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终于失去了你

 深溪虎堂 2020-11-26
每天早晨闹钟响过之后,总是习惯性的在床上玩一会儿手机,浏览一下昨夜世界各地有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那种感觉就像是古时候皇上早朝,批阅奏章,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虚幻快感,满足了打工人出门搬砖前那微不足道的虚荣心。
 
今天也不例外,手指滑动间突然看到了这一条,一下子把我拉回了上海初冬阴寒湿冷的早晨。
 
马拉多纳走了。


 
是的,不用再去翻墙复核,铺天盖地的消息已经毫无疑问的确认那个天赋异禀,桀骜不驯的迭戈·马拉多纳走了,那个无所不能,一人战一队的“球王”走了,那个被性,毒品,酒精包围的绝世天才走了。
 
比起年初离开的另外一位巨星,这次的消息冲击力少了几分惨烈,多了几分难以言表的怅然,就好像是一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音信杳无多年后突然传来的消息竟然是,我终于失去了你。
 
当年红极一时的央视体育《天下足球》曾经制作过一档节目,那些渐渐远去的巨星,有两个人的名字和配乐我一直记忆尤深,一个是因伤早早退役的范·巴斯滕,配乐是张洪量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另外一个就是赵传的《我终于失去了你》,迭戈·马拉多纳。


 
搜出这首老歌,切换到单曲循环的模式,脑海中的画面熟悉而又清晰,仿佛从来不曾离开过。
 
每一代的偶像,都是有着自己特定年龄段的拥趸,就像九零后,零零后的球迷会把梅西,C罗奉为神明一样,七零后,八零后往往会提醒他们被罗纳尔多支配的恐惧,以及巴乔落寞的背影,而马拉多纳,则还要更早一些。
 
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马拉多纳的威力,是九零年意大利世界杯,被卡雷卡,邓加,布兰科摁在全场摩擦的阿根廷,马拉多纳利用一次谈不上机会的机会,和风之子卡尼吉亚联手绝杀了桑巴军团。
 


然后是一场极其枯燥乏味的决赛,面对钢铁军团德国人的无情绞杀,潘帕斯草原上的雄鹰一次又一次振翅高飞,一次又一次徒劳而返,最后倒在了十二码线上。不知道是不是最初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从那个时候迭戈·马拉多纳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
 
一个混合了狂野奔放和离经叛道的天才,充满了悲剧英雄的宿命。
 
九四年美国世界杯,对阵希腊一脚禁区外的重炮惊世骇俗,电视镜头前的咆哮充满了满格爆表的雄性荷尔蒙,然而随之爆出的禁药丑闻又让这一切戛然而止,黯然离去的背影充满了宿命般的嘲弄。
 


然后才是八六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一个在全世界球迷眼前赤裸裸的“上帝之手”,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单骑闯关,偏偏发生在同一场比赛,同一个对手身上。多年以后有人采访当时的英格兰最佳射手莱因克尔,言辞之间依然颇为复杂,一时之间竟然只能无语苦笑作罢。
 


之后的马拉多纳,似乎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场外丑闻中,枪击记者,吸毒被查,时不时就要冒出来的私生子,还有动不动就冲着媒体大放厥词,从阿根廷足协到意大利联赛,直到世界足协,无一例外,当然我们都同意其实有时候他讲得挺有道理,只是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是给人感觉怪怪的。
 
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马拉多纳,人们爱他爱的发狂,就像阿根廷人,那不勒斯人还有那些只为足球而生的人,人们同时又对他哭笑不得,就像是看到一个老顽童,大概因为那种常人永远无法拥有的天赋,所以才对他的所作所为抱有莫大的宽容。
 
最后一次在足球场上看到马拉多纳,是在南非世界杯上,不过这次他站在了教练席上。比起那个著名的裤裆里淘鸟动作,身为一军之主的他,手里握着欧洲五大联赛的王牌射手,再一次遇到了老冤家德国人,不过场面与九零年迥然不同,脱胎换骨的德国人以一个干净利索的4:0血洗了攻强守弱的阿根廷人,只留下场边目瞪口呆的老马,独自咀嚼失败的苦果。
 
再往后,似乎这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渐渐离开了公众的视线,就算偶尔听到一言半句,也大都出现在娱乐新闻中,似乎变成了狗仔小报的最爱。
 
直到今天。
 
直到今天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终于离开了我们。
 


一时间的情绪似乎有点粘稠,分辨不清到底是哪一种感觉占了上风。少了些遮遮掩掩的掩饰,多了些纯粹直接的感性认识,他,居然这么快就走了?比起那些与他同时代甚至比他还要年长的同行,已经从绿茵场转战到聚光灯下,或者踢而优则仕,俨然已经化身为西装政客,他的生命终点似乎简单直接了许多。
 
说实话,我宁可看到一个这样的马拉多纳。
 
纯粹,真实,惋惜,难过,恋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就像我们渐渐逝去的青春。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的标志之一,就是从记忆中熟悉的名人一个个去世开始的。金庸,张国荣,臧天朔,科比·布莱恩特,肖恩·康纳利,霍金...... 每一个人的离去,就好像是从自己生命记忆中抽走了一小块儿拼图,而且,留下的那个空洞永远都在那里,哪怕以后我们走得再远,也不会改变这个事实。
 
到了这个份儿上,已经不是可以简单的用“悲伤”二字可以来形容。
 
是那种无力挽回使得时光倒流的唏嘘,还是恨不得苍天再给我五百年的愤懑,或者如果再回到从前,是不是能够重新来过的痴心妄想?人在年轻时,不会有这样的感慨,那个时候我们只想着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杀最狠的人,行走于天地之间,纵横驰骋,无所不能。
 
直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似乎身体总是会有些这样那样的毛病,心情会没来由的低沉起来,抬眼望去,世界不再是五彩斑斓,也不是黑白分明,而是灰蒙蒙一片。就连那些曾经爱过的,恨过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哪怕当时为此觅死寻活,就像天塌了一样。
 
以及我们开始真的接触,承认,以至于到最后习惯了生命中的生老病死,看着自己身边的人,自己认识的人,自己知道的人一个一个离开自己,这本是生命中的常识,只是年少时鲜衣怒马,花开似锦的那一刻,我们不曾想到这一层而已。
 
一个人死了,就真的离开这个世界了吗?


 
就像《COCO寻梦环游记》里面讲的一样,一个人的死亡可以分为三重阶段
 
第一重,呼吸停止,通常意义上的生理死亡,一个自然人的生命结束;
 
第二重,举行葬礼,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到此结束,不再延续;
 
第三重,遗忘,那些活着的人不再纪念,也不再记得那些逝去的人,这是真正的死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较于普罗大众,迭戈·马拉多纳无疑是要幸运很多。这个天使与魔鬼融为一身的人,大概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活在球迷的心中。人们时不时的会找出他当年驰骋球场的视频,图片,重温那些曾经让我们热血澎湃的经典时刻,想起他陪着我们走过的一段岁月,好像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