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颈部学组:发生于锁骨上窝囊性肿物

 天等放射订阅号 2020-11-27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共享影像,合作共赢

感谢有你相伴

CT:201016034

男,39岁,于2020年10月16日12时52分入院,2020年10月16日由急诊科转入。

入院情况:患者因"咳嗽、气喘半天"急诊入院。半月前有类似病史,持续数小时,自服药物后可缓解。既往史:有长期烟酒嗜好,每日饮酒约8两,吸烟半包。查体:T36.7℃,P120次/分,R39次/分,BP140/103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运动对称,呼吸急促,两肺可闻及大量干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1、支气管哮喘

          2、肺部感染?

转入时情况:患者诉偶有干咳,已无气喘,无发热、乏力、胸痛、咯血、尿痛、腹痛等。查体:T36.5℃,P102次/分,R21次/分,BP135/105mmHg,神志清醒,精神可,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转入时诊断:1、支气管哮喘?

       2、甲状腺占位性质待查      

术中见大体病理如下:腹壁肿物大小约2cm*2cm,包膜完整,内含大量豆腐渣样物。术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为真皮囊肿,囊壁为表皮样结构,临床上 多为一个或多个中等硬度的皮内结节,逐渐扩大,直径数 毫米至数厘米,全身多部位可发,好发于面部、头颈部及 躯干,多见于中年。

      囊肿多由外伤将部分皮肤附件带入真皮内形成植入性 囊肿,皮肤无小孔,内容物为角质蛋白。光镜检查显示囊 肿位于真皮内、由内向外结构分别为颗粒层、棘层和基底 层;由表皮组织形成囊壁,内容物是角蛋白。入表皮囊肿破裂、其内容物释入真皮,导致异物反应,伴有多核巨 细胞。

本病例特点:1、临床无任何症状;2、意外发现颈部肿物。3、年龄为中年男性。

影像学表现:锁骨上窝囊性为主占位,边界清楚,增强无明显强化,实质部分轻度强化。影像学考虑方向良性病变,囊肿?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

1、肌纤维瘤,团块位于颈部肌层内,以纤维成分为主,常不含囊性成分;

2.皮下脂肪瘤:分布在皮下脂 肪层中,可推动且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存在清晰边界,多呈圆形,脂肪瘤内部CT值为负值。

3.皮下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典型病例好发于躯干及上肢,典型表现椭圆形团块为主,与周围组 织存在清晰边界,以瘤体一端或两端与神经相连为主。其中神经纤维瘤弥漫型可见于头颈部,多为 神经组织沿着皮肤与皮下软组织内结缔组织间隙呈弥漫型 生长,生长期间可包裹正常结构,明显强化。

4.皮下血管瘤发生部位可见于皮下、躯干、四肢等,存在丰富血流信 号,部分可见钙化灶。

参考文献:

杨 丽,代小风.表皮样囊肿超声及临床病理特点点[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9,6 (11 ):144-142. 

颈部占位性鉴别诊断思路

1、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常位于口底、颏下、眼睑、额、耳下等部位,生长缓慢呈圆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感觉。穿刺可抽出乳白色皮脂样物。

2、先天性囊肿,甲状舌管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关系,男女均可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青少年为多见。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有时可偏向一侧。

3、脂肪瘤:有脂肪组织的部位均可发生,多见于颈部,面颊部,病程长,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肿块周界较清,质软,为球状或扁桃状,与皮肤粘连,肿块大小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化,不能压缩。

4、神经纤维瘤,多见于青年人,生长缓慢,颜面部神经纤维瘤的主要特征是表面皮肤呈大小不一、不隆起的棕色斑,皮肤内有质地较硬的多发性瘤结节,沿皮下神经分布,呈念珠状或丛状,如来自感觉可有明显触痛,结缔组织可发呈异样增生,导致皮肤松弛下垂,造成颜面部畸形、功能障碍,肿瘤质地柔软,但无压缩感,颌骨受侵时,可引起颌骨发育畸形。暂不考虑本病。

5、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常散在于颈侧区、颌下区,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能推动,一般不融合,有轻压痛或无痛,可查及原发灶,为龋齿、扁桃体炎等,有反复发作史,用抗生素试验性治疗肿块明显缩小。暂不排除本病。6、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在颈部肿块中,发病率仅次于慢性淋巴结炎和甲状腺疾病。原发癌灶绝大部分(85%)在头颈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状腺癌的转移最为多见。锁骨上窝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癌灶,多在胸腹部(包括肺、纵隔、乳房、胃肠道、胰腺等);但胃肠道、胰腺癌肿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经胸导管多发生在左锁骨上窝。不少头颈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甲状腺癌)患者中,颈侧区转移性肿瘤常是其首先出现的主要症状;相反,原发癌灶往往很小。患者自己并无感觉,甚至检查时也难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