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用上万人胜之不武?换国军试试得多少人

 萧武在此 2020-11-26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动用的兵力名义上是一个团,实际上将近1万人,是一个师的规模。但即使如此,李云龙也是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才打下了平安县城。

出现这种局面并不奇怪。抗战初期,国军和日军的交换比约为1:15,就是说,日军没伤亡一个人,国军要付出伤亡15个人的代价。初上抗日战场的八路军当时都是百战余生的红军,战斗力是比较强的,但对日军作战时伤亡也还是比较高。

比如平型关战役是一次伏击战,115师投入的兵力三倍于敌人,而且被包围的日军并非日军的主力作战部队,而是其辎重部队,在日军中战斗力属于比较一般的。但此战,日军与八路军的伤亡人数非常接近,这已经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抗战初期最好的战绩了。

1939年以后,八路军的武装规模发展很快,吸纳了大量的新生力量。相对来说,当时刚参军不久的新兵组成的部队战斗力是比较差的,需要在有红军老底子的主力部队的带领下才能作战。尤其是八路军在游击战发展起来的部队,普遍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也比较差,作战时伤亡比较大。

到1944年下半年的时候,虽然当时日军的质量已经有了大幅下降,但国军的质量下降幅度也很大。所以才出现了豫湘桂战役中十余万日军一线平推的姿态把六七十万国军赶着跑的局面。而这还都是国军在当时有比较成熟的工事和防御体系的情况下的战绩。

八路军当时面临的情况也并不好。直到1944年初,八路军才逐步把原来处于分散游击状态的各部队收拢起来,扩大和充实主力兵团,组建野战部队,主动进攻日军防御的部分据点,并逐步把日军压缩到主要交通线沿线。而这又得益于当时日军在华北的兵力严重不足,驻守据点的往往是只有几个日本兵带着一些伪军。

当时,经过正规化训练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日军在野战状态下作战,如果是双方都没有什么准备的遭遇战,战损比经常在1:5左右。如果是八路军伏击日军,通常至少要在3:1的兵力对比情况下才能取胜,正常情况下都需要5:1兵力。

除去日军和八路军当时的武器装备的差距不说,在传统的战争中,攻城作战中的防御一方可以凭城据守,所以经常需要三倍或5倍乃至于10倍于守城一方的兵力,才敢于攻城。这还不包括必须要分出一部分兵力负责打援。

此外,当时的八路军比较缺乏重武器,而攻城是攻坚战,是必须要有重武器的。如果没有重武器,那就只能靠手榴弹和炸药包,伤亡会更大。而在亮剑中,李云龙最后能够攻破平安县城,主要还是利用了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如果没有意大利炮,恐怕更大的伤亡代价。

总结起来说就是,在亮剑中李云龙围攻平安县城的时间背景下,八路军和日军的,如果是在野战条件下作战,需要5倍于敌人的兵力,而在日军凭城据守的情况下,李云龙的独立团需要攻坚,当然需要10倍于敌人的兵力,这是非常正常的兵力对比。

但在电视剧里面,军和八路军双方,实际投入的兵力都不止于,当时在平安县城里的几百名日军,八路军方面投入战斗的也不只是李云龙的独立团的上万人,还要包括当时从其他日军据点赶来增援平安县城的日军,八路军方面也至少要算上丁伟和孔捷主动出击,帮助李云龙阻击日军援军的部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