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确保防汛救灾期间市场价格稳定秩序良好

 谭浩俊 2020-11-26

确保防汛救灾期间市场价格稳定秩序良好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防汛救灾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保障防汛救灾物资、生活必需品等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全力支持防汛救灾,切实保障民生。要从严从快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并及时曝光一批性质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价格违法典型案件,形成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有效震慑。

每次遇到特大洪水、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在积极组织抗洪、抗旱救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想发灾难财,想从中捣乱,从中获取私利,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干扰抗洪抗旱救灾工作。其中,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伺机涨价、破坏市场正常秩序,就是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之一。

事实也是,从历次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来看,尽管有关方面及时跟进、及早发出各种警示、及时提醒,但是,仍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形成一些典型案件。在疫情期间的熔喷布价格,就是非常典型的问题之一,也是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口罩、消毒用酒精、消毒液等,同样引发了许多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而眼下的防汛物资、生活必需品等,又面临着价格、质量等方面的考验。特别是价格,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必然会对广大居民、特别是灾区人民产生严重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有关方面及时发布通知,对防汛救灾期间市场价格进行监管,进一步明确不能为的行为,给企业、经营者、商家以及从事防汛物资、生活必需品等经营的个人,发出警示、提出要求,是及时的,也是需要的,更是必须的。

要确保防汛期间市场价格稳定、良好,就必须监管下沉、工作前移。价格监管不同于一般监管,变化的节奏和频率太快,变化的手段和方法也太多。因此,监管的难度也相对更大。如何才能跟上市场价格变化的速度,唯有监管下沉、工作前移,监管部门能够深入到生产经营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而不是通过其他渠道反馈的。其他渠道反馈的信息需要,监管部门直接掌握的信息更需要,也更重要。只有自身掌握了市场价格信息,监管的精准度才会更强,监管的效率也才能更高。否则,总有一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容易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显然,这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确保防汛期间市场价格稳定,就必须处罚从严、打击从重。由于此次的洪涝灾害,不比1998年的小,很多地方超过了1998年。因此,防汛期间对防汛物资的需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等,也会提出更高要求,需求量更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企业和个人会在价格上做文章,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因此,有关方面一定要坚决果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且从重从严从快,要比对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等的查处更严更重更加坚决果断。只有将不法分子罚得倾家荡产,才能对其他试图违法者产生警示效果。否则,会有更多人冒险违法。

要确保防汛期间市场价格稳定,就必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情况。互联网时代,最具优势的一点,就是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了,掌握信息的渠道多了。因此,防汛救灾期间,一定要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能够及时迅速地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及时做出合理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切不可到问题严重了再出手。因为,防汛的时间不会长,解决问题的速度就得快。否则,就不可能对防汛救灾发挥作用。所以,有关方面一定要在信息搜集、信息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等方面加大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精准把握市场价格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总之,防汛救灾,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方面都要充分准备、积极参与,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防汛救灾,消除各种对防汛救灾不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战胜特大洪涝灾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