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郭其人

 大宝应 2020-11-27

  “郭大炮”是大家背后给老郭起的绰号,但当面谁也不敢叫,因为老郭的脾气比较暴,按老百姓的话说是惹不起的火星子。但是作为一家之长、一厂之长没有一些个性也是不行的,工人们既怕他又佩服他。在他的领导下,把一个服装生产合作社发展成为全省排得上号的外贸企业,这与他治厂有方是分不开的,他的“四不”精神对现在企业管理仍有借鉴作用。

  “不进人”。八十年代初,服装外贸行情看好,工人虽然苦些,但收入较高,不少人想托关系进厂,但都被老郭拒绝了。不是不想招人,想招的是一线工人。而这些托关系想进来的人都想到行管,捧捧茶杯,这怎么可能,所以不论谁打招呼都没有用。由于老郭资格老,企业交税多,谁也拿他没办法。按老郭讲:“进一个人是小事,等于多养一个闲人,可我对一线工人交待不过去。”

  “不动人”。在服装行业最苦的是机缝工,工作又苦又累,指标压的抬不起头,所以都想找关系把工种调一下。工商的、税务的、银行的,反正用得着的关系都会出面打招呼,没有关系的想通过送礼“走后门”,但都被老郭顶了回去。不是不给面子,而是一个都动不得,动一个就会影响一片,大家都去找关系不做机缝工,谁去生产服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的家属虽然多病,但仍然在生产一线,家属最要好的朋友想挪个车间都没门。由于老郭坚持原则,大家都打断了调工种的念头。而老郭也不是一潭死水,一个不调,他是量材录用,不具一格提拔优秀工人到领导工作岗位,没有任何私心,工人们也心服口服了。

  “不出人”。有关系、有路子的看调工种行不通,三十六计走为上,你老郭总不会不给面子吧,但到老郭这儿还是没门。老郭肚里有一本帐,一个熟练的机缝工没有三年的培训是不行的,外贸任务重,要货紧,关键时一个顶三,只要放走一个,马上就会有一批,这就动摇了军心。当时社会就譆说“服装厂姑娘没人要,一夜只睡半夜觉”。许多人以婚姻等理由要调离,都被老郭回绝,老郭要求团支部组织青年与其他工厂搞联欢,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大龄青年解决婚姻问题。

  “不送礼”。外贸服装出厂前都由专门的外贸检验员来开箱抽检,有人提出给送些礼,手下留情,反被老郭训了一通。质量是外贸出口的命根子,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手下留情,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国,这不是坏了国家的声誉,我们要产出过硬的产品,就不怕抽检,被省外贸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老郭是裁缝出身,有事没事到车间里转,哪里出现问题,当场毫不客气的训斥下来,叫人难以接受。背后,老郭常也自省,态度确实不好,但是不严不行,几百人的大厂,马虎不得呀。

  正当企业搞的蒸蒸日上时,一张二寸半的纸条把老郭调走了,另有重用。原因老郭心知肚明,他怀揣着对服装远好美景两袖清风的离开了,就再没有回到他钟爱的服装事业。

  星转斗移。厂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也没有挽回工厂命运,随着企业改制,服装总厂经营不善解体了。2008年原服装总厂老工人聚会,在天元大酒店办了六桌,大家忘不了把已退休的老厂长请来,大家又欢聚一堂,厂不在,人还在,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老郭已确实老了,但从他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仍然看出当年的英雄气质。

  老郭离世那年,我当时因出差在外未能送别,留下遗憾。而老郭留给我们的治厂经验、做人品质却是无价之宝,我们不去追问许多企业倒闭的原因,难道“四不”精神不值得现有的国企、民企借鉴吗?

  作者/梁永胜 宝应县人民法院


仲夏狂欢夜火热报名中

舌尖上的宝应 宝应美食大全推荐

文明进行曲

梦寻故乡

千年古城宝应的老街记忆

梦寻故乡

扬州最牛X的特色宴席,你吃过几种?

母亲的唠叨

宝应乡村的七八月

米兰的爱情(小说)

儿时的暑假

改变我命运的一篇发言稿

坐了几次宝应合乘车的感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