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反复咳嗽常见需要处理的位置

 溟潇无咎 2020-11-27

冬季到了,很多家长也许发现西药、中药甚至一些大人和小孩推拿都不太容易好咳嗽,到底如何好?

这里要先说说人体入冬的特点。

上肢阳面受风紧缩协同阴面紧缩。

下肢阳面受风紧缩协同阴面紧缩。

头部阳面(后脖)紧缩协同头面部紧缩。

肋骨两侧容易紧缩,阴阳面同时紧缩。

备注:阴阳面的界定,人趴在地上,照的到太阳的部位为阳面,照不到的为阴面,阳面在背,在伸肌侧为主。

然后结合阴面常使用的特点,所以阳面普遍相对紧缩。

阳面要是受热均匀后,毛孔也会逐渐解开能开合。

所以病轻的,单纯从风寒入体这件事大部分在是从手三阳和足三阳虚开始。正所谓正气尚存,邪不可干。

然而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现代人积食也是问题,五味然让人们食用过多的食物,因为内脏靠阴面多,所以透过消耗阴面空间来抢夺阳面空间,最简单的就是,吃多了脖子疼或者头晕脑胀,内脏空间不足会协同颅脑脊柱空间不足。

那么这种死局单独依靠人体正气是否有用?有用,但时间战线就会拉的很长,如果药力和手的力量针对性不佳,那么就会损耗一个人的阴来达到阳气相对足够,也就是体质的整体下降。

如果用手去慢慢的解开阳面已经紧缩的筋膜,从人体世界的尽头开始解,也就是位于四肢的手指头和脚指头,还有位于尾骨和头骨的筋膜,也就是常说的颅骶骨疗法,那么会能开始解这个局,不过颅骶骨疗法太慢,小儿没法配合入睡,小儿推拿虽然有时候有效果,但总是发现不推又反复,这个很大原因在于前者速度太慢,仅仅靠身体和层次以及术者和被治疗者的静来开启自愈力,小儿推拿手法快、重,但战场无法大量扫除,皮筋骨的细节层次依然紧缩。

所以手法部位要着重在手指头、脚指头、头部、还有上下肢伸肌的解皮入手,阳面通,这样阴面的气血流动就快了。

那么力量要多大呢,感兴趣的人可以先从头部感受力量为主握住自己的几根头发,以不掉发为主,然后用轻压住握住毛发皮肤位置,压住到头骨或者远离头骨,原地正旋和逆旋去滑动,以感觉毛发和筋膜动而不扯即可,然后用这样的力道,在其他各处反复的正逆旋,层次也可以靠近骨或者远离骨。

那么多少次可以算是完成你接触的位置呢?

治疗前后,触摸局部位置,看热量是从对方流过来你这还是你这流过去?

这里会有两个诡异的地方,当对方发烧的时候那种热是没法很好的透过来的,当对方发冷的时候,冷是可以很顺利流动过来的,大家可以细致的去体会这件事情。

另外其实小儿身体只要有过湿疹,那么所有发病过的地方,皮肤筋膜都是需要处理的位置。

感兴趣的可以练一下视诊,你做完以后,孩子的皮肤是否在光亮度比较好?

OK,分享就到这里,这个是从皮入手的练习文章,如果想要让推拿的功底提升,那么就先单纯用推拿治疗好一个大人和小孩的冬季咳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