消费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特斯拉在政策的作用下实施降价策略,毫无疑问对生产同款价格新能源汽车的国内企业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因为,特斯拉具有比较大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国内车企不能在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功能完善、竞争力提升、售后服务等方面好好地下功夫,即便补贴政策等延期两年,也可能失去机会、失去市场。

我们说,随着汽车市场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国外车企更大力度地把生产制造基地放到中国,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倒逼。因为,补贴总是有尽头的,市场竞争则永无止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在技术、产品、功能、服务、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在成本上做文章,才能与国外汽车企业竞争,才能不被特斯拉等国际名企压着走。

这也意味着,补贴延长两年,实际是给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一次自我加压的机会,一次逆境成长的机会,一次考验竞争能力和决心的机会。特别面对特斯拉的竞争,应当更加具有挑战性。补贴政策门槛不是对着特斯拉而去的,特斯拉则会对着补贴政策而来。他们会依据政策需要,依据政策给予的条件,迅速地调整竞价策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30万以下的价格上做文章,且做得很果断、很坚决。如此,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就没有了可以犹豫和迟疑的时间,也没有可以喘口气的机会,只有抓住补贴延期的机遇,扎扎实实地在技术、管理、产品、研发、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才有可能让两年的延期时间变成发展的机会,才能不在竞争中被淘汰。

而在国产新能源汽车中,那些原本朝着中高端汽车发力的企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很难有向下压的空间。但补贴却又有门槛限制。如此一来,就面临着到底是调整生产策略呢,还是坚持原来的目标。显然,这是需要认真权衡和考虑的,是必须做出决策的。否则,就会失去机会,也会失去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